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2日,天寒地冻,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批发市场中不时有人走过一家五金杂货铺门外,郭冬梅倚靠在一堆褥子和塑料盆旁,边看手机上播放的电视剧边等候顾客身处室外的她身上裹着厚厚一层,套头帽、围巾、手套、棉服,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她说,习惯了这样今年37岁的郭冬梅不到20岁就从湖北随州来到这里摆地摊,现在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店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市场开业几天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市场开业几天了(听说市场要搬家)

市场开业几天了

1月12日,天寒地冻,北京市通州区八里桥批发市场中不时有人走过。一家五金杂货铺门外,郭冬梅倚靠在一堆褥子和塑料盆旁,边看手机上播放的电视剧边等候顾客。身处室外的她身上裹着厚厚一层,套头帽、围巾、手套、棉服,只有一双眼睛露在外面。她说,习惯了这样。今年37岁的郭冬梅不到20岁就从湖北随州来到这里摆地摊,现在她已经有了自己的店铺。

作为京东最大的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八里桥农产品中心批发市场占地40万平方米。而相比它所聚集的人和商品的数量,这个面积依然显得相当拥挤。

北京城里散落着大大小小的批发市场,规模更大的则形成了批发市场商圈。大红门地区是北京最大的批发市场交易地之一。人们似乎很难找到它的边界,各色各样的市场一个接着一个,从平房到高楼,从地摊到专柜,不少人用一天时间,也只能逛完其中一两个批发市场。这里聚集了45家活跃市场,伴随市场共生的物流、餐饮等庞杂的产业链统统挤在狭窄的车道中,形成一个个“堵点”。在这里,音响里播放着高分贝的流行乐曲、商贩和顾客的讨价还价声、周边马路上喇叭汽笛声似乎永远交织在一起。

大红门虽然主要以批发服装为主,但平时用的、玩的在这里也都能够找到。因为价格低、品种多,不光是小商贩们的“淘金”点,也是很多北京和周边的市民淘换服装鞋帽的“胜地”。住在附近的老人回忆,20世纪80年代初,大红门地区还是一片10万亩的大菜地。后来,一些来京谋生的浙江人看中这个离前门不远的地方,逐渐开始在大红门地区聚居,做起了服装生意,屋前摆摊卖服装,屋后是服装加工作坊。之后才建起了服装商城。

为疏解非首都功能,北京市正以低端批发市场腾退作为切入点,加快首都核心功能的“瘦身步伐”。据北京市发改委的数据,2015年北京共撤并升级清退低端市场150家。“大红门”的方仕国际鞋城等市场和2015年一道成为了历史。

据介绍,目前大红门地区已关停世贸天地(北京)国际皮革城、天海服装批发市场、锦绣连发布艺市场、京都轻纺城等几家市场。大红门批发市场的主要外迁地点是河北白沟,那里已经建好了新的大红门服装批发城,目前不少大红门商户都已经转向了河北。今年,大红门地区计划完成疏解市场16家以上,涉及商户5000个以上,建筑面积50万平方米。同时,大红门地区也将不再新办批发市场经营执照。

通州八里桥市场,董成武不大的摊位上,塞满了各种各样的VCD机、DVD机、点钞机等电子产品。老董说,现在很多人都在网购,还来摊位上买东西的大多都是周围乡镇的居民和外地来京的打工者。在一排播放着试机影片的电视机中,17英寸的电视机是他们店的畅销机型,售价200多元。董成武说,电视机尺寸越小越好卖,价格便宜还不占地方,许多外来打工的都喜欢买个小电视,空闲时用来消磨时间。

位于北京市三环附近的金五星批发市场里,转变也在悄悄发生。1月19日,一家销售女鞋的店铺门前,46岁的店主旷小兰摆弄着几双打折促销的鞋子,生疏地用手机拍着照片,随后发在自己的“朋友圈”里。现在每次有新货进来,她都会用手机拍上几张照片,供微信里的老客户选购。之前就有很多在网上开店的店主来旷小兰这里进货,但她不会上网,微信也是去年才跟儿子学会。如果将来市场搬了,旷小兰说,她可能会回老家湖南长沙去做生意,她听说现在那里环境还不错,临近过年的时候,一个月的销售额能到七八万元。

市场里经营文具生意的老欧早在2006年就开起了网店。老欧说,现在来市场买东西的人越来越少了。未来如果市场搬迁,迁入地给出的条件不好,他也许就会放弃店面,全力做网店了。

在北四环外的北沙滩市场,搬迁也是大家经常探讨的话题。在一家卖鞋的市场里,6岁的李昱欣和小伙伴在玩耍。李昱欣的妈妈在这个市场经营一家鞋店,对于搬迁,她最担心的是李昱欣的上学问题。如果市场搬迁到更远的地方,孩子的上学问题得不到解决,她将带着孩子回河南老家,重新开始。

“一个,两个,三个……”在市场内狭窄的走道上,李昱欣边跳“跳跳鼠”边数数,清脆的声音回荡在市场中。就在半个月前,市场向商户收取了下一季度的管理费,不少商户选择这个时机离开,整个市场显得格外清静。李昱欣说,她喜欢北京,因为这里有很多朋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