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关于土地爷的文章里,有网友评论说:城隍爷管城市,土地爷管农村。

又有网友纠正说:城隍和土地爷主要是级别不一样。

小编觉得,城隍的权限是什么?级别怎么样?值得研究一下。

城隍,起源于古代的水(隍)庸(城)的祭祀,为《周宫》八神之一。

“城”原指挖土筑的高墙,“隍”原指没有水的护城壕。

古人造城是为了保护城内百姓的安全,所以修了高大的城墙、城楼、城门以及壕城、护城河。

他们认为与人们的生活、生产安全密切相关的事物,都有神在,于是城和隍被神化为城市的保护神。

城隍爷归谁封的(城隍爷的权限和级别)(1)

道教把它纳入自己的神系,称它是剪除凶恶、保国护邦之神,并管领阴间的亡魂。

历史上关于城隍显灵的最早记载在南北朝。

公元555年北齐慕容俨镇守郢城,被南朝梁军包围。梁军切断了北齐军的粮草补给,形势十分危急。城中有城隍庙,官民经常祭祀。情急之下,北齐将领带着士兵到庙里祈祷,希望城隍保佑。

不一会儿,狂风骤起,江中有惊涛骇浪,北齐军趁机打败了梁军。

唐朝以后,各地奉祀城隍神成为惯例,宋代纳入国家祭祀。

明代朱元璋封首都城隍为福明灵王,正一品,都、府、州、县各赐王、侯、伯之尊号。

按照《大明会典》规定,新官上任,首先要到城隍庙报到,第一晚住在庙里,接受城隍老爷的托梦,表示主动接受城隍爷的监督。

此后每年中秋节祭祀城隍,遇到大事主动向城隍请示汇报。

城隍爷归谁封的(城隍爷的权限和级别)(2)

在民间传说中,城隍的上级是阎王,下级是土地爷。城隍与土地都是属于与土有关系的神灵,但是城隍爷神职更广,他不但护佑一方水土的安宁,而且世上官员善恶都归他管,同时他还管理十殿阎罗王和阴司黑白无常、牛头马面等,比土地爷的神职更大。

民间祭拜城隍分为三次,也就是一年之中城隍要出巡三次,届时人们要牵马、抬轿,让城隍老爷出巡。

城隍爷出巡时一般是骑马,回巡时坐轿,所以在居庸关城隍庙山门殿里有城隍老爷的马和马夫,轿和轿夫。

城隍出巡日子第一次是在清明节前后,叫收鬼;第二次是在七月十五,叫拷鬼;第三次是在十月初一或十月十五下元节,叫放鬼。届时各庙要举行隆重的法事仪式,一般以度亡法事为主。

城隍爷归谁封的(城隍爷的权限和级别)(3)

中国文化有“功德成神”的传统,地方上的清官或者国之功臣在传说中都变成城隍,保护一方平安。

我家乡南通的城隍据说是九江王英布。明代清官海瑞死后,南京百姓为他盖城隍庙,苏州百姓也为他盖城隍庙。两边争得不可开交,后来朝廷封他为天下都城隍。

海瑞这个都城隍究竟是国家级的还是省一级的,还有待考证。

朱元璋曾经说:“朕立城隍神,使人知畏,人有所畏,则不敢妄为。”

这话说得很好。现代人无所敬畏,则言行肆无忌惮,社会秩序令人担忧。

古人神道设教,看上去是迷信,其实也是用心良苦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