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0年5月10日,德国向比利时发起进攻,比利时境内的英法联军对德军进行拦截,一度阻止了德军的前进。

5月13日,德军B集团军突破马其顿防线,向英吉利海峡方向推进,将英法联军包围,联军被迫撤退。

5月28日,比利时投降。

比利时战役实际上是德国为攻击法国展开的一场准备战役,德军A集团军攻击比利时,吸引英法联军的主力,同时德军B集团军穿过穿过比利时和卢森堡之间的阿登地区,在色当突破法国边境的马奇诺防线,迅速推进到英吉利海峡,将法军主力和英国远征军全部包围,取得法国战役的关键胜利。

虽然占领比利时不是德军的最终目的,但是突破法军防线要靠德军A集团军在比利时境内的迅速推进来吸引英法主力,因此比利时战役的顺利与否对整个战局至关重要。

【马斯特里赫特盲肠】

要进入比利时,德军首先要通过一个被称作“马斯特里赫特盲肠”的地带,这里位于荷兰、比利时和德国的交界,是一小块伸进比利时境内的荷兰领土,一条艾伯特运河从比利时与荷兰的交界处流过,比利时在这里修筑了坚固的艾伯特运河防线,这条防线包括一座要塞和三座桥梁,由比利时第7步兵师的1200名士兵防守。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1)

艾伯特运河防线示意图

从上面的示意图可以看到,德军要想进入比利时境内,必须先越过荷兰国界,虽然“马斯特里赫特盲肠”的最窄处只有15公里,但是比利时在艾伯特运河西岸有一座强大的埃本埃马尔要塞,一旦德军越过荷兰国界,比利时守军立刻就可以得到消息,炸毁艾伯特运河上的桥梁。

因此,德军必须以最快的速度,控制这座要塞,否则,一旦艾伯特运河上的桥梁被炸毁,德军地面部队无法顺利进入比利时,就会影响整个战役的进行。

但是,攻占这座要塞的难度极大,希特勒都认为,埃本埃马尔是欧洲最坚固的防线,是全欧洲最难攻克的一座堡垒。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2)

埃本埃马尔要塞

【埃本埃马尔要塞】

埃本埃马尔要塞建在一个花岗岩高地上,它的东北和西北是悬崖峭壁,东侧是艾伯特运河和马斯河,南面有宽大的反坦克壕和7米高的防护墙。

要塞的各个侧面,都有密布的运河带和堑壕带,一座座钢筋水泥碉堡环绕要塞四周,每座碉堡顶部都装有探照灯,内部配置了反坦克炮、高射炮和重机枪。

要塞内部,四通八达的地道连成一片,里面有医护、食品、饮用水、军营等各种后勤保障。

这座要塞经过三年的施工才建造完成,其炮火可以封锁艾伯特运河和马斯河16公里的的所有渡口,被称为比利时东部的钢铁大门、艾伯特运河上的巨锁。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3)

埃本埃马尔要塞位置示意图

对于这样一座防守严密、沟堑纵横、配备了无数重火力且无比坚固的要塞,正面攻击是不可能的。

驻守要塞的比利时第7步兵师师长乔特兰在每座桥梁都安排了一支小队,配有反坦克炮,并且还在桥下都预设了炸药。

如果德军从正面发起进攻,就必须先展开这两座桥梁的争夺战。守在桥头的两支小队可以在要塞的炮火支援下,给德军以沉重打击。实在守不住,还可以炸掉桥梁,德军便寸步难行了。

【空降突袭计划】

希特勒的新奇想法解决了这个难题,他命令德军空降部队司令斯图登特,想办法把德军士兵从空中投掷在要塞屋顶,从内向外展开突袭,制服比利时守军。

斯图登特最初听到希特勒的这个建议,认为太过冒险,经过一天的考虑,他才决定按照希特勒的命令制定进攻计划。

早在1939年秋天,德国的情报机关就设法拿到了埃本埃马尔要塞的设计图纸,他们发现,要塞顶部有一片长900米、宽700米的开阔地,德军的DFS230滑翔机刚好可以降落在上边。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4)

埃本埃马尔平面示意图

1939年10月,德军按照图纸仿造了要塞,成立了一支特别突击队,对这座仿制的要塞进行了十多次攻击演习。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5)

德军伞兵正在进行训练

通过这十几次演习,德军进行了两项改革:

一是在DFS滑翔机的滑橇上缠上大量铁丝,缩短其降落后在地面的滑行距离,使飞机不会冲出要塞屋顶;

二是研制出了一种新型爆破装置,这种装置内部装有100磅高爆炸药,爆炸力非常强,足够摧毁钢筋混凝土工事,并且能将混凝土墙壁的内侧震碎,形成无数高速飞射的碎片,对工事内的人员造成致命伤害。这种装置是保密的,一直到德军攻克埃本埃马尔要塞之后才为人所知。

由于当时德国只有4500名受过训练的伞兵,其中4000名都被安排到进攻荷兰的战役中,所以最终突击队的人数被确定为只有700人,包括第1伞兵团的伞兵、第7航空师的工程兵及一部分空军飞行员,由霍普特曼·沃尔特·科克上尉负责指挥。

科克突击队一共分为2个梯队:

第1梯队为400人,乘坐滑翔机降落,负责攻占要塞表面阵地和运河上的桥梁,德军为这些士兵们配备了机枪、冲锋枪、毛瑟步枪和火焰喷射器,还有反坦克步枪和秘密研制的新型强力炸药。

第2梯队为300人,直接跳伞降落,作为第1梯队的后备部队,进行支援。

【战斗过程】

占领要塞:

1940年5月10日凌晨,突击队员们又进行了最后一次加急训练。

4时左右,德军DFS滑翔机在11架JU-52型运输机的牵引下,来到艾伯特运河上空。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6)

在运输机牵引下飞行的德军滑翔机

在2600米的高空,滑翔机与运输机脱钩,无声地向埃本埃马尔要塞俯冲而下。

比利时守军已经得知德军发起进攻的消息,正处在高度戒备之中,但是他们没想到威胁从天而降。

当比利时守军发现滑翔机,并试图对其射击时,埃本埃马尔要塞唯一的、且是致命的缺陷暴露出来,因为从来没有设想过敌人会从天上发动攻击,他们只有4挺高射机枪,而且还有2挺发生了故障。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7)

要塞顶部的炮塔

首批降落到要塞的滑翔机其实只有9架,只有78名德军着陆。

他们迅速跳出滑翔机,用冲锋枪把要塞外部不知所措的少量比利时守军击毙;立刻按照演习了十几次的程序,分别冲向各自负责的位置,把各种爆破装置和手榴弹塞进碉堡、炮台、坑道口。

10分钟后,要塞表面的炮口全部被拔除,将所有守军全部困在要塞内部的地下管道内。

占领桥梁:

与此同时,另外几架滑翔机降落在运河的桥梁附近,对比利时守军发起突袭,轻易控制了桥头堡。

在其中一座桥的桥头,一个穿着休闲装的男子走近比利时士兵面前,跟他们解释说要去桥的另一头和自己的朋友打个招呼,比利时士兵向河对岸望去,看见有另外一个男子正在向这边招手,于是他就放这名穿休闲装的男子通过。

片刻之后,这名男子带着他们朋友回来了,并再次走到比利时士兵面前表示感谢。毫无防备的比利时士兵正要伸出手和对方握手,对方突然猛扑过来,立刻制服了这名士兵,紧接着,另外几名士兵也在目瞪口呆之中被这几名德军制服。

在另一座桥上,被德军击溃的比利时士兵退进大桥底部,点燃了引信,千钧一发之际,一名德国士兵跟着这名比利时士兵冲进来,扑灭了燃烧着的引信。

早上7时,德军第2梯队伞兵降落到埃本埃马尔要塞,配合第1梯队的德军,在要塞四周及桥头建立工事。

到这时为止,在德军攻击的整个正面上,除了这两座桥,其他所有的桥梁全部被比利时守军炸毁,这也可以看出,德国的胜败之机全依赖于这支空降部队,间不容发。

比军反击:

早上8时,比利时第7步兵师设置在要塞外围的一个营向德军发起反击,试图夺回要塞。

德军斯图卡轰炸机对准比利时步兵投下大量炸弹,德军一部分继续封锁要塞的各个出入口,防止其中的比利时守军突出,一部分躲在新建好的工事后,与外围发起反攻的比利时守军对射,战斗进行了一整个白天。

当天黄昏,德军第6集团军先头部队到达艾伯特运河东岸,比利时士兵见反击无望,向布鲁塞尔方向撤退。

比军投降:

5月11日清晨,德军向埃本埃马尔要塞的各个堡垒内投入大量毒气弹,困在堡垒内部的比利时守军支撑不住,扔出一面白旗示意投降。

一战比利时为什么不借道给德国(比利时战役上)(8)

比利时士兵投降

5月11日上午,德军第3装甲师和第4装甲师从艾伯特运河上的两座桥梁上通过,迅速向对面的平原展开,比利时军队全线退却。

此时,英国远征军与法国的最精锐的第1集团军正在全速赶来,双方将在汉努特进行二战初期第一场大规模装甲对战。

【战斗结果】

比利时战役中的埃本埃马尔要塞战斗中,德军利用DFS230轻型滑翔机突袭,可以算得上是二战中最富有冒险色彩的一次军事行动。

本次战斗中,比利时士兵伤亡110人,被俘1100余人;而德军仅阵亡6人,伤19人。

此战对德国接下来的战斗意义重大,第6集团军得以快速推进,吸引了英法联军的全部精力前来拦截,随后双发在汉努特展开装甲集团大战;B集团军群顺利突入马奇诺防线后,英法联军被迫撤退,德军趁势继续推进,5月17日,占领比利时首都布鲁塞尔,5月28日,比利时宣布投降。

★图片源自网络,侵删。

#挑战30天在头条写日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