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四川日报-川观新闻

川观新闻记者 张红霞

陆游是谁?

南宋爱国诗人——不只!

陆游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斜杠大叔,他是诗人、书法家、史学家、美食家、隐武者、练道者……善交友、喜饮酒、嗜饮茶、爱玩香、会插花……有时去钓鱼、有时又弹琴、有时还下棋、喜欢美女、喜欢美景……常常远足,一路吟诗走向远方。

有一天,陆游走到崇州,住了下来,这里满足了斜杠大叔陆游所有的愿望和喜好。

品味陆游家乡情感(南宋陆游从诗人到生活家成斜杠大叔)(1)

起缘

12月19日,“蜀中之蜀·画境崇州”“陆游带你游崇州”全域沉浸游新闻通气会在罨画池博物馆举行。

品味陆游家乡情感(南宋陆游从诗人到生活家成斜杠大叔)(2)

这个博物馆是著名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任蜀州通判(今崇州)时的官署园林。从愤懑到平和、从忧心国事到乐享生活,蜀州治愈了壮年陆游报国心未酬的痛。他在这里度过了前后总计22个月的美好时光,从诗人、剑客转身为一位生活家,演绎了终身难忘的放松与滋养。

蜀州通判陆游,生活家陆游,在崇州走过斑斓生活,走过五彩时光,走过诗酒唱和,走过爱意浓消,走过每一寸光阴和安逸。

耗时两天,在罨画池博物馆的帮助下,川观新闻记者整理出陆游在22个月里呈现出的斜杠大叔、生活家的新侧面,以飧读者。

入蜀

公元1173年春,当新任蜀州通判陆游走进罨画池时,眼前的繁花似锦、亭台楼榭,顿时治愈了他和家眷们的一路劳顿。

品味陆游家乡情感(南宋陆游从诗人到生活家成斜杠大叔)(3)

他自汉中南郑来。本在四川宣抚使王炎手下当幕僚,那里是南宋对金作战的前线。之前,本任夔州通判的陆游,一接到好友王炎的邀请即爽快前往。他自少年起,就怀着一颗爱国心,多次在科举考试时大书对金作战策之策。为此,少即名满天下的陆游,在朝廷主和派当道下,年届30岁才出仕作官。

即是如此,仍难改变陆游的爱国心——迎回徽钦二宗,收复北方失地。为迎接这一天,陆游一直坚持练习剑术,修道家功。

文武兼习,报国心炽,源于家风。陆游的父亲陆宰,是个藏书家,且以强烈的爱国情怀闻名,所交之友都是正义之士,这直接影响了陆游的爱国思想。他的叔父陆宲,在宋钦宗时,曾在陈留对金之战中立下战功,是位铁血抗金英雄。

“位卑未敢忘忧国”的硬汉风骨,“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的文人浪漫,使得陆游看上去气宇轩昂,又书卷气浓。他赴崇州任职时,正是48岁的成熟大叔,南国生长,多年习剑,多地为官,加之与表妹才女唐婉的爱情传说,更使他气质多元,今有网友“盈昃”撰文赞其为“一个超级有魅力的男人”。

蜀州通判陆游初来崇州,眉宇间还存有“成都府路安抚使司参官”的愤懑难伸——由于朝廷实权派主和,南郑对金作战撤兵。

从秦塞之地来到天府之国,新任官员陆游很快发现,这里是一片新生活的天地——他的同年好友、同列“南宋四大家”的范成大于次年出任四川制置使兼知成都府,在《吴船录》里说蜀州“二百年不见兵火”。

“扬一益二”的富庶、偏居西南的安逸,很快抚平了大叔陆游的心情,在崇州,他开始走向了斜杠人生。

乐蜀

在宋代的官僚体系中,通判是个什么官?资料显示,通判是宋太祖赵匡胤创设的,由皇帝直接委派,辅佐和监督州政,可视为知州副职。

品味陆游家乡情感(南宋陆游从诗人到生活家成斜杠大叔)(4)

苏轼做过杭州通判。百姓饮水的六口井年久失修不能供水,苏轼与知州陈襄对六井探索了一次很有成效的修理,成为他为杭州百姓做的第一件实事,也使他与杭州结下不解之缘,为后来任知州时修建西湖苏堤打下伏笔。

崇州古代又称蜀州,唐代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所写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中的蜀州正是此地。陆游任职的蜀州,当时知州一职缺席,通判成了空档期里事实上的“一把手”。在当下人的想象里,一个地方的实际负责人很忙吧?至少上班八小时会很充实吧?

然而,陆游的诗给出了否定答案。在揭晓这个谜底前,先看看陆游来到蜀州,心情转换至惬意频道的情况。

刚到蜀州时,陆游的愤懑情绪在罨画亭边写下的第一首诗《初至蜀州寄成都诸友》中可以感受到:

无才籍作长闲地,有懑留为剧饮资。

万里不通京洛梦,一春最负牡丹时。

当罨画池的春色袭人,蜀州生活的平安富足拉开帷幕,陆游的心静了下来、松了下来,一首题为《醉书》的诗中,他这样写道:

似闲有俸钱,似仕无簿书。似长免事任,似属非走趋。

病能加餐饭,老与酒不疏。婆娑东湖上,幽旷足自娱。

时时唤客醉,小阁临红蕖,钓鱼斫银丝,擘荔见玉肤。

檀槽列四十,遗声传故都。岂惟豪两川,自足夸东吴。

但恨诗不进,榛荒失耘锄;何当扫纤艳,杰作追黄初。

通判陆游的“钱多事少离家近,美食美酒赛江南”的安逸生活透过诗句流淌,并且还有40人的琵琶乐队,经常演奏当年东京就是北宋首都开封最为流行的乐曲。如此嗨爽的生活,岂可独乐乐?于是,罨画池边诗友雅集、诗酒唱和、诗词歌赋,染得池水起诗意,荡开林间欢语稠。

品味陆游家乡情感(南宋陆游从诗人到生活家成斜杠大叔)(5)

欢乐中,有一丝不安,毕竟过去的陆游心系国难。他在另一首《晨至湖上》的诗中自陈道:“低回惭禄米,官事少于诗。”他也因此怕自己乐而忘忧,怕自己诗写得越来越纤艳、唯美,他希望能写出承接汉魏建安风骨的黄初体杰作。

后人分析,陆游有些愧祚与欢欣,并不奇怪。当时的成都全境,承平日久、物产丰富、民风热情,可以说是治理者想要的最佳环境——平安、富饶、文明。

爱蜀

经过了心理过渡期,诗人陆游打开心境,展现出自己多彩的侧面。

品味陆游家乡情感(南宋陆游从诗人到生活家成斜杠大叔)(6)

美食家。陆游所写著名爱情诗《钗头凤》至今在陆游祖籍、浙江绍兴沈园闪耀光华,凄惋动人的陆唐爱情千古流传。当下诗词界有人论证《钗头凤》不是写给表妹唐婉的,也不是在绍兴老家写的,而是写给一位杨姓女子后娶为妾生下两子一女的,并且写作的地点是在成都,起首一句的“红酥手”即是陕西凤州的一款点心。姑且不论论证是否成立,罨画池博物馆认为,陆游关于饮食的诗达到1500多首,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吃诗最多的诗人。他所写的《冬夜与溥庵主说川食戏作》,一共12句,就有10种食物入诗。

生活家。陆游居住的罨画池环境是怎样的?他的诗写了个总的印象:“园古逢秋好,身闲与懒宜。”宋人喜欢玩香,陆游也不例外,他在罨画池的诗里写到“自烧沉水”,就是沉香。宋代从皇室到民间可以说爱茶若狂,尤爱斗茶。陆游也不例外,“青蒻云腴开斗茗,翠罂玉液取寒泉。”他在罨画池也是要玩斗茶的。罨画池中“茶灶远从林下见”,煮茶的设施非常醒目,他在这里提到了两个茶叶品种,一种叫云腴,一种叫紫笋。从他为数不少的饮酒诗可以看到,几乎每天饮酒,其中竟然有传自西域的葡萄酒,可见当时蜀州确实是个商贸繁华之地。他还经常在晚上开夜宴,用蜀州特产荔枝招待客人,琵琶乐队来助兴。

旅行家。从公元1170年到公元1178年,陆游在蜀任职夔州、蜀州、嘉州、荣州、成都、叙州等地,度过了他一生中的重要时期,留诗1100余首。入川时,陆游将半年沿途所闻、所见及所思,撰成《入蜀记》,成为中国第一部长篇游记,也是游记文学的典范。他的诗集以《剑南诗稿》命名,“尽道锦里繁华”,足见他对四川的深情与厚爱。陆游在川九年、在成都六年,两次出任蜀州通判,他的游历足迹遍布,例如今日之浆洗街“成都城南万里桥,芦根苹末风萧萧。”武侯祠、杜甫草堂、都江堰、青城山……成都的知名景点,他都去过,也都留下了美好的诗句。

书法家。陆游生于北宋,长在南宋,故乡绍兴是文化昌盛之地,又出身书香世家,所以陆游在诗人之外,还有一个身份世人了解得不多:书法家。他有句名言“一笑玩笔砚,病体为之轻”,可见对书法的痴迷。字如其人,理学大家朱熹曾评价其书法“笔札精妙,意寓高远”。他的行书作品《怀成都十韵诗》大气沉雄,极富神韵。陆游说草书学习于唐代张旭,行书学习于五代杨凝式,用笔大气自然,不拘小节,流畅自然,有很明显的宋代书法风格。到了晚年,陆游书法笔力遒劲奔放,更见其深沉的丰富的思想内涵,以及洒脱自在的人生观。

此外,陆游的情商也相当高。在成都时,官场上有些人看不惯他,说他不讲礼法、思想颓放。陆游听了,索性给自己起了个别号,叫“放翁”,自嘲于己。后来,人们就称他“陆放翁”。

陆游居住在蜀州罨画池的时期,沉醉在安逸唯美的生活里,前半生的青春期冲动和狂放逐渐平缓下来,他在诗中写到:“荷香浮绿酒,藤露落乌巾。莫作天涯想,翛然梦里身。”在成都任职期间,深入考察地方风土民情,造访当地各大名胜,他发现自己深深地爱上了这块福地,并萌发出“终焉于斯”的念头。

公元1178年,陆游离开成都,奉召回乡任职。晚年在绍兴时,他经常回忆在蜀的生活,甚至写下了“杜鹃言语元无据,悔作东吴万里归”这样表达强烈追忆的句子。也许,是罨画池度过的让身心彻底放松的美学生活场景和生活方式,让他终生都难以忘怀吧。

公元1210年,陆游病逝于绍兴,享年85岁,属于古人中的极高寿者,留下的《示儿》一诗成千古名篇。他一生创作诗文9000余首,高产优产,被称为“小李白”,令后世景仰,也经常会在各个时期怀念他。崇州,则满怀虔诚地为他修祠,世代研修他的作品及精神。

本文来自【四川日报-川观新闻】,仅代表作者观点。全国党媒信息公共平台提供信息发布传播服务。

ID:jrt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