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创证券研究所所长助理、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

主要观点

三季度及9月主要经济数据:GDP略超预期

三季度GDP:3.9%。前三季度GDP,同比增长3%。

9月经济数据:1)生产: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8月为4.2%,1-9月累计增速为3.9%。2)需求:出口,9月同比为5.7%,8月为7.1%。社零,9月增速为2.5%,8月为5.4%。固定资产投资,9月同比增长6.5%,前值为6.4%。其中,制造业投资9月增速为10.7%,前值为10.6%。基建(宽口径,含电热气水)9月增速为16.3%,8月为15.4%。地产投资9月增速为-12.1%,8月为-13.8%。9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16.6%,8月为-22.2%。3)就业:9月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8月为5.3%。

经济点评:经济的三条主线,及据此对明年的初步展望

(一)经济的三条主线

第一条是疫情的影响。由于疫情的散发程度在月度级别上波动较大,对应的是多个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活动亦是如此。典型的是居民出行(地铁客运量),6月、7月同比收窄至-12%左右。9月、10月再度回落,9月降至-13.8%,10月降至-17.5%。9月经济数据看,餐饮、石油制品、烟酒、线下消费等均表现不佳。从10月高频数据看,受出行减少影响,多个经济活动,如地产销售、汽车零售、旅游消费等均表现不佳。

第二条是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影响。2020H2-2021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叠加供给端的生产替代,出口持续保持高位,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保持在1%左右。2022年以来,出口开始逐季回落。2季度同比为12.5%,3季度同比为10.1%,9月为5.7%。尽管2季度、3季度受进口大幅走弱影响,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继续保持在1%左右。但后续若出口继续走弱,叠加内需有所修复,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大概率会明显回落。

第三条是稳增长政策的影响。无论是财政支出倾向、一般公共预算支出增速这些财政数据,还是基建投资增速、建筑业产值增速、第三产业中其他行业的增速这些经济数据,这些指标共同反映的是今年稳增长政策力度明显加大,政策效果也较为突出。但政策的力度取决于政府年度经济社会目标。明年政策力度的变化方向,有待年末的工作安排。

(二)据此对明年展望

明年经济的展望,取决于这三条主线的演变。第一条疫情对应的是明年的最终消费对经济的贡献力度能否回到2021年,以及地产销售能在多大程度上收窄。后者影响资本形成对经济的贡献。第二条外需对应的是明年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的下降幅度。第三条稳增长政策对应的是明年投资力度的强弱。

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速3.2%-3.3%。大致的构成是:最终消费拉动1.54%(2021年两年平均是2.5%)、资本形成拉动0.9%(2021年两年平均是1.4%)、净出口拉动是0.8%(2021年两年平均是1.1%)。

展望2023年经济增长,预计两种情形下,GDP增速分别是4%、5%。一些详细的数据测算,参见正文。

9月数据回顾:

主要的亮点在于:工增在原材料带动下超预期上行,基建、制造业投资保持强劲增长。但,出口增速回落,国内疫情影响下,线下消费较为低迷,餐饮、烟酒、服装、石油制品增速较低。地产景气依然偏弱。

风险提示:

疫情反复影响消费修复。海外货币政策收紧幅度超预期。

报告目录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1)

报告正文

一 经济的三条主线及明年展望

(一)经济的三条主线

当下经济呈现清晰的三条主线。

第一条是疫情的影响。由于疫情的散发程度在月度级别上波动较大,对应的是多个受疫情影响的经济活动亦是如此。典型的是居民出行(地铁客运量),6月、7月同比收窄至-12%左右。9月、10月再度回落,9月降至-13.8%,10月降至-17.5%。9月经济数据看,餐饮、石油制品、烟酒、线下消费等均表现不佳。从10月高频数据看,受出行减少影响,多个经济活动,如地产销售、汽车零售、旅游消费等均表现不佳。

第二条是全球经济的周期性波动的影响2020H2-2021年,全球经济共振复苏叠加供给端的生产替代,出口持续保持高位,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保持在1%左右。2022年以来,出口开始逐季回落。2季度同比为12.5%,3季度同比为10.1%,9月为5.7%。尽管2季度、3季度受进口大幅走弱影响,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继续保持在1%左右。但后续若出口继续走弱,叠加内需有所修复,净出口对经济的拉动大概率会明显回落。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2)

(二)明年的经济展望

预计今年全年GDP增速3.2%-3.3%大致的构成是:最终消费拉动1.54%(2021年两年平均是2.5%)、资本形成拉动0.9%(2021年两年平均是1.4%)、净出口拉动是0.8%(2021年两年平均是1.1%)。今年三驾马车对经济的贡献全部低于2021年。(主要原因:消费、出口增速低于2021年两年平均,固投虽略高,但居民投资部分,即地产销售大幅走弱)。

定量来看:展望2023年经济增长,预计两种情形下,GDP增速分别是4%、5%

对于最终消费。预计两种情形下对GDP的拉动分别是3.3%、3.67%假设政府消费增速与今年保持一致的情况下,最终消费取决于居民部门的消费情况。而居民消费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明年消费倾向的恢复程度。2019年(疫情前)消费倾向为70.1%,2020年降至65.9%,2021年恢复至68.6%,今年预计受2季度以来疫情影响,降至67.4%左右。明年预计乐观情形下,恢复至2021年的68.6%,背后的假设是明年疫情情况类似于2021年,大多数时候仅个别省份有疫情。悲观情形下,恢复至68%左右,即介于2021年与2022年之间。背后的假设是明年疫情仍呈多点散发的态势,但不出现今年2季度特大城市予以静域管理、货运物流近乎堵塞的情形。

对于资本形成。预计两种情形下对GDP的拉动分别是1%、1.3%一方面,地产增速预计将明显收窄。其中,地产投资取决于施工面积。考虑到下半年拿地有所企稳,明年施工面积增速将相比今年有所收窄,但增速转正能较难。地产销售受房贷利率、疫情约束、交付担忧、居民信心等多个因素影响,考虑到保交楼持续推进,房贷利率有所下行,不出现类似今年2季度重大疫情的情况下,预计明年地产销售增速好于今年。但另一方面,基建、制造业投资增速可能有所回落。今年政策推动下,基建、技改都偏强,明年保持同等增速的难度较大。

对于净出口,预计两种情形下对GDP的拉动分别是-0.3%,0%。影响进出口的是出口增速与进口增速。考虑到明年国内经济增速好于今年,明年进口增速相比今年可能会保持平稳(受价格因素影响,读数回落)。但海外发达经济体增速走弱,叠加PPI下行,预计明年出口增速将在今年四季度(可能回落至5%左右)的基础上进一步走弱。预计明年出口增速低于进口,净出口对经济的贡献可能很难为正。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3)

二 3季度GDP数据点评

(一)实际GDP:为什么是3.9%?

生产侧,3季度受基建带动,建筑业大幅走强,单季增速达到7.8%。9月工增的超预期带动三季度工增上行至4.4%,此外,财政支出保持较高强度,带动其他行业(主要受政府支出影响)增速达到4.4%。相对偏弱的是三产中受政府支出影响小的那部分行业。如房地产业,3季度增速为-4.2%,批发零售业3季度增速为1.6%、交运仓储邮政业3季度增速为2.6%、住宿餐饮业3季度增速为2.8%。

需求侧。3季度增速中,货物和服务净出口拉动1.1%、资本形成总额拉动0.8%、最终消费支出拉动2.1%。净出口方面,尽管8-9月出口增速有所回落,但三季度整体而言,出口增速依然高达10.1%,略低于2季度的12.5%,叠加三季度进口增速低于2季度,导致3季度净出口贡献维持在较高位置。对于最终消费而言,2019年拉动3.5%,2021年两年平均拉动2.58%,三季度2.1%的拉动并不算高。对于资本形成而言,尽管基建大幅走强,但地产销售、地产投资均较为低迷,资本形成的拉动远低于2019年的1.7%、2021年的两年平均1.4%。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4)

(二)名义GDP:为什么是6.1%?

3季度,GDP名义增速为6.1%。平减指数为2.1%,低于前值3.5%。分一、二、三产看:

3季度一产拉动GDP平减指数0.6%,2季度为0.1%,1季度为-0.4%。与2季度以来猪价上涨有关。3季度,CPI猪肉项同比均值为26.2%,好于2季度的-20%、1季度的-41.8%。

3季度二产拉动GDP平减指数0.7%,2季度为2.5%,1季度为3.2%。与2季度以来PPI同比持续回落有关。3季度PPI同比均值为2.47%,低于2季度的6.8%、1季度的8.7%。

3季度三产拉动GDP平减指数为0.7%,低于2季度的0.8%。与2季度以来核心CPI同比持续回落有关。3季度核心CPI同比均值为0.73%,低于2季度的0.93%。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5)

(三)三大部门支出倾向:政府>;企业>;居民

从三大部门视角看,目前支出倾向的排序依然是政府>;企业>;居民。

对于政府部门,1-8月,财政支出(两本账)比财政收入多6万亿(注:支出与收入之差主要依赖政府举债来弥补,报告国债、专项债、一般债)。2020年同期为4万亿,2021年同期为1万亿。

对于企业部门,尽管今年产能利用率偏低,但在技改带动下,投资增速偏高。以制造业投资/制造业利润衡量的投资倾向看,处于历史偏高位置。

对于居民部门,3季度消费倾向为66.6%,仍低于去年同期的67.3%,以及2019年同期的67.7%。考虑到今年地产销售增速较低,实际反映的是居民消费与投资意愿都较低,储蓄意愿大幅抬升。1-8月,住户存款增加10.8万亿,高于2021年同期的6.3万亿,以及2020年同期的8万亿。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6)

三 9月经济数据点评

(一)就业:失业率有所回升

9月份,多地疫情散发多发对就业产生一定影响,失业率有所上升。9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5.5%,比8月份上升0.2个百分点。其中,25-59岁劳动力失业率为4.7%,上升0.4个百分点。16-24岁劳动力失业率为17.9%,8月份为18.7%。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7)

(二)消费:地产链、餐饮链大幅走弱

社零9月同比增速为2.5%,8月为5.4%,1-9月累计增速为0.7%

9月社零有两个比较突出的特征,一是地产后周期全线偏弱。二是受疫情影响,线下消费,如餐饮、出行(石油制品)、烟酒等偏弱。

五大类别看,餐饮9月增长为-1.7%,低于前值8.4%。其他项9月增速为-2.7%,低于前值0.97%。石油及制品类9月同比为10.2%,前值为17.1%。汽车9月增速为14.2%,低于前值15.9%。网购9月同比为8.3%,前值为6.5%。

限额以上与以下来看,限额以下压力较大。9月限额以上增速为6.6%,低于前值9.1%。限额以下增速为0.2%,低于前值3.4%

具体商品层面,限额以上主要数据:1)地产链偏弱:9月家电增速为-6.1%、家具增速为-7.3%、建筑及装潢材料-8.1%。2)餐饮、出行链偏弱:9月烟酒增速为-8.8%、服装鞋帽增速为-0.5%、石油及制品增速为10.2%(注:前值为17.1%,结合价格因素,石油制品消费实际偏弱)。3)必选消费相对稳定:9月粮食食品增速为8.5%、中西药品增速为9.3%、日用品增速为5.6%、文化办公用品增速为8.7%。4)汽车偏强:9月汽车增速为14.2%,前值为15.9%。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8)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9)

(三)地产:景气依然偏弱

9月,地产景气依然偏弱。国房景气指数,9月为94.86%,相比8月继续回落。9月地产销售面积同比为-16.6%,8月为-22.2%。地产销售额9月同比为-14.2%,8月为-20.4%。地产投资9月同比为-12.1%,8月为-13.8%。

投资细项中,竣工好于新开工。9月,新开工面积当月同比为-44.4%,8月为-45.7%。竣工面积9月同比为-6.0%,8月为2.5%土地方面,9月百城住宅类土地成交面积同比为-29.2%,前值为-7.93%。成交土地溢价率依然偏低,9月以来平均在4%左右。

资金来源:同比依然偏弱。9月同比为-21.3%,8月为-21.7%。其中,定金及预收款9月同比为-18.7%,8月为-26%。个人按揭贷款9月为-18.2%,8月为-18.3%。信贷资金,9月同比为-25.4%,8月为-17.6%。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10)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11)

(四)投资:基建继续上行

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6.5%,前值为6.4%,1-9月累计增速为5.9%其中,制造业投资9月增速为10.7%,前值为10.6%,1-9月为10.1%。基建(宽口径,含电热气水)9月增速为16.3%,8月为15.4%,1-9月为11.2%。地产投资9月增速为-12.1%,8月为-13.8%,1-9月为-8.0%。

基建细项来看,电热气水行业9月增速为34.2%,前值为14.4%。水利环境9月增速为11.6%,前值为21.2%。交运仓储行业9月增速为13.2%,前值为9.3%。

制造业投资方面,投资增速较快的有农副食品制造(20.9%)、化学原料及化学品制造(27.9%)、有色金属冶炼及加工(19.3%)、电气机械(45.3%)、电子设备(26.9%等。

根据统计局解读,“从投资先行指标看,前三季度,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0.8%,投资项目(不含房地产开发投资)到位资金增长21.3%,有利于投资持续稳定增长。下阶段,要扎实落实盘活地方专项债结存限额、专项再贷款与财政贴息配套支持部分领域设备更新改造、加快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等系列举措,推动扩大有效投资”。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12)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13)

(五)工增:基础原材料带动下的超预期

9月,工业增加值增速为6.3%,8月为4.2%,1-9月累计增速为3.9%。

三大产业看,采矿业9月增速为7.2%,8月为5.3%。制造业9月同比为6.4%,8月为3.1%。电热气水9月同比为2.9%,8月增速为13.6%。

工业增速的回升,受基础原材料的影响较大。一方面由于去年同期能耗双控,基础偏低。另一方面,基建持续上行,地产投资有所收窄,基础原材料的需求也在有所改善。具体行业层面,化学原来及化学制品,9月增速为12.1%,前值为3.8%。非金属矿物制品,9月增速为0.8%,前值为-5%。黑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月增速为10.6%,前值为-1.3%。有色金属冶炼及压延加工业,9月增速为7.8%,前值为3.6%。

主要工业品产量方面,增速偏高的有新能源汽车(110%)、发电机组(73.8%)、汽车(25%)、粗钢(17.6%)、原煤(12.3%)、工业机器人(15.1%)。消费电子较为低迷,集成电路、智能手机、微型计算机设备9月产量增速分别为-16.4%、-2.2%、-12.5%

地区角度,根据统计局解读,“9月份,主要经济大省广东、江苏、山东和浙江工业生产分别增长5.5%、10.5%、7.6%和7.4%,较上月加快4.1、0.6、0.2和3.4个百分点。川渝地区工业企业加快弥补上月限电损失,增加值同比分别由上月下降11.0%、18.2%转为增长5.6%和13.1%,边际改善明显。在全国较上月加快的2.1个百分点中,以上六个地区合计贡献1.9个百分点。”

宏观经济季度分析(华创宏观9月经济数据点评)(14)

具体内容详见华创证券研究所10月24日发布的报告《【华创宏观】经济的三条主线——9月经济数据点评》。

本文源自券商研报精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