2月2日,东莞市寮步镇召开2020年工作总结大会,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二届十三次全会和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总结工作,盘点收获,表彰先进,部署新一年工作,动员全镇上下凝心聚力、抢抓机遇、接续奋斗,努力推动寮步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再上新台阶。镇领导班子全体成员,镇委、镇政府各办(局)负责人,各行政企事业单位负责人,各村(社区)党组织书记,疫情防控先进各人代表等参加会议。

东莞市2022年第一季度各镇gdp 东莞寮步镇去年实现GDP344.9亿元(1)

会议传达学习了市委十四届十三次全会精神,宣读了镇委、镇政府《关于全镇2020年度工作情况的通报》,并为工作先进单位和疫情防控工作先进个人进行了颁奖。

2020年,寮步镇全力以赴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发展总体战、攻坚战,推动各项事业迈上新台阶、取得新进步。全年实现GDP344.9亿元,同比增长3.2%;规上工业增加值129.9亿元;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增长16.5%。

以“双统筹”为核心,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平稳运行

寮步镇把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作为头等大事,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组织171支党员抗疫先锋队,累计投入超5000万元防疫资金,抓紧抓实抓细疫情防控各项工作,成功应对春节后返程高峰、复工复产复学等巨大防疫压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聚焦疫情防控,完善镇级指挥体系,在市督导指导组的关心支持下,以超常规力度抓好抓实经济运行监测调度,扎实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大力推进减税、退费、免租、贴息、促消费等暖企惠企政策,累计为企业减免租金9800多万元,迅速有力稳住了经济基本盘,企稳向好势头进一步巩固。

以品质提升为抓手,推进美丽寮步建设展现新面貌

寮步镇坚决打好城市品质提升三年行动计划收官战,开展全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编制,全面优化城市空间布局。近三年,全镇累计投资约22.5亿元,新建截污管网450公里,累计建成管网538.5公里,完成进度全市排名靠前。竹园污水厂一、二期提标扩建工程和10座一体化分散式污水处理设施建成投入使用,每日污水处理产能从10万立方米提升至21.1万立方米,获全市“污水处理厂提质增效”单打冠军。

东莞市2022年第一季度各镇gdp 东莞寮步镇去年实现GDP344.9亿元(2)

深入推进品质交通千日攻坚行动,近三年,累计完成28条道路升级改造任务,改造道路里程41.5公里,推进“四好农村路”全面达标。深入实施“3年3个亿”农村环境整治提升工程,启动6批次193个农村环境整治提升项目,总投资4.9亿元,拆除田间“窝棚”1251个,全镇所有村(社区)达到市美丽宜居村创建标准,乡村振兴“三年取得重大进展”目标基本实现。

坚持以创新驱动为引领,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迈出新步伐

寮步大力实施产业“强心补链”和高新技术企业“育苗造林”行动,推进“倍增计划”取得扎实成效,新增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2家,57家企业实现“小升规”。大力开展“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工程,认定省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0家,5家被认定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数量排全市第一。

过去一年,支持推动53宗工业“拓空间”项目建设,盘活存量低效土地约2563亩,预计三年可增加478万平方米产业载体。光大科技智慧谷、横坑万荣工业区等一批“工改工”项目全面推进。全力推动14个市重大项目建设,完成投资额28.3亿元,投资总量全市排名第9。全年共招引内资项目91宗,实际投资金额50亿元,增长94.4%。松湖智谷招商效益初显,园区招引企业178家,已投产经营112家,产生税收1亿元,增长100%。

以增进民生福祉为重点,推动社会事业发展迈上新台阶

寮步持续加大民生事业投入力度,补齐公共服务短板,坚决兜好兜牢民生底线。大力推动教育扩容提质,完成香城小学、香市一小新建和西溪小学、横坑小学、石步小学改扩建工程,近三年新增公办学位9068个,有效缓解公办学位紧缺问题,中考、高考成绩均创历史新高。大力提升医疗服务水平,完善寮步医院硬件设施,可开放病床位增至800张,新建寮步医院永久性发热门诊。完善公共卫生服务体系,21个村(社区)完成卫生服务站点标准化建设,顺利通过全国健康促进区创建和国家卫生镇复审。

综合施策解决停车难问题,新增公共停车位2159个,改善群众交通出行环境。完善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众兜底保障政策,在市最低生活保障标准1.5倍的基础上,再提高200元每月的困难家庭人均收入差额补助,将困难群众临时救助范围拓宽至常住人口,扩大居家养老“大配餐”服务覆盖面,实现基本保障从“补缺型”向“普惠型”转变。深入推进韶关翁源精准扶贫、浈江产业共建等工作,落实帮扶资金1871万元,推动翁源10条贫困村645户贫困户全部脱贫,投资2.1亿元的寮浈共建产业园区标准厂房项目顺利动工。

广州日报全媒体文字记者:卢政 通讯员:杨绪成

广州日报全媒体编辑:杨洪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