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籍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户口,说起户籍相信很多北上广深的有志青年都“痛恨”至极。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户籍是牵扯利益最广、最深、最大的现实问题,买房、买车、考公、就业……多个方面都影响着大家,但这却是一直都无法改变和战胜的难题。
说起户籍制度可谓由来已久。在中国古代,是没有户籍概念的,那时候管理的最好办法就是让农民集中的居住在一个村子里,进行相对集中化管理,后随着生产力发展,农民认知的提高,人口流动开始频繁,这既增加了人口管理的难度,也不利于统治者治理。所以古代各诸侯国的重要任务就是“禁迁徙,止流民”。
直至夏朝,才有了统计百姓数量这个概念。当时有史料记载:“禹平水土,定九州,计民数”。这里的计民数就是这个意思。商王朝时期,因为征兵原因,朝廷掌握壮年数量变得重要,管理者开始思考如何能更好、更快、更准确地清算人口,开始从人口规模和结构进行划分,详细记录每户家庭的人员年龄和性别组成。后随着王权的逐步确立,这种战时登记制度也演变成了户籍性质的管理。可以说,户籍一开始就是为国家征兵服务的。
等到春秋战国时期,战乱频繁,各个诸侯国忙于征战发展,人口的重要性就更加突出了。战国时期的商鞅变法就对户籍制度有了新规定,即:“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生者著,死者削”。等到秦朝时期,户籍制度就有了长足发展,《秦律》中明确规定成年人口需登记入籍,迁移居住地时也需要重新登记,如有错漏,也会对负责官员进行处罚。通过一系列的变法,严谨的制度,使得秦始皇的控制力大幅提高,极大减少了人员流动,稳定了社会秩序。到此为止,真正实现了国家对个人的直接统治,通过数据能清楚的了解,谁该当兵,谁该纳税。秦朝也因此,征服了六国。
不难看出,从古至今,统治阶级统治人民的主要办法就是户籍。
随着新中国成立,计划经济登上历史舞台。中国颁布的第一部宪法中虽规定了公民有迁徙和居住的自由,但随后也在全国的城市、村镇全面开展户口登记工作。当时我国选择了城市重化工业优先发展的战略,形成以农养工的局面,为了限制农村人口向利益高的城市迁移,制定了城乡分治的户籍制度,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农业户口”和“非农业户口”。当时的中央劳动就业委员会提出要“克服农民盲目流向城市”,“盲流”的概念就是这样产生的。
如此一来,农民就被“钉”在了土地上,通过种粮食这种方式来实现资金的积累。以此实现农村为城市工业发展源源不断地“输血”。在严格的户籍管理制度下,上世纪的60、70年代自动流动人口几乎没有,相信许多老一辈都感触深刻。
直到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出,城市开始实行经济改革,此时户籍制度才变得相对宽松,劳动力的需求也相应增大。等到后期,北上广一线城市出现了第一批“北漂”,大批农民开始进城打工,但这也对城市人员就业造成了压力,为此相关劳动部门还出台了专门的限制工种文件,列出若干不允许外地人员从事的岗位和工种。大概同时期,这些“北漂”也开始面临结婚、生子,教育问题、劳动权益等问题,留守儿童逐渐增多,农民工工资问题凸显。尽管农民为城市创造了价值,但“好处”却少得可怜,这一切归根结底都是户籍所带来的差别。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和市场经济的来临,户籍制度改革正在不断推进,各大城市也各显神通,高学历落户、积分落户等时代机遇来临,3000多年的户籍制度正在慢慢发生着变化,好的消息也在身边出现。
尽管如此,对于很多普通“漂”着的百姓来说,户籍制度还是深深地制约着大家,他就像一张无形的大网,在你看不到的地方牵扯着你,发挥着巨大作用。
未来,不管户籍制度如何改革,相信所有改变的初衷都是为了百姓富足、国家安康。
后期更精彩!记得点击右上角关注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