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八戒是四大名著中《西游记》里的人物,其原本是天庭掌管十万水军的天蓬元帅,只因在蟠桃会上调戏嫦娥,而被贬落凡间。

在他下凡投胎时,却不慎投错了猪胎,最终导致了他成为一个为祸乡里的猪妖。

历史上有哪些八戒(历史上的猪八戒)(1)

所幸后来遇到唐僧和孙悟空,皈依佛门,跟随师傅西天取得真经,最终被封为净坛使者,重新位列仙班。

这些鬼怪情节虽然都是作者杜撰出的,但“猪八戒”这一角色在历史上确实有原型,不过不是一身神通的妖怪,而是三国时期著名僧人,西行取经第一人——朱士行。

历史上有哪些八戒(历史上的猪八戒)(2)

公元203年,朱士行出生在颍川(今河南禹州)一个朱姓贫苦人家。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出人头地,干啥啥行,于是给他起名士行。

可惜当时正值东汉末年,群雄逐鹿,各地百姓苦不堪言。

历史上有哪些八戒(历史上的猪八戒)(3)

朱家因为太过贫困,为了能让小士行能够有口饭吃,就把他送到寺院,成了一个小和尚。

朱士行虽然成了一个和尚,但他并没有受戒,头顶也没有戒疤。因为在当时的中国,受过戒的僧人都是来自于天竺。

直到他47岁那年,才终于有了受戒的机会。

公元250年,印度律学沙门昙河迦罗到洛阳译经,在白马寺设戒坛,朱士行率先登坛受戒,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汉族僧人,法号“八戒”。

历史上有哪些八戒(历史上的猪八戒)(4)

正式成为一名受戒僧人后,朱八戒一心求佛,整日钻研佛教典籍《小品般若》。

但很快一个问题就出现在眼前:经文中有些句子读起来不通顺,不明白其中的意思。

经过询问,他得知原来当年翻译人员把不容易读懂的内容删掉了很多,这才造成了如今这种尴尬的局面。

正当朱八戒苦恼的时候,他听说遥远的西域有完整的《大品经》。经过深思熟虑后,朱八戒决定赶赴西域,求取《大品经》。

公元260年,57岁的朱八戒从雍州出发赶往西域。

历史上有哪些八戒(历史上的猪八戒)(5)

凭借自己坚韧不拔的毅力,朱八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赶到了西域佛教圣地——于阗国。

到达之后,朱八戒却遇到了一个难题:原来在当地大乘佛法虽然有所流传,但位居正统的还是小乘佛法,朱八戒想要带走《大品经》并不容易。

于是迫于无奈,朱八戒只好暂时留在那里,偷偷的抄录《大品经》。历时数年,朱八戒共抄得《大品经》90章,60余万字。

公元282年,朱八戒想让自己的徒弟把经文带回洛阳,却遭到当地小乘教徒的层层阻拦,在自己的据理力争下,《大品经》历经磨难,终于被带回洛阳。

在历时二十多年的取经大业顺利完成后,心愿已了的朱八戒在于阗度过了余生。

历史上有哪些八戒(历史上的猪八戒)(6)

朱八戒是中国历史上西行取经的第一人,他不仅带回了真经,还为后世的僧人树立了榜样。

在他的影响下此后数百年间法显、玄奘等多位高僧不畏艰险,前往印度、西域等地求取真经,为佛教在中原的传播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文中图片来源自网络,侵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