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目标

1.掌握词中重点词语的含义、炼字技巧,同时能熟练地背诵整首词。

2.把握词中描绘的意象,学习本课景中寓情、情景交融的表现手法。培养学生鉴赏诗歌的能力。

3.把握词人的思想感情,了解词人的远大抱负和理想。

二、学法指导

1.采用语言品读法,品味这首词凝练、含蓄、富有跳跃性和音乐性的语言,背诵全词。

2.反复诵读,体会词中的意象,体悟本词阔大的意境。分析表达技巧在勾勒形象、抒发感情、营造意境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3.了解本词的写作背景,感受毛泽东笔下的秋,探究毛泽东以天下为己任的革命豪情。

三、知识拓展

>>1.作者作品

毛泽东(1893—1976),字润之,湖南湘潭韶山冲(今属韶山市)人。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和政治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袖,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主要作品有《七律·长征》《七律·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卜算子·咏梅》《采桑子·重阳》《浪淘沙·北戴河》。

>>2.背景资料

这首词写于1925年深秋。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震惊中外的五卅运动和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农民运动也迅猛发展,势如破竹。毛泽东当时直接领导了湖南的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秋天,毛泽东秘密离开韶山,前往广州全国农民运动讲习所,在途经长沙时重游了橘子洲。面对绚丽的秋景,毛泽东追忆往昔的峥嵘岁月,怀着极大的革命激情写下了这首气势磅礴的词。

>>3.知识链接

万户侯:食邑万户以上,号称“万户侯”(汉代侯爵最高的一层,其中卫青与霍去病是典型代表),后来泛指高官贵爵。

(1)万户:①一万户。②万家;万室。万,极言其多。③官名。金初设置,元代相沿,为世袭官职。万户为“万夫之长”,总领于中央的枢密院;驻于各路者,则分属于行省。设万户府以统领千户所,诸路万户府各设达鲁花赤一员,万户一员。又有海道运粮万户府,设官与诸路万户府同。(参阅《元史·百官志七》)

(2)侯(hóu):①古爵位名。为五等爵的第二等。直到清代仍沿用。②古时亦用作士大夫之间的尊称,犹君。

四、整体感知

>>1.预习检查

(1)沁(qìn)园春

(2)百舸(gě)

(3)鱼翔(xiáng)浅底

(4)寥廓(liáo kuò)

(5)峥嵘(zhēng róng)

(6)挥斥方遒(qiú)

(7)浪遏(è)飞舟

(8)怅(chànɡ)寥廓

>>2.图文导航

沁园春长沙高中语文导入(统编版高中语文沁园春)(1)

>>3.主旨点睛

本词通过对长沙橘子洲头秋景的描绘和对词人青年时代革命生活的回忆,抒发了词人对国家命运的感慨和以天下为已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改天换地的豪情壮志。

>>4.重点难点

「重点」

(1)请从意象的角度分析词中关于湘江秋景的描写。

词人在上阕中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取了极具典型性的意象——“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来描写。词人用“红遍”“尽染”“碧透”“争流”“击”“翔”等词将眼前景象写得生机勃勃,通过提出大自然的盛衰荣枯应由谁来主宰的问题,表现出其博大的胸怀和献身革命的凌云壮志。

(2)这首词融情入景、情景交融的特点是怎样体现出来的?

融情入景、情景交融是写景抒情诗歌中常见的表现手法,即在景物描写中自然而然地融入作者的思想感情,“物皆著我之色彩”(王国维语),而不是写景和抒情“两张皮”。这首词的上片,虽然是写秋,但这秋景却全是词人眼中景,打上了词人鲜明的情感烙印。无论是树叶经霜变红似染过的“万山”,还是湘江中百舸争流的场面,或是搏击长空的雄鹰和水中自在来往的游鱼,都是经词人筛选过的景物,并经过词人的眼睛折射出来。这些景物不像古人眼中的秋景,给人的感觉不是“悲”,不是“愁”,而是“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热烈、喜人,词人传达给读者的是一种乐观、昂扬向上的情绪。

「难点」

(1)古人笔下的秋景大多肃杀悲凉,凄清冷淡,而毛泽东笔下的湘江秋景却为何绚丽多彩、充满生机?

在古诗词中,秋总是与“悲”“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但在这首词中,词人写的虽是寒秋景物,但情感却是豪迈昂扬的。在词人笔下,秋虽然给人“寒”的感觉,但却是一派“万类霜天竞自由”的欣欣向荣的景象。面对祖国的大好河山,词人抒发了改天换地的壮志豪情,发出了“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的浩叹,为“寒秋”景象注入了昂扬奋发的情感,将个人的远大理想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2)这首词是怎样表现词人的自我形象的?

在词的上阕中,词人的自我形象主要是通过几个动词来表现的。一个“独立”,让我们看到了词人卓然而立的形象。“看”字领起所写的景物,表现了词人高瞻远瞩、洞察一切的深遂的政治眼光。在生机盎然、色彩斑斓的大自然面前,词人发出了“万类霜天竞自由”的赞叹。这赞叹中充溢着积极向上的革命精神和词人对美好前景的无限憧憬之情。

一“怅”一“问”,表现了词人对革命前途的深切关注和坚信革命必胜的信念。至此,一个勇于以天下为已任、具有非凡气魄的革命者的形象便跃然纸上。

在词的下阕中,词人的自我形象是通过回忆来展示的。“忆”字领起词人对往昔求学和战斗生活的回忆。词人用“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这几句,高度凝练地概括了往昔的难忘岁月,这里无一处写词人自己,但词人的身影却又随处可见。

在写景、叙事中,词人的自我形象得到了极为充分的表现,展示了一代革命家敢于斗争的英雄气概,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3)在毛泽东《沁园春·长沙》的手迹中,下片结尾句是“曾记否,向中流击水,浪遏飞舟”,后来将结尾句中的“向”改为“到”。“向”和“到”哪个更好?请谈谈你的看法。

“到”比“向”更好。从内容上看,“到”包含“在”的意思,表明击水是在江心,水急浪大,与下文的“浪遏飞舟”相符,而“向”则说明是从江岸击水并未到达江心,效果就差了。

从节奏感上看,“到”是动词,与“携”“挥斥”“指点”“激扬”“击”“遏”等动词和谐一致,而“向”是介词,用在此处没有这一效果。

从词人性格上看,“到”更能表现出其英雄豪情。毛泽东一生在革命风雨中运筹帷幄,只有“到中流击水”,才能更贴切地表现他的英雄豪情。

五、阅读指导

这首词通过对长沙秋景的描绘和对青年时代革命斗争生活的回忆,提出了“谁主沉浮”的问题,抒发了对中华民族前途的乐观主义精神和以天下事为己任的豪情壮志。

《沁园春·长沙》写于1925年秋天,当时毛泽东离开湖南前往当时革命活动的中心广州时。毛泽东从1911年到1925年,曾数度在长沙学习、工作和从事革命活动。在这峥嵘岁月里,毛泽东和他的同学蔡和森、何叔衡等立志救国的知识青年,正值青春年少,神采飞扬,才华横溢,意气风发,热情奔放,面对万山红遍的美景,他们既赞叹锦绣河山的壮美,又悲愤大好河山的沉沦。于是,发表激浊扬清的文章,抨击黑暗,宣扬真理,视当时的“万户侯”——军阀如粪土,这一段描写形象地概括了青年时期的毛泽东和其战友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

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大意是:在深秋的季节,我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江水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

一个“看”字,总领七句,描绘了独立橘子洲头所见到的一幅色彩绚丽的秋景图。大意是:远望群山,重重叠叠的树林点染如画;近看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船只争相行驶。仰视,雄鹰在天空中展翅高飞;俯看,鱼儿在江水中轻快地畅游。宇宙中的万物都在秋天里生气勃勃地自由舒展、蓬勃生长。诗人从山上、江面、天空、水底选择了几种典型景物进行描写,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诗人思绪万端,不禁问道: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这一问道出了诗人的雄心壮志,表现了他的博大胸怀。

上阕描绘了一幅多姿多彩、生机勃勃的湘江寒秋图,并即景抒情,提出了苍茫大地应该由谁来主宰的问题。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大意是:就在这橘子洲上,曾经和许多革命战友聚会、游赏,度过了一段不平凡而有意义的岁月。诗人从上阕的独往旧地重游,自然引起对往昔生活的回忆。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一个“恰”字,统领七句,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大意是:那时候,同学们正当青春年少,意气风发,才华横溢,激情奔放,敢说敢做,革命斗志十分旺盛。面对祖国大好河山,指点评论,经常在一起评论国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把主宰一方的军阀统治者看得如粪土一般。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中流”,江水中间。“击水”,作者曾自注:“游泳:那时初学,盛夏水涨,几死者数,一群人终于坚持,直到隆冬,犹在江中。当时有一篇诗,都忘记了,只记得两句: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水击三千里。”(见《毛泽东诗词鉴赏辞典》)遏,遏止,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认为是游泳激起的波浪,几乎把飞快行驶的船只都阻挡住了;一种认为“浪遏飞舟”是“到中流击水”的条件。如果按照后一种理解,这三句大意是:还记得吗?当年我们一同到江心游泳,尽管风浪巨大,连船只行进也很困难,但我们这些人却以同汹涌的急流拼搏为乐。这里以设问结尾,实际上是对“谁主沉浮”的巧妙回答。

下阕回忆了往昔峥嵘岁月,表现了诗人和战友们为了改造旧中国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和壮志豪情,形象含蓄地给出了“谁主沉浮”的答案:主宰国家命运的,是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