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文/木乔
编辑/木乔
今年5月,是“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去世的16周年,其粉丝为纪念心中永远的“林妹妹”,自发进行了扫墓祭拜。
陈晓旭——这个一生都和“林黛玉”有着千丝万缕联系的女人,唯一的错误选择,应该就是她的第一段婚姻。
然而,纵然这段婚姻满是遗憾,结束得也并不算愉快,可在她离世后,她的前夫毕彦君仍然选择坚定地支持她,为她澄清生前的谣言。
陈晓旭的遗产,有5000万给了和前夫养育的儿子87版《红楼梦》中,“林黛玉”的扮演者陈晓旭,曾有过两段婚姻,第一任丈夫毕彦君比她大十岁,毕业于上戏,跟陈晓旭一样,都来自“鞍山话剧团”。
那时的陈晓旭性格非常软弱,如果不是毕彦君的鼓励,她不会写信给《红楼梦》的剧组,更不会有之后红遍大江南北的“林妹妹”。
而陈晓旭也在毕彦君无微不至的关照下,对他产生了感情,在陈晓旭《红楼梦》拍摄结束后,她选择和毕彦君喜结连理。
可是这段婚姻并没有持续太久,在90年代初,两个人因为性格不合而离婚。
两人离婚后陈晓旭接受了采访,将离婚的原因归结于自己的性格太过于有棱角,且十分敏感,和“林黛玉”非常相似。
1991年,陈晓旭遇到了她的第二任丈夫——郝彤。两人相识于电视剧《黑葡萄》的拍摄现场,那时郝彤比陈晓旭小三岁。
缘分总是在不经意间到来,他们两人相识不到两个月,就在一起了,之后又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两人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
陈晓旭在出演“林黛玉”这个角色后,再也没有接到过合适的角色,便慢慢淡出了演艺圈,和郝彤一同创办了北京世邦联合广告公司。
随着事业进行得风生水起,两人很快累积了上亿的财富,陈晓旭也“跨界”成功,跻身女企业家行列。
可是,夫妻二人却一直没有养育孩子,那么何来将遗产留给儿子的言论?
显然,这是谣言。41岁的陈晓旭因病逝世后,著名作家王朔就在网上爆料称,陈晓旭与前夫毕彦君育有一子,且即将满20周岁。
还说陈晓旭将5000万的巨额遗产,留给了这个儿子。
王朔将爆料的故事讲得有鼻子有眼,甚至这个“从未出世”的儿子,还有名有姓,叫廖宇靖,还特意指明,廖宇靖既不随父姓,也不随母姓。
该言论经舆论发酵,引起一片哗然,大家纷纷去调查这个廖宇靖的身世。当发现廖宇靖确有其人,且出生时间正好是1987年《红楼梦》播出的时候,谣言似乎有些被坐实了。
但后来廖宇靖本人澄清了这则谣言,说自己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四川家庭,父母是铁路工人,而自己是随爸爸姓的。
随着谣言被击破,关于陈晓旭的种种议论也逐渐平息。
但是作为陈晓旭前夫的毕彦君左思右想,还是觉得这件事应该由自己出面,才最具有说服力。
他与陈晓旭携手走过多年,即使婚姻失败,两人的情义却还在。
于是他专门注册了一个BLOG账号,发表了一篇《回我与小旭有子一事》,不仅回应了传闻,还亲自证实了自己与陈晓旭并没有孩子。
文中还提到了谣言的始作俑者——王朔,毕彦君表示,王朔是他很欣赏的作家,也是他的好朋友,不知道王朔为什么要造这种谣。
自从王朔造谣生事之后,毕彦君也和他断了联系,毕竟这种背刺朋友的人,不能深交。
仔细想想,陈晓旭和毕彦君自从离婚后便没有任何联系,以至陈晓旭在弥留之际,想给毕彦君打最后一通电话,解开两人心结,都是在陈晓旭拜托编剧周岭的情况下促成的。
如果两人育有一个孩子,那必定会成为两人之间的纽带,怎么可能做彻底一刀两断呢?
谣言止于智者,任何人以严谨的态度去看待这件事情都会发现其中的破绽,到时,谣言必会不攻自破。
但是毕彦君为了让陈晓旭走后不遭人非议,还是站出来澄清了这件事,也算给去世的陈晓旭一个交代,可见二人曾经情感的真挚。
为角色而生的陈晓旭,永远的林妹妹
在1987年的春节,《红楼梦》开始在中央电视台首播,近三十年里重复播出了七百多次。
对于很多《红楼梦》的书迷来说,陈晓旭和剧中“林黛玉”的贴合程度,就好像是“林黛玉”真的从书里走出来一般。
然而,陈晓旭自打出生,似乎就和林黛玉有着说不清道不明的缘分。
她的父亲曾在节目中说,在陈晓旭出生前,她的母亲梦到了一个老头,并对她说,这个即将出世的孩子,叫陈ye芬。
名字中的ye是用输入法打不出来,并且字典中也没有收录,写法是草字头下边一个也,在陈母的梦中,老头告诉她,这个字代表“小草”。
陈母在梦醒后,便觉得不太吉利,就去找了一个懂《易经》的老先生,想问问这个梦中人给女儿起的名字是什么意思。
大师一句“这孩子,林黛玉的命”,让陈晓旭父母心中忐忑。陈晓旭的父母不想让女儿经历林黛玉那样悲痛一生,就给在清晨出生的女儿,起名晓旭。
还未出生的陈晓旭就和小草有关,后又将林黛玉演得出神入化,就有了陈晓旭和林黛玉一样,都是“绛珠仙草的化身”,这个说法。
然而陈晓旭和林黛玉似乎真的有着特殊的缘分,13岁的陈晓旭就已经熟读《红楼梦》,并且爱上林黛玉这个人物。
后来她在一个本子上抄录了林黛玉所有的诗作,甚至能做到将《葬花吟》倒背如流,林黛玉的形象也在陈晓旭的心里扎了根。
陈晓旭自己也认为,在性格上和林黛玉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18岁的陈晓旭,凭借一首《柳絮诗》和一张照片,自荐成功,进入了红楼梦剧组。
在此之后,林黛玉好像和陈晓旭合为一体了,《红楼梦》导演王扶林曾经说过,陈晓旭开玩笑爱说酸话,那种讽刺额和幽默和林黛玉极为契合。
87版红楼梦中的林黛玉,一炮而红。陈晓旭也成了家喻户晓的女演员。然而在出演林黛玉后,陈晓旭在演艺事业上的发展并不如意,就退出了影视圈,成功创办广告公司。
后期,陈晓旭在妙玉的扮演者,姬玉的影响下,开始接触佛学,并且阅读了大量相关资料,成为了一个虔诚的佛教信仰者。
而陈晓旭的好友也曾透露,她曾经向他们讲述过自己的神奇经历:陈晓旭梦到了几个孩子,在她面前喋喋不休地喊道:“帮帮我们吧!我们需要水。”
陈晓旭早上醒来发现花园里有一片草要枯萎了,就浇上了水,没想到,当天晚上她又梦到了这群叽叽喳喳地孩子跟她说:“谢谢啦”。
陈晓旭的好友说,也许陈晓旭真的和百草有缘,她说不定真的是“绛珠仙草”的化身。这个故事看似离奇,但陈晓旭自从出演林黛玉后她的声生命轨迹,好像渐渐向林黛玉靠拢。
她的性格,举止都太像林黛玉了,好像林黛玉从书中走出来,和陈晓旭合二为一了一般。
陈晓旭之后再出演别的角色,观众还是能在她的身上看到林黛玉的影子。
然而陈晓旭红颜薄命的悲剧人生,也和林黛玉极为相似,2006年,陈晓旭被查出乳腺癌,得知病情后,陈晓旭的亲朋好友都十分惊讶,同时也悲痛万分。
年纪轻轻事业有成的陈晓旭,怎么会得了绝症呢?难道即使改了名字也无法改变命运,陈晓旭注定会英年早逝吗?
陈晓旭被发现癌症时,其实处于早期,如果配合入院治疗,康复的几率相当大。
可是她却不愿意这样做,她不愿意受治病所带来的折磨,她选择了剃度出家,在人生最后的时光里与青灯古佛为伴。
为了让她此生没有遗憾,家人还是在十分不舍的氛围中,同意了她的选择。
陈晓旭的生命结局不仅仅和林黛玉英年早逝极为相似,她也在自己对黛玉的理解中,替林黛玉弥补了遗憾。
陈晓旭曾经在演讲时说,我们看到的红楼梦后40回,是高鹗的续写,她认为这个续写并没有很好地表达曹雪芹的意愿。
她认为林黛玉是不会带着怨恨和遗憾离开人世的,因为林黛玉是来酬愿的,用她一生的眼泪来还贾宝玉对她的灌溉之情。
因此,当林黛玉完成自己的心愿后,会看明白这段感情,也会带着解脱的心情离开人世。
陈晓旭对于林黛玉的欣赏,并不止于她的性格、气质和才华,这些都是林黛玉的表象,事实上,林黛玉最打动她的,是灵性的气质。
她对待世间草木皆有爱,把花草也当做生命一样来尊重。真正将众生平等做到了极致,这也是宇宙的奥义,一切有情无情皆是生命。
从最后陈晓旭选择钻研佛法也能看出,她是在替林黛玉完成这样一个参透生命的奥义,看清宇宙真相的愿望。
陈晓旭最终以她认知,替和自己的灵魂融为一体的林黛玉,完成了心愿,了无遗憾得告别了这个世界。
世人也称陈晓旭离世后,世间再无林黛玉!
陈晓旭逝世十余年,仍被好友挂念
陈晓旭这一生,最快乐的时期,应该就是在红楼梦剧组的三年时光,他在这里也结识了很多好友。如今回想起陈晓旭的离世,好友们惋惜不已。
贾宝玉扮演者欧阳奋强曾说道,在听到陈晓旭去世的噩耗时,自己先是不相信,还联系了同剧组的朋友邓婕。
最后在证实了这一消息后,他感到十分悲痛、难过,很难接受陈晓旭离大家而去的事实。
王熙凤扮演者邓婕,也在节目中表示自己一定要送陈晓旭最后一程,但是在进行遗体告别仪式的时候,一看到陈晓旭,就完全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了。
同作为北漂一族的邓婕和陈晓旭十分要好,邓婕知道陈晓旭非常爱美食,经常邀请陈晓旭来家里吃饭。
看着曾经俏皮、爱开玩笑、爱生活的陈晓旭,永远躺在那里,她直言无法接受。
袭人扮演者袁枚,和陈晓旭相处的时间是最长的,从陈晓旭进入训练班,到后来开始拍戏,两人一直同住一个房间,两个人在拍摄红楼梦期间,是私交最好的朋友。
袁枚说道,剧组在鞍山拍戏期间,陈晓旭会经常邀请她去家里做客,两人是坦诚相待的好朋友。在得知此噩耗后,袁枚有很长一段时间不能从悲痛中走出来。
薛宝钗扮演者张莉,曾回忆陈晓旭与自己最后一次见面时的场景,陈晓旭不舍地跟她说“如果你有时间我们可以再聊聊”。
但张莉当时并没有察觉到陈晓旭的不舍,总想着以后有的是机会,结果这一次错过,就是一生的遗憾。
而刘姥姥扮演者沙玉华老师,更是直言自己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对失去疼爱的晚辈,十分悲痛惋惜。
结语
如今,陈晓旭已经去世16年了,但她塑造的经典形象,将永远留在大家心中,87版红楼梦中,陈晓旭将一个炽热如火,却又有些小性子,说话还尖酸刻薄的林黛玉演绎得淋漓尽致。
陈晓旭饰演的“林黛玉”,是几代人的回忆,更是永恒的经典。
她作为演员,不仅成功地塑造了林黛玉的形象,还作为企业家金后,把事业经营的非常成功,最后在看破红尘后,又遵从内心剃度出家,了无遗憾地告别了这个世界。
她的一生,看似率性而为,却真正活出了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