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语:孩子吃手、挤眼睛,这些小毛病让家长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是该提醒和说教,还是带孩子去医院治疗?这位智慧妈妈通过反思教育方式,竟使孩子不治自愈。

作者:真冉

儿童抽动症轻微挤眼睛怎样治疗(医生确诊吃手挤眼的抽动症)(1)

不记得女儿从什么时候起开始吃手,只记得上幼儿园的时候,她食指和中指的指甲基本不用剪,因为通常都被她自己啃掉了。我曾一次次提醒她不要吃手,以致孩子只要一看到我盯着她就赶紧把手藏起来,一不注意,手就又到了嘴里。吃手的问题还没解决,又有新情况了,这次更严重。

先是幼儿园老师提醒我,孩子总是挤眼睛,不知道是不是眼睛不舒服,建议我们带孩子去医院看看。我赶紧带她去了医院,检查说孩子视力基本正常,排除了眼睛的器质性病变。那是什么原因呢,眼科医生表示说不好。

满怀焦虑地回家问度娘,居然搜索到这样一个词:抽动症。症状基本相符,频繁挤眼睛、自虐(包括吃手),污言秽语(偶尔也学着小朋友说脏话)。一下子紧张了,再搜索治疗抽动症的方法,跳出一堆“专业”医院。找了一家离家近又“专业”的去看,一系列检查后确诊是“抽动症”,医生给开了1000多块钱的中药,叮嘱一个月之后再复查。

吃着药,似乎见好,挤眼睛不那么频繁了,但没有根除,同时吃手的状况没有改变。就在服药的过程中,一位我很尊敬的老师提醒我,目前对抽动症的诊断过于宽泛,别着急给孩子贴标签,从教育方面反思一下,看是否存在孩子被强制、受压抑的情况。很多貌似“抽动症”的症状其实是因为没有安全感或者被强制受压抑,负面情绪得不到疏解而形成的。从源头上解决问题,才能根治这些小毛病,仅仅针对症状来解决只是治标不治本,药物治疗更非上策。

经老师提醒,我果断地给孩子停了药,并开始反思。孩子刚开始吃手的时候也就几个月大,我看到了就会把她的手拿开,不管她能不能听懂就告诉她不能吃手,脏。女儿逐渐长大,我会一次次地提醒她不要吃手。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我还一再用大人的行为习惯或标准来要求她,每天无数次地对她说不要躺地上,不要踩水,不要这样,不能那样。

反思的同时我开始学习孩子的成长规律和各种敏感期。知道孩子几个月的时候会经历口唇敏感期,先是把小手送到嘴里品尝,随后会把所有能拿到手的东西都放到嘴里探索,这是孩子的本能,无法人为改变。孩子对世界的探索从口到手到腿,敏感期一个接一个,很多行为并非她不懂事而是发展的内在需要。了解了这些,我才知道自己之前对孩子的教育有多任性。在一个个敏感期内扰乱孩子,看到孩子乖乖听话还沾沾自喜。现在想来她自己的内在需要一次次被强制压抑,内心经历了多少挣扎我都不敢去细数。孩子委屈、憋闷一再积压,也就只能通过咬自己的手指或者挤眼睛来排解。好在孩子用这种方式唤醒了我,让我真正去思考该如何对待自己最爱的孩子。

想到这些,除了自责,我也意识到学习和自我成长的紧迫性。经过几年的学习和自省,我开始慢慢改变,孩子也自然而然地发生了变化。现在孩子不再啃手指头,挤眼睛的情况也越来越轻越来越少了。

看似小毛病,反映的却是我们家长在教育和个人成长方面的深层问题。要让孩子丢掉这些小毛病,家长必须要反思自己的教育方式,而且要不断地自我成长。

一旦孩子出现了吃手、挤眼睛等问题,我建议家长要注意这样几点:

一、放松心态。

发现孩子的问题和毛病,家长往往很焦虑,希望赶紧找到方法解决,恨不能一招制胜。我就曾经一度焦虑,急于找办法,有“病”乱投医。焦虑情绪下,家长很难静心反思,也就无法找到问题的根源,往往治不了标更治不了本。家长心态放松下来,才有可能看到现象后面的本质,找到问题的根源,标本兼治。问题形成并非一朝一夕,解决也是一样。好在我们还有时间,我们会一直陪伴孩子的成长。

二、对孩子的“毛病” 不强化。

孩子吃手、挤眼睛等“毛病”,根源于内心的压抑和紧张。要想改掉这些“毛病”,让孩子放松至关重要。家长不要过度关注,反复提醒和说教,当着孩子面讨论,更不要呵斥甚至打骂进行制止。这些做法都在强化孩子的“毛病”,结果只会适得其反,情况愈演愈烈。最好的办法就是“视而不见”。当然不是当真看不见,只是不去强化,让孩子放松心态。同时,家长还要留意观察什么情况下孩子吃手、挤眼睛的状况更明显,分析孩子受压抑易焦虑的原因,尽量避免或有意识地引导,让孩子放松下来。有些症状会随着孩子的放松慢慢减轻甚至自愈。

三、了解孩子的发展规律,顺势而为。

孩子的发展有自己内在的规律。教育家蒙台梭利发现和总结了儿童的敏感期。在敏感期内,儿童接受某种刺激的能力是异乎寻常的。儿童对某种事物的特殊感受性一直持续到这种感受需求完全得到满足为止。了解并顺应孩子敏感期的需要,会促进孩子的各项发展,反之会阻碍孩子的发展并造成孩子认知世界的混乱,从而出现各种问题。

敏感期也是有弹性的,错过了敏感期,仍然有弥补的机会。只要家长发现并了解了敏感期的存在,并且能尝试去顺应孩子敏感期的要求,弥补的机会就来了。

四、给孩子充分的爱和自由。

爱孩子是父母的本能,如何爱孩子需要学习,也有赖于父母的个人成长。爱孩子的最终目的是让孩子成为最好的他(她)自己。在一定规则内,在不伤害或妨碍其他人的前提下,给孩子充分的自由,他(她)就能发挥自己的主动性来塑造自己。家长的成长在于要先学会真正地爱自己,然后才有力量和能力爱孩子,不让孩子受到自己的局限。孩子在爱和自由中成长,绝大部分“毛病”都将不攻自破。

(作者真冉: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头条号签约作者。有志于高质量的亲子沟通,努力与孩子共同成长。)

“亲子沟通如何说”致力于推动有品质的亲子沟通。有爱更要有方法,希望与同名微信公众号(亲子沟通如何说)一起,将我们与孩子的沟通变成彼此美好的经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