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个北方人,来苏州也将近六年。苏州的各个地方也去了不少,说起来对苏州也比较熟悉。今天来说一说苏州几个我觉得比较有特点的地名用字。
甪
苏州吴中区最东边有一个镇叫“甪直”。这个“甪”字,初看起来既像“用”字,又像“角”字,可是发“Lu”(四声)。
这个字原是一种神兽的名字,全名叫“甪端”。据传与麒麟相似,长着犀角、狮身、龙背、熊爪、鱼鳞、牛尾。自汉朝以来,作为一种装饰器物,寄托了人们美好的寄托与寓意。《宋书》里就有:“甪端日行万八千里,又晓四夷之语,圣主在位,明达方外幽远,则奉书而至。耶律楚材谓为旌星之精,灵异如鬼神”。
2021年作为“独墅湖开放创新协同发展示范区”一部分的甪直,又有了一个新名字叫“甪端新区”,有人说是“甪直高端创新产业协同区”的简称,我想是不是也借用了“甪端”这个词本身的寓意?
沈阳故宫的藏品“甪端”
甪端新区
“甪”字后多用于地名,如苏州吴中区甪直镇、金庭镇衙甪里村、嘉兴市甪里街、上海市金山区甪里村。其中最有名的是甪直镇,这里不仅有江南著名的甪直古镇,这里还是著名教育家叶圣陶工作过的地方。
甪直古镇
位于甪直镇的人民教育出版社附属实验小学
埭
如果不查字典的话,一般人可能会把这个字念成“Li(四声)”,实际上读做“Dai(四声)”。“埭”字原是土坝的意思。《晋书·谢安传》中,有“及到新城,策埭于城北”。现在“埭”多见于地名,如苏州相城区黄埭镇、无锡滨湖区胡埭镇、安徽省石埭县(很可惜1965年改为了石台县)、浙江省平湖市钟埭街道、新埭镇、林埭镇、福建晋江市陈埭镇等。
除黄埭镇外,在苏州、湖州、常州等江南一带,名字中有“埭”的大大小小地名非常多。这里重点说一说黄埭镇。
古代黄埭商贸发达,有“银黄埭”的美誉,在上世纪80年代与木渎、浒关、甪直一起被称为苏州四大古镇。黄埭作为评弹文化的发源地,黄埭书场非常有名。另外,黄埭镇冯梦龙村(原来叫新巷村。2014年11月,为纪念冯梦龙诞辰440周年,改为现名)据说是明代文学家冯梦龙的故里。
黄埭老街
黄埭镇现为相城区高新技术开发区的一部分和管委会所在地,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部分地方城市界面很好。
黄埭镇于2006年合并了东桥镇,东桥片区的一些地方仍然看起来有一种到了农村的既视感。另外,苏州监狱、第一看守所也位于黄埭镇。
浜
没来苏州前,只听家里人隐隐约约说过“沙家浜”是一个样板戏的名字。来苏州之后,知道常熟市有一个镇叫沙家浜(原来叫芦荡乡),这里有一个景区叫沙家浜。
京剧沙家浜
沙家浜景区
受益于这部戏的影响力,沙家浜景区现在也被作为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国百家红色旅游经典景区。
其实,在苏州不止有沙家浜这个地方带有“浜”字,还有唐家浜、姚家浜、徐家浜、叶家浜等。那“浜”字到底啥意思?原来“浜”是小河沟的意思。那么,沙家浜,可以理解为沙家的一条小河。“浜”字主要用于吴语地区的一些地名。
另外,日本人把“浜”字作为“滨”字的简化字。日语中“横滨”(滨是水边的意思)写作「横浜」。这个也很好理解,比如说在古代“后”(主要是指君主或帝王的正妻)与“後”(主要表示时间较晚、空间的前后等)是两个字,但在现代汉语中两字合并,把“后”作为“後”的简化字。又如“叶”与“葉”本来是两个字,在现代汉语中两字合并,把后者作为前者的简化字。
当然第一次看到这个“浜”(念“Bang”一声)字,一般人也很难正确读出它的发音,也容易与“滨”相混淆。
厍
我们看到这个字,应该会有不少人不知道该怎么念。长得像“库”字,但没有头上那一点。这个字念She(四声),是村庄的意思,另外有“厍”姓。
苏州地铁3号线与5号线,有个换乘站,叫“金厍桥站”。查了一下,带有这个字的地名还真不少,如苏州吴江区原北厍镇(后并入黎里镇,感谢评论区提醒)、南厍村、厍头村、厍浜村、厍港村、吴中区大厍村、昆山市厍里村、无锡大厍头村(有人曾误读为“大裤头村”)上海松江区原五厍镇等,但主要在江浙沪交界地区比较常见。
泾
最后要说的这个字,一般来说并不会读错,它也确实读“Jing”(一声)。陕西有泾河(渭河支流),成语“泾渭分明”即来源于此。“泾”本义指由北向南、由高向低流动的水。在江南地区方言中是指“河沟”。
“泾渭分明”
吴中区原来有一个镇叫“横泾镇”,现为横泾街道。扬州高邮市原来也有一个镇叫“横泾镇”,现已被撤销。另外,相城区于2014年新设立一个街道叫”北河泾街道“,即大名鼎鼎的高铁新城。在房产圈中,高铁新城可谓如雷贯耳,但北河泾街道却鲜为人知。
苏州横泾老街
苏州高铁新城
另外,苏州其他带"泾”字的地名,多得数不胜数。
你还了解苏州哪些有趣的地名用字,欢迎与我交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