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的每周一诗(每周一诗一百周)(1)

新学期开始了,小朋友们都升入了新的年级,也一定收获了新的本领!

那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想过,自己的这些进步都来源于哪里呢?

有小朋友说,那当然是来自于我自己的刻苦努力啦!

嗯!说的不错!

但猫妈想要提醒各位小朋友,我们成长过程中的点滴进步,除了自己的坚持不懈之外,很重要的一点,还来自于各位老师和长辈对你们的辛勤付出!

如果没有老师手把手的教授我们知识、没有长辈们耐心培养我们的习惯,仅凭自己摸索,不仅费力,而且效率低,所以我们是不是也应该感恩于他们的付出呢?

所以今天,和大家分享一首可以送给老师的诗 ——《新竹》。

新 竹

郑燮(清)

新竹高于旧竹枝,全凭老干为扶持。

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

简单的每周一诗(每周一诗一百周)(2)

首先我们来说一说这首诗的作者,郑燮。

郑燮,听着似乎有点陌生,但如果说起“扬州八怪”之一的郑板桥,是不是各位小朋友就比较熟悉了呢?

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郑板桥一生酷爱竹子,他画竹、写竹都非常出名。比方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些小吾曹州县吏,一枝一叶总关情”等等,都是他关于竹子的著名诗句。

竹子作为中国文人“风雅”、“有节”的象征,被历代文人传颂,那这首诗又是怎么把竹子和老师联系起来的呢?

第一句“新竹高于旧竹枝”,是说新生的竹子长出来,总是会高于老的竹子,一节一节的向上生长。

新竹子长得好,因为“全凭老干为扶持”。新竹之所以能长得修长茂盛,是因为底下有老竹节的支撑。

这是不是很像我们之所以能不断的成长进步,是建立在老师和长辈们对我们的谆谆教导的基础上呢?

大科学家牛顿也有一句类似的话,叫做“如果说我比别人看得更远些,那是因为我站在了巨人的肩上。”也是说我们现在取得的成就离不开前人的帮助!

第三四句“下年再有新生者,十丈龙孙绕凤池。”“龙孙”是竹子的别称;“凤池”一般指代古时指宰相衙门所在地,这里指周围生长竹子的池塘。

这两句是说,当新竹在老竹的帮助与扶持下茁壮成长,逐渐也变成老竹的时候,面对下一年的新竹,如果也能像之前老师、长辈对待自己那样积极的呵护与帮助,那么竹子很快就能成长为一片茂密的竹林啦!

简单的每周一诗(每周一诗一百周)(3)

所以,用一句话总结,这首诗表达的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新生力量的成长又须老一代积极扶持

小朋友们记住了吗?

明天就是教师节了哦~小朋友如果把这首诗送给老师的话,相信老师会很开心哦!

好啦~今天的每周一诗就到这里。

喵个拜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