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微信将推出云存储服务,苹果用户 180 元一年;工信部开会整治通讯工具屏蔽链接;AR 公司亮风台获 2.7 亿元融资。
微信云来了?
经过近 20 年的发展,中国互联网产品早已摆脱 Copy to China 的名声,事实上,Copy From China 反而成为全球互联网从业者的新风向,例如不断模仿 TikTok 的 Facebook。
在所有中国互联网应用中,最难 Copy 的应该是微信,没有之一。事实上,不要说模仿,就连如何定义微信都是一个难题,这个集合了即时通讯、公众号、电商、小程序为一体的超级应用,已经超出了产品的范畴。
像微信这样一个月货 12.5 亿的应用,每一次小的改动,所带来的影响都非同小可。
本周,有媒体报道微信即将推出微信云存储服务,来帮助用户存储微信的聊天纪录。即便微信官方没有给出任何回应,依然爆出了苹果用户 180 元/年、安卓用户 130 元/年的年费定价。
微信占用大量手机空间|图片网络
毫无疑问,这则消息激起了网友的热烈讨论。在超过 10 万网友参与的社交平台的调研问卷中,有近三成的网友认为云存储有必要,也有近六成的网友认为为云存储付费没必要,还有约一成的网友选择观望。
持否定态度的网友,其「买个 512G 的大内存手机不香吗?」的论点让人无法反驳;也有从不清理聊天纪录的网友认为,动辄 100 多个 G 的空间占用,确实伤不起。
对于云存储收费,用户可能觉得「没必要」,但对于微信来说,如此广大的用户规模,只要有三成用户同意付费,就将为腾讯带来可观的收入。
稍微敏感一些的用户就能发现,近年来朋友圈、公众号中的随机广告出现的次数和频率都增加了,这毫无疑问是微信加快商业化的表现之一。虽然张小龙和腾讯对于微信的商业化保持克制,但是作为一款已经诞生 10 年的国民级应用,商业变现也是绕不开的话题。
作为底层功能的即时通讯上面,可做的商业化空间不够,毕竟没人希望看到在聊天对话框中出现广告。但是,聊天纪录等内容的云存储,却有希望复制苹果 iCloud 的成功——不打扰用户,又丰俭由人,选择权在用户手里。
另外,微信在手机端的用户增长天花板是可以预见的,但是在智能汽车、物联网设备方面,微信依然有发展空间。而在多端设备,账户和数据的同步毫无疑问需要云端的支持,微信云存储可能是串起微信「1 N」生态之梦的桥梁。
几年之前,曾经有微信算不算操作系统的疑问,现在已经很少有人再怀疑了。而一个操作系统,是需要云服务的。
移动互联网,真要「互联」了?
21 世纪第二个十年开始,移动互联网开始取代「传统互联网」,逐渐成为普通用户接触的互联网主体。而当互联网被封装进一个个 App 之后,渐渐形成了「孤岛效应」。现在,这个情况要有所改变了。
本周,工信部举行了「屏蔽网址链接问题行政指导会」,召集包括阿里、腾讯、字节跳动、小米、网易等在内的多家大型互联网和科技公司。会上,工信部提出有关即时通信软件的合规标准,要求限期内各平台必须按标准解除屏蔽。
据知情人士透露,此次工信部会议共提出三条标准:
1 具有外部网址链接访问功能的即时通信软件,对于用户分享的同种类型产品或服务的网址链接,展示和访问形式应保持一致;
2 用户在即时通信中发送和接收合法网址链接,点击链接后,在应用内以页面的形式直接打开;
3 不能对特定的产品或服务网址链接附加额外的操作步骤,不能要求用户手动复制连接后转至系统浏览器打开。
由于两条都提到了即时通讯软件,可以说就差叫腾讯「身份证号」了。还有好事的网友,表示腾讯本周股价下跌,原因就是工信部的本次会议。但关于会议的新闻晚于事实,所以这种说法有点无厘头了。
淘宝链接无法在微信浏览器中打开|图片网络
但其实,手机 App 屏蔽链接是老生常谈的事情了,其中最典型的就是阿里的淘宝和微信之间的战争。
作为电商老大,淘宝一直对流量入口和流量转化有自己的标准。早在 PC 互联网时代,淘宝就曾经屏蔽过百度的爬虫,因为担心一旦对搜索引擎开放,淘宝将成为单纯的「货架」,而搜索引擎则成为用户购买商品的入口。到了移动时代,淘宝对微信也采取了类似的「保守」策略,最终助攻微信,促成了拼多多、有赞等电商和微信电商系统供应商的崛起。
阿里腾讯这段公案说了多年,一直没有实锤,但是双方在最近都表示,将向对方开放生态系统——微信将重新接纳淘宝,而后者也会将微信支付纳入到支付体系之中。
有人分析认为,两大互联网巨头的互联互通,对双方乃至关联生态都会产生重大影响,例如淘宝如果可以在微信中正常运行,则拼多多可能会受到一定冲击。
不管是生态还是特定公司受到冲击,互联互通对于消费者来说都是好事一件。当互联网公司将用户和流量禁锢在自己的小生态之中后,整个互联网的生态其实在不断恶化。正像一片草地,因为参天巨树吸收了太多营养,导致附近寸草不生。
在 PC 互联网时代,浏览器是没有选择的,用户可以通过这个工具浏览任何网页,只要你知道想要访问的地址。也许,移动互联网也到了该追忆过去的时候了。
AR 公司 亮风台完成 2.7 亿 C 轮融资
9 月 9 日下午,国内老牌 AR 公司「亮风台」发布了 5G AR 智能眼镜 HiAR H100 以及物理世界的 AR「便利贴」PinNotes。
同时,亮风台还在发布会现场宣布完成 2.7 亿元 C 轮融资,本轮融资由 CPE 源峰领投,晶凯资本、源慧资本、大观资本、清控银杏、普超资本等跟投,源星资本、信熹资本、活水资本、MYEG 等老股东追加。
此外,在发布会现场,亮风台还展示了新版台 HiAR Space v2.0 平台、HiAR 操作系统 Rainbow、AR 远程通讯与协作平台 HiLeia,以及应用于安防领域的双目 AR 眼镜 G210、耳箍式智能终端 A928、以及亮眼慧防泛安防智能平台,并宣布和中睿信、科比特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来源:36Kr)
《自然》子刊新发现:居家办公后 每周要多工作 10%?
远程办公究竟对工作状态会有什么影响?给人与人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会带来哪些潜在的障碍?一篇刚刚发表在《自然》旗下子刊 Nature Human Behavior 上的研究论文提供了微软公司的数据。
研究团队借用一个涵盖了员工邮件、视频/音频通话、定期和非定期会议、即时消息的大型匿名数据集,获得了从 2019 年 12 月到 2020 年 6 月约 6.1 万名微软美国员工的相关数据,并采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分析了这些沟通方式在全员远程办公前后的变化以及可能存在的因果关系。
分析结果显示,在公司转向全员远程办公之后,员工每周的平均工作时间变长了。「这可能表明员工生产力降低,需要更多时间完成工作,也可能员工把一部分通勤时间用在了工作上。」研究人员在论文中分析。
他们发现,在无法面对面交流的情况下,员工们参与的实时交流变少了。人们并没有简单地改用视频/音频通话等实时沟通的方式进行互动,而是更多地通过发送电子邮件和即时消息等异步通信的媒体进行交流。
研究人员认为,很多与传播媒体相关的理论指出,实时沟通减少而异步通信增加,可能导致复杂的知识信息更难在员工之间传达和汇聚。
综合各项分析结果,研究作者认为,「转向远程办公,会导致对新信息源的关注时间减少,在非同步媒体上的交流增加,并延长工作时间。」(来源:学术经纬)
本文作者:靖宇
图片来源:视觉中国
本文由极客公园 GeekPark 原创发布,转载请添加极客君(ID: geekparker)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