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你是人,还是鬼?”

这是经典谍战剧《风筝》里,男主郑耀先的女儿,问他的一句话。女儿不知父亲是特工,以为他一直是为军统工作的坏人,所以才会有此一问。

面对此问,郑耀先感慨万千,却不知该从何讲起。应该说,作为一名红色特工,郑耀先承受了常人难以承受之苦。

艺术源于生活,生活则更为现实。

世人都说,他们是一群“于无声处建奇功”的英雄。本期笔者要跟大家说的这段往事里,有太多的东西值得我们思考。

一:2000年,他才确定了父亲的真实身份

徐恩铭是一名老师,在江苏无锡任教。在学校,他工作一向很踏实,同事和学生们都很喜欢他。

年幼时,徐恩铭的经历是苦难的。他的母亲叫时海峰,是一位令人尊敬的女性,建国前投身革命。烽火年代,为了保护儿子,时海峰曾把出生没多久的徐恩铭,送到江苏的一户农家寄养。

等到革命成功后,母亲时海峰再辗转找到儿子时,徐恩铭已经有了自己的想法。一边是养母、一边是生母,徐恩铭最终还是选择留在了江苏生活。

不过,虽然并没有跟生母走,但徐恩铭对母亲是极为敬重的,也时常去探望她。日子久了,一个问题便长期困扰着徐恩铭:父亲徐楚光,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1)

对此,母亲时海峰总是回答得模棱两可。1955年,母亲因病去世,父亲的事对徐恩铭来说,就成了一个巨大的谜团。

子不能不知父。成年后的徐恩铭,开始通过各种渠道了解父亲的相关信息。很快,他就得知一些所谓的“真相”:父亲早年参加革命,后来成了叛徒,做了汉奸。正因如此,革命意志坚决的母亲,才会果断离开了他。

这样的信息,对徐恩铭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虽然他不愿意相信这是真的,但因为父亲死于建国前,一切都太难查证清楚。

后来,徐恩铭结了婚,家庭很幸福。平日里,除了教书育人,他最爱做的事就是看一些革命题材的电视节目。2000年的一天,徐恩铭在央视看到一档节目,讲的是建国前牺牲的烈士们。突然,他居然听到一个再熟悉不过的名字:徐楚光。

电视里,主持人正深情地讲述着父亲的功绩。徐恩铭激动极了,也是直到这时候,他才确定:父亲不是汉奸,而母亲当初因为这个误会离开他,是一个巨大的遗憾

不久,徐恩铭又查到另一个信息:和母亲离婚后,父亲还曾有过一段婚姻,自己还有其他兄弟姐妹。

这一切,到底是怎么回事?

二:一个不能对妻子说“实话”的王牌特工

徐楚光是湖北省浠水县人,1909年出生在一个贫困的农民家庭。因为父亲早逝,他基本上是在几位叔叔的照拂下长大的。

几个叔叔看他聪明懂事,哪怕条件再差,也要送他去私塾上学。15岁那年,徐楚光果然不负重望,考上了县里的中学,叔叔婶婶们实在拿不出钱来,硬是借了3块银元,把他送进了中学。

17岁那年,徐楚光遇到了人生的一个贵人: 同乡的一位开明绅士。那名绅士无意中看到,他写在本子上的一句“大事者,与国与民,有大利也”,当时绅士就觉得这少年将来必成大器。于是,便掏钱资助他,考上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第5期步科班。就这样,这个湖北少年开启了军事生涯。

在校期间,徐楚光加入了共产党。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后,组织上对于徐楚光未来的工作方向,做了认真的考量:一方面,他有黄埔军校的背景,国军内部不少人都是他的同学;另一方面,他机智过人,又有过硬的军事素养。冲着这两点,组织上认为:徐楚光是块干特工的料。

从此,徐楚光便广泛“活动”在湖北、广西、河北、河南等地,负责策反了不少国军同学。从一开始的新手,到能独挡一面的王牌特工,徐楚光一直在成长着。

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2)

而与此同时,他也经历了两段不易的婚姻。

徐楚光的第一段婚姻,是从1930年开始的。

因为自小受叔婶照拂,21岁的徐楚光认为:结婚的事,还是应该听从叔婶的。于是,他便按照叔婶的安排,娶了同乡一位叫李腊梅的姑娘为妻。

李腊梅是个淳朴善良的农村姑娘,两年后,她为徐楚光生下了长子,取名徐建。不久,因接到组织任务,徐楚光便跟着国民党在鄂豫方向的一支部队,离开了家乡。

此一去,妻子李腊梅左盼右盼,都没盼到丈夫回来。最后,老家的恶绅们看她一个女人家好欺负,便把她强卖到她乡。不久,李腊梅便病逝了。幸亏叔婶们帮忙,才保住了其子徐建。可怜徐楚光回乡时,原本完整的房子已满是灰尘,对于妻子他充满了愧疚。

此后,徐楚光许久不曾考虑过结婚的事,直到好几年后,他遇到了第二任妻子时海峰。当时,徐楚光已经是30岁了,时海峰则是一名进步青年,两人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婚后,两人曾有过非常甜蜜的时光,并生下了儿子徐恩铭。

从一开始,时海峰就知道,丈夫虽然平时和国军将领走得近,但那都是为了说服他们积极抗日。因此,在工作上,时海峰一直是支持他、信任他的。

这种信任,一直持续到1942年,徐楚光接到一项特殊任务。

1942年前后,是我军抗日根据地极为困难的一段时期。当时,日军时不时对我军各根据地进行“扫荡”,使我军受到不小的损失。这时候,八路军总部做出了一个明智的决定:直接从组织里抽出数十人,进行统一训练,准备打入南京汪伪政府内部。

徐楚光,就是这数十人中的一位。这件事,组织上反复交代他:决不能跟任何人说起,包括父母妻儿。因此,当徐楚光拎着行李箱离家时,既没告诉妻子时海峰归期,也没告诉她自己要去哪里。

时海峰明白丈夫不说肯定有自己的理由,她也都理解并接受,一心在家里等着他回来。然而,时海峰怎么也没想到,没多久,她便得到了丈夫在南京投靠汪伪政府的消息。对彼时的海峰来说,这样的消息如同晴天霹雳。

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3)

时海峰不敢相信这是真的,为了搞清楚情况,她曾特意找相关同志询问过。然而,徐楚光的保密级别太高了,就算有同志大概知道一些,出于组织纪律也是万万不敢透露半分的。毕竟,一旦在任何地方走漏风声,不止是徐楚光一个人会处于危险中,就连他所在的那一整条隐蔽战线都将暴露。

就这样,时海峰在一次次求证无果后,无奈认定:丈夫真的做了“汉奸”。作为一个有志气的革命青年,时海峰自然无法再接受这样的徐楚光。于是,她在愤怒中写下了离婚书,和丈夫划清界限。

一个任务,一场误会,让一对有情人就这样散了。我们无法想象,时海峰在写离婚书时,对丈夫有多失望;也无法体会,徐楚光在接到离婚书时,仍然无法将真相告诉妻子的苦楚。

这一切,注定是一个永远无法弥补的遗憾。

三:作为一个特工,他到底有多牛?

离婚后的时海峰,把儿子徐恩铭送到了苏北一户农民家寄养,自己则继续跟着部队干革命。而徐楚光,则一直在南京“活动”着。在那个烽火年代,从此他们就天隔一方,失去了联络。

作为一名特工,当时的徐楚光有多牛?在这里,笔者只跟大家说几件他“经手”过的事。

其一,以做小生意赚钱为掩护,为抗日根据地建立了一条秘密运输线。

彼时的根据地,既缺药材,又缺棉纱。但这些地方,恰恰是汪伪控制得最严的。为了在这条物资封锁线上打开一个缺口,徐楚光想尽了办法。他结识了汪伪情报部门的不少官员,以和他们一块做生意发财为幌子,办下了通行证,建立起一条完美的物资输送线。有了这条线,大量救命药被送到根据地。

其二,凭着自己的人格魅力,影响了一批帮会成员。

一名合格的敌后特工,最重要的就是要能处理方方面面的关系,而徐楚光最擅长的就是这一点。到南京后不久,他就通过朋友加入一个当地有名的帮会,并认堂主朱亚雄为大哥。

此后,徐楚光便细细地观察着朱大哥的为人,发现此人虽然是“江湖中人”,却颇有几分爱国良知。于是,徐楚光便索性表明了自己特工的身份,并与朱大哥结为生死之交。

此后,他们策划组织了一个名叫“华中铁道南京护路总队”的组织,朱大哥担任总队长。护路总队是经日本人允许的,有了朱大哥的帮忙,我军地下工作人员要进出火车站等地,就都能拿到合适的通行证。光是冲着这一点,徐楚光就已经非常了不起了。

除了以上两点外,徐楚光的另一重大贡献在于:参与策动了汪伪警卫三师的起义。

汪伪警卫第三师,成立于1944年,其下有3个步兵团,属于伪军中装备极好、战斗力极强的一支部队。打入汪伪内部后,徐楚光通过种种关系,顺利接近了伪军第三军师长钟健魂。最终,徐楚光和同志们配合,成功策反钟健魂,让他带着3000多人顺利起义,进入了解放区。

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4)

作为一名特工,徐楚光无疑是成功的。而在潜伏期间,因为一个偶然的机会,与时海峰离婚后的徐楚光,认识了一个叫朱健平的姑娘。

朱健平是个大家闺秀,外祖父曾在扬州地方法院当院长。有一回,朱健平去扬州看望外祖父,正好在轮船上认识了徐楚光。两人聊得很投缘,便成了朋友。

后来,徐楚光在一次行动中,受了重伤。因为在南方等地没有亲眷,朱健平便以朋友的身份,主动承担起到医院照顾他的责任。这样日子久了,两人便产生了感情。

在这段感情里,朱健平一直适应着徐楚光的生活节奏。对外,徐楚光是一个打扮得非常阔绰,经常出入各种舞会场合的国军红人形象。但私下里,徐楚光却相当节约。

日子久了,徐楚光也知道自己是瞒不住爱人的,而此时的他也确实需要一个得力助手,来帮自己打打掩护。于是,在组织的允许下,徐楚光向朱健平坦承了自己的身份。而朱健平也受他影响,成了一名合格的“特工助手”。

后来,他们有了一个可爱的女儿,徐楚光给她取名:徐定生。同时,徐楚光也把长子徐健,接到了这个小家庭里。这段时间,一家人在一起度过了一段很幸福的时光,直到1947年9月,徐楚光因叛徒出卖,在武汉被捕。

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5)

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铁骨铮铮的徐楚光,没泄露半点组织机密。最后,恼羞成怒的保密局反动派,在1948年10月9日,将他秘密杀害。这一年,徐楚光39岁。

一代王牌特工,就这样倒在了黎明前。

四:后人相聚

新中国成立后,徐楚光之妻朱健平为了给女儿一个完整的家,再嫁他人。同时,女儿徐定生也改名为魏玲,算是跟继父姓。继父对魏玲很好,并供她上了大学。

1965年,正在北京工业大学上学的魏玲,在学校递交了入党申请书。当时,老师和同学们都认为,以她平时在学校的表现肯定没问题。谁知,没过几天,系领导却把魏玲叫到办公室,告诉她经过调查后发现:其亲生父亲并不姓魏,而叫徐楚光。

母亲再婚时,魏玲还太小了,她根本不知道生父的事。于是,她匆匆赶回家里问母亲。直到这时候,朱健平才把一切都说了出来。

这些事,对魏玲来说,显然是需要时间去接受的。而此时,一个难题也摆在了她的面前:因为父亲保密级别很高,他生前身份没多少人知道;而牺牲时,他又是被秘密处决的,他在大牢里的情况,组织上也是不知道的。因此,也就没有办法把他定性为英勇牺牲的烈士。

这件事,直到上世纪80年代,因为一位老人的出面作证才有了定论。

这位老人名叫孙罗礼,建国前也是一名地下工作者。虽然他和徐楚光不是同一条线,但在1948年两人曾被关在同一间牢房。

徐楚光在大牢里的情况,孙罗礼是很了解的。他很清楚地记得,徐楚光每天都被打得满身是伤,才被押回牢房。后来,因为孙罗礼的身份并没暴露,所以他得以顺利被保释出去。分别时,他曾和徐楚光依依惜别。

那时候,年轻的孙罗礼以为徐楚光也能和自己一样顺利出狱,也就没作多想。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知道徐楚光早就于1948年牺牲,而且身份一直没有得到认定。于是,已是满头白发的孙罗礼赶紧找到相关领导,说清楚了徐楚光在大牢里的情况。

就这样,因为孙罗礼的作证,再加上组织上的认真审查,一切终于清楚了。1983年,国家民政部终于把一张烈士证,发给了徐楚光的家属。看着这张证,魏玲激动不已。

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江苏男子看完电视确定)(6)

同时,魏玲也第一时间把这个消息告诉了大哥徐健。但令人遗憾的是,到这时候,徐家还有一个孩子仍不知情,他就是徐楚光与第二任妻子时海峰的儿子徐恩铭。

魏玲和大哥徐健,之所以一直不知道徐恩铭的消息,一方面是因为时海峰早在50年代就病逝了,知道其情况的人极少;另一方面是因为徐恩铭一直在江苏教书,和妹妹及大哥不在一座城市,平时他也极少提起父亲。

因此,虽然徐楚光的身份在80年代就已经定性了,但徐恩铭一家一直都不知道。直到2000年,他在电视上听到父亲的名字和事迹,才清楚了一切。直到这时,他才明白当年母亲是误会了父亲。可怜母亲至死,都没有等到父亲的真实情况公开的一天。

如今,魏玲和徐健已经跟徐恩铭的家人联系上了。虽然2006年,徐恩铭因患癌去世,但他的女儿们和姑姑、大伯两家时常走动。当他们聚在一起时,就是一次徐家后人的“大集合”,大家谈得最多的就是徐楚光。

尾声:

于无声处建奇功!

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还有多少个像徐楚光一样的特工?或许他们的身份至今没有解密,而我们也很难知道他们做过什么、真实姓名是什么。但笔者始终相信,在某一处,他们正笑看新中国的崛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