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刘备的一生,他有三个鲜明的身份。

汉昭烈帝是刘备的谥号,也是对刘备建立蜀汉政权的肯定。

皇叔刘备是汉献帝当朝认亲的,汉献帝希望可以跟刘备联合,推到曹操,匡扶汉室。

中山靖王之后是刘备自居的,也是皇叔刘备之前与人相见通报姓名必说的。

在没有汉献帝认亲之前,中山靖王之后是刘备在《三国演义》中必说的身份由来。

但有一个例外,在董卓面前。

历史上刘备讨伐董卓了么 三国演义救了董卓(1)

卢植被诬陷回京问罪之后,没有靠山的刘、关、张打算回涿县,回途之时偶然救了代替卢植的董卓。当董卓问及刘备身份时,刘备没有告诉董卓自己的【中山靖王之后】而是以【白身】自称。原文

张角正杀败董卓,乘势赶来,忽遇三人冲杀,角军大乱,败走五十余里。三人救了董卓回寨,卓问三人现居何职。玄德曰:“白身”。卓甚轻之,不为礼。(节选三国演义)

【白身】是什么?

白身就是普通百姓,没有任何的官职或者功名的人。

一向以中山靖王之后自居的刘备,为何单单在董卓的面前说自己是白身呢?

其中又是否隐藏什么秘密呢?

结合《三国演义》全书,分析一波。

历史上刘备讨伐董卓了么 三国演义救了董卓(2)

【白身】的确是黄巾起义时刘备的身份。即便黄巾起义被扑灭后,刘备也不过小小的安喜县县尉一职。

董卓问刘备的【职位】,此时此刻的刘备就是白身,无可争辩。

如果董卓问为刘备的【出身】,相信刘备仍旧会告诉董卓,

刘备还是中山靖王之后的刘备。

单纯从问题和答案上来看,董卓的问,刘备的回答没有错。

怪就怪在【白身】出身的刘备,有资格带领一支属于自己的军队,参与平定黄巾之乱。

历史上刘备讨伐董卓了么 三国演义救了董卓(3)

从平定黄巾之乱的组成上来看。

卢植、皇甫嵩和朱儁等三大主力是朝廷任命的,他们带领的是十三州的兵马,也是州的封疆大吏,位高权重,

曹操等人率领的是【西园】兵马,

西园八校尉隶属于中央武装,西园的最高统帅更是汉灵帝,也是由汉灵帝直接指挥的。

作为机动武装力量,他们共同参与了卢植、皇甫嵩和朱儁等三大主力的平叛之中。

孙坚等人虽然率领的也是地方武装,但他们是以州郡的名义参与平定黄巾之乱的。

也是东汉朝廷鼓励和认可的。

反而刘备的私人武装就显得格格不入了。

刘备之所以能以白身的身份参与到平乱之中,根本原因是刘备依靠自己和皇甫嵩【师徒】的个人关系,而不是官方的认可。

历史上刘备讨伐董卓了么 三国演义救了董卓(4)

按照制度来说,刘备私人武装的极限是守护涿县,仅此而已。

刘备之所以能多次参与平定黄巾之乱,依赖的仅仅是恩师皇甫嵩。

当皇甫嵩被冤枉的时候,刘备失去了【师徒】这层关系的时候,刘备也就没有了资格平定黄巾之乱,刘备等兄弟三人不得不重回涿县,这才有了途中偶然救了董卓一事。

历史上刘备讨伐董卓了么 三国演义救了董卓(5)

站在上帝视角的读者,或许可以明白其中的道理。但是作为普通人或者西汉普通的官吏,如果不是熟悉这段情由的话,很难理解。

【督邮】就是典型的例子。

在他的视角和眼界之中,他不认为有刘备这样的人存在,更不可能有留着这样功勋卓越的平乱英雄仅仅只是县令一职。

督邮的贪墨不可否认,但也不能因为督邮贪墨就忽视了督邮的视角。

历史上刘备讨伐董卓了么 三国演义救了董卓(6)

综上看来不是刘备中山靖王之后的身份存在嫌疑,而是刘备的出场存在不合理的地方,以至当刘备说出自己【白身】的身份时,

很多读者都忘记了刘备的身份就是白衣,

而他所以能平定黄巾之乱,除了刘备自身的能力之外,更重要的是依靠皇甫嵩恩师的身份,如果没有皇甫嵩,刘备没有机会参与平定黄巾之乱,守护住涿县已经是刘备战功的天花板,或许这就是普通人的悲哀,而刘备又是普通人之中的不普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