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妈妈争着帮我洗衣服(母亲教我洗衣服)(1)

我们那个年代的农村孩子尤其女孩子从五六岁起就要学着帮家里干各种活计,在我已经学会了放鹅放羊、割草以及洗碗和烧火做简单的饭菜后,大约在我十岁那年一个暑假的早晨,母亲很郑重地对我说我应该学着洗全家人的衣服了。在那个还不知道以后会有洗衣机的年代,洗衣服是每个乡村女孩必须要会的一项本领,一直都听话又勤快的我也很愿意学洗衣服。

母亲首先告诉我衣服(尤其内衣)要用热水(温水)洗才肯下油灰又省肥皂,母亲认为贴身内衣不用热水是洗不干净油腻的。但在用热水泡洗之前又必须先用冷人浸透以后并拧干冷水,用冷水湿衣是因为衣服上的汗渍血渍(如果有血渍的话)直接用热水反而洗不掉。在第一次洗衣服之前我就不止一次帮母亲用篮子装着要洗的所有衣服去水塘边湿水,而不管春夏秋冬母亲洗衣服都烧热水,只是之前我不明白其中的道理。

在做好洗衣服的准备后(湿水、烧热水),母亲把木盆和搓衣板、肥皂和碱(因为那个时候还没有洗衣粉,母亲洗衣服都是先用碱泡,然后再根据每件衣服脏的程度和部位一件件用肥皂搓洗),还有小板凳都拿到门口的空地上(那时候夏天的早晨几乎所有人家都是在屋外洗衣服的),又从锅里打来热水,然后先教我将要洗的衣服分类,母亲告诉我洗衣服要先洗内衣、后洗外衣,最后洗袜子。把所有的内衣都先泡在碱水里后,母亲又告诉我还可以稍稍泡一会再开始洗,接下来又告诉我不同衣服什么部位最脏,一定要抹上肥皂,轻薄的用手搓洗,厚重又大的衣服用搓衣板搓,有的部位甚至还要用刷子刷。所有的内衣洗完后再加热水泡洗外衣,农村人干活每天泥里水里外衣一般都很脏,母亲教我重点部位必须打上肥皂,在搓衣板上使劲搓揉。

我妈妈争着帮我洗衣服(母亲教我洗衣服)(2)

我妈妈争着帮我洗衣服(母亲教我洗衣服)(3)

我妈妈争着帮我洗衣服(母亲教我洗衣服)(4)

母亲一边示范一边看着我洗了几件,又不厌其烦的纠正我做得不到位的地方,同时又教我怎么洗可以既节省肥皂衣服又洗得干净,因为那时肥皂不但要花钱买,最早还凭票供应,必须省着用。母亲一贯是个做事认真严谨、并很有自己的一套做事方法的人,母亲告诉我洗衣服先用碱泡附着在衣服上的浮灰就能搓掉了,真正脏的部位通过涂抹肥皂再搓洗才能干净,内衣外衣、不同的衣服脏的部位也不同,要分别检查搓洗,母亲还说洗衣服不但需要借助肥皂和碱去灰,还必须 舍得用力搓揉,衣服才能既洗干净又节省肥皂。

那一天以后的整个暑假,家里的衣服都是由我洗的,开始几天母亲还会不时的来检查指导我,一向不多言多语的母亲为了让我真正掌握洗衣的方法和诀窍那几天可真费了不少口舌!从不评说外人是非的母亲有一天还对我说让留意观察一下一个本家叔叔家里人穿的衣服,母亲说:"你婶子看上去一天忙得很,也自认为很能干利索,总是笑话我干活慢,可你看她家孩子穿的衣服,没有一件有布眼的(因为洗、漂都不干净衣服的色彩纹理都不清爽的意思),她做事确实快,但衣服从来不是没洗干净就是没过干净(没漂清),她家年年做新衣服都比我家多,但是她家人穿的衣服总是坏的快,刚做的新衣服洗了几次就纹路不清爽了!还有那个邻队的玲娣婶婶,她确实是一个老好人,但做事真是不麻利,衣服洗得更邋遢!"

经过母亲的提醒,我后来留意观察,发现周围女人衣服洗的不清爽的还真不少见,才知道为什么母亲教我洗衣漂衣那么认真,洗衣服看起来没什么技巧,只要勤快就行,可要让一家人的衣服总是穿得干干净净、利利索索还真不是一件简单的事,生活中真的处处有学问!

从那以后我一直一板一眼的按照母亲亲自传授的方法洗衣服漂衣服,母亲也对我洗的衣服很放心。那时候农村人不管春夏秋冬,在家里洗好了衣服,都要用竹篮提着到村边水塘的一块很光滑漂亮的大青石板上再一遍遍漂洗捶打。夏天的早晨总是水塘边最忙碌热闹的时候,因为夏天大人小孩的衣服都是每天需要换洗的,过衣服的时候常常需要排队,不管是女人还是孩子排队时都不是很着急,借机热闹的聊着天,真正着急的人会抢着第一个去!性格安静孤独的我很喜欢干洗衣服这样重复的活计,一边洗有时一边会走神想想心事!

春夏秋三季去水塘边过衣服(漂)对我来说都是很愉快的事情,不喜欢说话的我能有机会听到左邻右舍的婶子伯母们说各种家常闲话,村里的很多生活琐事、故事都是在水塘边听到的!到了寒冷的冬天那就是痛苦的煎熬了,那时水塘里常常结着厚厚的冰,最冷的时候,每天早上第1个去水塘边过衣服的人都要先用棒槌敲破冰块露出一个足够大的口子,才能漂洗,冰有时厚得棒槌都敲不开,勤快的女人就会喊家里的男人拿别的工具来敲。那样的日子,母亲就会心疼我,自己去水塘边过衣服,好在冬天不用天天洗衣服!

那时候每到春节前,家家户户都要大扫除、大清洗,一连几天拆洗全家的被褥床单,母亲的手也就一连好几天都是冻的红肿的。记得有一年冬天特别的寒冷,母亲在水塘边漂床单被褥的时候,手冻缰了让我提热水去给她捂手。等到来年春天春暖花开的时候,家里的主妇们又都忙着清洗全家人穿了一个冬天的厚重棉袄棉裤,因为棉袄棉裤吸了水以后特别笨重,棒槌都敲不透,主妇们就会挽起裤管、光着脚在石板上一遍遍踩着漂洗。洗过的棉袄棉裤为了能够快速晾干,母亲都会用一块大的旧布裹好棉衣然后埋进草木灰里让灰吸去水分。

那个年代的家庭主妇真是辛苦劳累极了!她们白天都跟男人一样参加生产队劳动,回到家里所有的家务活却都是女人的。如果光是日常事务也罢了,关键是那个年代一家人穿的鞋子都是由家里的女人一针一线缝出来的,还有补不尽的旧衣破袜,那时候的衣服(尤其大人的)每一件都要穿到没法再补了才会淘汰。我学会洗衣服以后,很快母亲又教我学着补衣服。到我上初中以后,母亲又开始教我纳鞋底,万幸我上了高中以后就有成品的鞋子卖了,我终于没有学着做鞋!

到我结婚成家以后,洗衣机也成了城市家家户户的必备了(农村要晚一些),但是一直到今天,我还习惯经常手洗衣服,我家的洗衣机多半用来洗大件衣服和被褥床单,只要不是很累,我就很享受手洗衣服的过程。[呲牙]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人愿意手洗衣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