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课 谷 王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道德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道德经海纳百川)(1)

本课讲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因为处下,我们知道水往低处流,处下水能流过来。第二能容,来者不拒,能够包容。所以成为百谷王。《道德经》以这个自然现象告诉我们,做人要处下,要包容。

历史上,刘邦与项羽争霸,结果刘邦以处下、包容的胸怀得天下。如果单挑的话,估计十个刘邦也打不过项羽,但是刘邦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利用张良、萧何、韩信的长处,以处下包容的心态,给他们机会,最终在众人的帮助下成为开国皇帝。所以,处下、包容不但是立人之根本,更是成功的关键!

史健靖媛

道德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道德经海纳百川)(2)

《道德经》:处下不争,能为百谷王

这一课讲谷王,江河湖海为什么能为百谷之王呢?因为它处在最低的位置,这样水都会汇聚在此处,小的河流汇聚成长江大海,成为百谷之王,就是因为它处下。

做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远古时期的尧帝,历史记载他德高望重,为人简朴,吃粗米饭,喝野菜汤,所以得到人民的爱戴,我们为人处世就是要懂得这个道理,处下不争,有好处让给人民,有灾害挡在前面,这样人民就支持你推举你,愿意把重任托付于你。

杨腾锡樽

道德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道德经海纳百川)(3)

《道德经》:先民让利于人民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要想当先进的人民,事事都不能争先。你要比别人先进,在行动上必须表现出来,凡是有利的事情,都必须让给别人,绝不能去争。

我们修道修德必须要这样做,如果我们把人民的利益都摆到前面去了,自己甘于居后,这样去修,就进步得快。所以我们要舍得去吃亏,有利的事让给人家,不与人民去争利,这样做不是吃亏了嘛!愿意去吃亏,愿意处下,这样符合道性,就修得好。如果做不到,道性就很难提高。

清静无为胡

道德经积善之家必有余庆(道德经海纳百川)(4)

《道德经》:处下才能处上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江河湖海之所以能汇集大量的水,成为百谷之王,是因为它处于最低的位置,所以水都集中到此处,它就成为百谷之王了。这是一种很普通的自然现象,大家没有不知道的。但是这个自然现象说明了一个政治道理和社会问题:如果你想成为领袖,首先必须要处下、处贱,这样人家才愿意归顺于你。有了人民的拥护,你自然能成为领袖。即使没有当官,人民也打心里愿意跟随你。

“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想要当上等人民,说话就必须客气些。平易近人,联系群众,这样就有群众基础了,人民就拥护你了。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如果你想要当领头人,事事都不能争先。把自身利益摆在人民之后,凡是有利的事情都让给别人,这样就能获得民心。人民知道你是个以他人利益为重、不自私自利的人,当然就愿意推举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共产党又穷又没装备,但是贴近群众。保护百姓的安全,不给百姓造成困扰。因此获得了民心,最终得以领导劳苦大众建立新中国。

水穷云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