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十三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1)

“明清皇家陵寝依照风水理论,精心选址,将数量众多的建筑物巧妙地安置于地下。它是人类改变自然的产物,体现了传统的建筑和装饰思想,阐释了封建中国持续五千余年的世界观与权力观。”以上是2000年明清皇家陵寝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时,世界遗产委员会对其作出的评价。2003年,明十三陵作为“明清皇家陵寝”扩展项目被收入世界遗产名录。

清十三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2)

中国古代的陵寝制度由来已久,因敬祖而重丧葬,至秦汉已发展渐完善。而明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陵寝建设史上的一个高峰期,从开国皇帝朱元璋开始对陵寝进行重大改革。其子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开始在北京昌平天寿山下的小盆地间修建自己的陵寝——长陵。从此他与在他之后共明朝十三位皇帝,以及二十三位皇后、三十余位嫔妃、二位太子等,都相继埋葬在这片40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明十三陵也是对明朝迁都北京后的十三位皇帝陵墓的总称,依次建有长陵(明成祖朱棣)、献陵(明仁宗朱高炽)、景陵(明宣宗朱瞻基)、裕陵(明英宗朱祁镇)、茂陵(明宪宗朱见深)、泰陵(明孝宗朱祐樘)、康陵(明武宗朱厚照)、永陵(世宗朱厚熜)、昭陵(明穆宗朱载垕)、定陵(明神宗朱翊钧)、庆陵(明光宗朱常洛)、德陵(明熹宗朱由校)、思陵(明毅宗朱由检)。截止目前,已经修复开放的包括十三陵神路、长陵、定陵和昭陵。

清十三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3)

十三陵神路最初是作为长陵神路而建,后来经过历代皇帝的修缮,成为了十三陵的总神路,更是通往每座陵寝的必经之路。神路全长7.3公里,有石牌坊、大红门、长陵圣德碑亭、石像生、棂星门等地面建筑,体现出帝王陵寝不凡的风水与磅礴的气势。

清十三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4)

长陵位于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成祖朱棣与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作为明十三陵的祖陵,长陵营建时间最早,规模最大。长陵的许多地面建筑保存完好,平面布局呈前方后圆形状。长陵面积达12万平方米,包括陵门、碑亭、祾恩门、祾恩殿、内红门、棂星门、方城明楼及宝城等,其建筑制式是其他12座陵墓的鼻祖,更影响了清朝的陵寝制度。

清十三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5)

昭陵位于大峪山东麓,是明穆宗朱载垕与其三位皇后的合葬陵寝。昭陵占地面积为3.5万平方米,属中等规模。昭陵先后遭到两次重大破坏,一次是李自成农民军的打砸烧毁,另一次是清康熙年间雷击引起的火灾。后来清乾隆帝曾对昭陵进行了部分整修。直到上世界八十年代,才开始依明代样式进行昭陵的复原修缮工程。如今的昭陵包括神功圣德碑亭、神厨神库宰牲亭、祾恩门、祾恩殿及其东西配殿、方城、明楼、宝城等。作为明十三陵中第一座大规模复原的陵园,昭陵是明代陵寝制度最完整最直观的展现。

清十三陵明十三陵(世界文化遗产之明清皇家陵寝)(6)

定陵位于大峪山下,是明神宗朱翊钧与其两位皇后的合葬陵寝。定陵地面建筑包括神功圣德碑亭、祾恩门、祾恩殿等大多毁坏不存毁,唯有高大的方城与石质仿木结构的明楼犹存。定陵是十三陵中唯一一座被发掘了地下玄宫的陵寝。玄宫仿明代皇宫内廷建筑布局,采用“五室三隧”制式,分为前、中、后、左、右五间高大宽敞的拱券顶石室,其中前殿前、中殿与左右室之间各有隧道相连。今人可进入玄宫一探究意,感受明代帝后往生世界的宏大与奢靡之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