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运城新闻网杉木因生长迅速且用途广泛,在我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到明代时,已成为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木材之一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一种计算材积的“龙泉码”,比欧洲的同类计材方法早3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木材计量方法,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古代木材等级划分?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古代木材等级划分(世界最早的木材计量法)

古代木材等级划分

来源:运城新闻网

杉木因生长迅速且用途广泛,在我国有悠久的栽种历史。到明代时,已成为南方地区最重要的木材之一。明末清初我国出现了一种计算材积的“龙泉码”,比欧洲的同类计材方法早300多年,是世界上最早的木材计量方法。

江西省历史上盛产杉木,木材产量大且优质,尤其是龙泉(今遂川县)地区。因此,当地木材买卖的计价也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

最初采用的是“估堆”,也就是按堆的大小议定价格。由于受场地限制,如果看不准堆中之木大小、长短、优劣,成交后有一方才知吃亏。后来改用秤称,即按木材重量计价。但木材的干湿度不同,加上秤的计重量有限度,因此应用非常困难。

此后,林农在此基础上采用了更为简便的“定尺寸、定重量、定价格”的“三定”计价法,即测定木材的大小,按尺寸固定其标准重量,然后再计算价格。实行“三定”计价法后,虽省事,但仍无法解决木材干湿差异问题,而且林农为了采伐和运输便利,更愿意提供中小直径的木材,大材、长材变得短缺,影响了木材商品的流通。

明末清初,龙泉木材商人郭维经及其女儿郭明珠改进了杉木的计量方法,以“两”为基本单位计算材积,1两为10钱,1钱为10分,1分为10厘。围径1尺的杉木材积为龙泉码3分,围径每大半寸,材积加5厘。因此,只要测量杉木周围就可得知材积,比原来的计量方法既简便又精确。

“龙泉码”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一直沿用了上百年,比国际公认的柯达山毛榉材积表要早300多年。1954年我国木材计量开始改用公制,龙泉码1960年废除。但在一些杉木产区,林农自采自销木材时仍然使用。(《北京日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