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介绍了不少华语电影给大家,发现大家都挺支持华语电影的。确实,随着中国进入世贸,在国际地位的提升,华语电影发展迅速,培养出了一批优秀的导演及演员。一部电影,除了在银幕前光鲜亮丽的演员外,最重要的就是导演了。可以说,一个优秀的导演,可以决定一部电影的质量。

一部影视作品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导演的素质与修养;一部影视作品的风格,往往体现着导演的艺术风格和看待事物的价值观。

接下来的一连数期,就给大家介绍华语影坛的优秀导演,看看哪位才是你心中的最佳导演。

香港新浪潮电影发起人 —— 许鞍华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

许鞍华

第一期,就是笔者个人最喜欢的华语导演——许鞍华。

许鞍华,1947年生于辽宁鞍山,50年代迁居澳门。曾就读于香港大学英国文学系,专修比较文学,1972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赴英国伦敦国际电影学院学习。1975年返港,担任胡金铨的助手,后入香港无线电视台任编导,导演过不少电视剧集。

1979年执导电影处女作《疯劫》,被认为是香港新浪潮电影代表作之一,获第十七届金马奖优等剧情片奖。1980年与萧芳芳合作喜剧恐怖片《撞到正》,将多视点结构与特技镜头、科幻气氛融为一体,尝试摆脱传统香港电影叙事模式。1981年执导《胡越的故事》,获第一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编剧奖;1982年执导《投奔怒海》,获第二届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等五个奖项,并获邀参加戛纳影展,受到国际瞩目。两片与《来客》,均涉及越南战后的难民问题,并称越南三部曲。1994年再度与萧芳芳合作《女人四十》,获第32届金马奖最佳影片、最佳女主角等4个奖项,获第15届香港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等6项大奖;同时更为萧芳芳赢得柏林影后的殊荣。

回顾许鞍华数十年的导演生涯,获得奖项无数,其中6夺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桃姐》、《黄金时代》、《明月几时有》);3夺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千言万语》、《桃姐》、《黄金时代》) ;1次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导演(《黄金年代》),是华语影坛夺得三金最佳导演最多的一位。2020年,更获得威尼斯电影节终身成就金狮奖,成为全球第一位获得此奖项的女性导演。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

许鞍华为了拍电影,一直未婚,她自己曾经说过:“如果电影是我的老婆或老公,那文学就是我的情妇了”

许鞍华的电影多把镜头对准人间烟火,关注时代背景下的小人物命运与抗争,人文主义的悲悯始终贯穿在电影中。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3)

十、《疯劫》 6.4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张艾嘉 赵雅芝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4)

疯劫

李纨(赵雅芝 饰)和阮士卓(万梓良 饰)是外人眼中的甜蜜情侣,李纨并对外宣称二人即将结婚。岂料,某日有人在香港龙虎山发现一男一女两具尸体,竟被警方确认为李纨和阮士卓,并怀疑凶手就是住在山中破屋的疯子(徐少强 饰)将其扣留。这次杀人事件仿佛就要收尾,却被李纨生前的好友连正明(张艾嘉 饰)发现许多难以解释的地方:看守和连正明自己都曾看见李纨在死后返回过她生前的住处;连正明发现李纨遗物中竟藏着一份验孕单;阮士卓之前的情妇梅小姬(李海淑 饰)无故消失……连正明托朋友再查验尸报告,并亲赴澳门调查梅小姬,真相即将被揭开。

许鞍华的处女作,这部片子和很多所谓新浪潮的电影构成了一个大体的雏形。

该片获得第17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摄影、最佳剪辑和优等剧情片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5)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6)

九、《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7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斯琴高娃 周润发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7)

姨妈的后现代生活

12岁的侄子宽宽,在假期去看望退休后独自在上海生活的姨妈(斯琴高娃饰)。在宽宽眼里,姨妈是个怪癖多多的人。一次姨妈在公园遇到了一个从广东到上海来发展的江湖混混潘知常(周润发饰),这个神秘男人使得姨妈神魂颠倒,两人因京剧成了知音,并演绎出一段黄昏恋情。不料好景不长,潘知 常带着姨妈的棺材本积蓄一道消失。与此同时,姨妈又发现保姆(史可饰)竟然是靠“碰瓷”来赚取外快。接连发生的事件让姨妈醒悟万千,她决定离开上海,回到东北的家,那里有已经疏远了的丈夫和女儿……

该片获得2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原创电影音乐奖、斯琴高娃获得最佳女主角奖。第8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许鞍华获得最佳导演奖。第14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第14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斯琴高娃获得最佳女主角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8)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9)

八、《黄金时代》 7.1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汤唯 冯绍峰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0)

黄金时代

上世纪二十至四十年代的中国,那是一个民气十足、海阔天空的时代,一群年轻人经历了一段放任自流的时光,自由地追求梦想与爱情,有人在流离中刻骨求爱,有人在抗争中企盼家国未来……萧红,一个特立独行的女子,一路流亡,从北方到南方,从哈尔滨到香港,一边躲避战乱,一边经历着令人唏嘘又痛彻心扉的爱情与人生。对生的坚强对死的挣扎在她笔下穿透纸背,她的人生亦是如此。

该片获得第51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导演奖。第34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美术指导和最佳服装造型设计等五项大奖。第30届中国电影金鸡奖获得最佳编剧奖和最佳原创剧本两项大奖。第9届亚洲电影大奖获得最佳导演和(王志文)最佳男配角奖。第21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获得优秀影片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1)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2)

七、《半生缘》 7.4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吴倩莲 黎明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3)

半生缘

三十年代的上海,性格内向的沈世钧(黎明饰)和顾曼桢(吴倩莲饰)在同一工厂做工,两人产生感情。曼桢早年丧父,家庭生活靠姐姐曼璐当舞女维持。张豫瑾(王志文饰)先爱上顾曼璐(梅艳芳饰),后来又追求其妹曼桢。后来曼璐又离弃恋人,当了妓女,最终嫁给投机分子有妇之夫祝鸿才(葛优)。世钧的母亲撮合他和表妹石翠芝成婚,而世钧对她没有好感。翠芝所暗恋的人却世钧表弟许叔惠(黄磊饰)。为了保全自己的地位,不能生育的曼璐以设下圈套让曼桢被祝强奸。曼桢为姐姐、姐夫生下一子,葬送了自己的恋情。姐姐死后,她也嫁给了祝鸿才。翠芝、失落的世钧来到上海,不期然产生情愫,结为夫妇。十几年后,世钧与曼桢重逢,世钧希望再续情缘时,曼桢说此情不再,大家都回不去了。

该片获得第34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造型设计奖,第17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梅艳芳获得最佳女配角奖,第18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合拍片奖,第4届香港评论学会大奖优秀影片和吴倩莲获得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4)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5)

六、《男人四十》 7.6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张学友 梅艳芳 林嘉欣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6)

男人四十

人到四十的香港某中学国文教师林耀国(张学友)是业已消失的“好好先生”。念书时是学校里有名才子的他,如今面对飞黄腾达、闲来便会打打高尔夫球的昔日同窗,只收获了一份难言的失落,但在他的“坏学生”胡彩蓝(林嘉欣)眼中,他却是有内涵的成熟魅力男。胡彩蓝身上有几分林耀国妻子文靖 (梅艳芳)当年的影子,她的大胆示爱令林耀国勾起一段深埋在心底的往事,触动心中伤痛,当年的浪漫诗意梦想渐渐只能压在箱底,而选择承担下的本不属他的责任却一背背了二十年。外加其它突如其来的事,一时令他无所适从,然而他却必须作出选择。

该片获得第39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原著剧本奖、林嘉欣获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等三项大奖。第2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编剧、林嘉欣获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新演员三项大奖。第6届长春国际电影节和第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梅艳芳获得两座最佳女主角奖。第8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获得优秀影片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7)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8)

五、《天水围的日与夜》 7.7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鲍起静 梁进龙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19)

天水围的日与夜

天水围去年经历了一些生之苦,招来传媒冠以“悲情城市”之名,被发财立品之徒洒同情做马戏。许鞍华以一股清流回应那阵乌烟瘴气。鲍起静饰演寡妇,与儿子同住在天水围公屋单位。她在超市工作,给新工友指点迷津,再平凡不过的儿子战战兢兢地准备会考。日子在平淡中度过,上班上学,探病吃饭,言谈间我们听到她为家人作出过牺牲。《天水围的日与夜》英文片名为“The Way We Are”,我们就是这样。天水围的居民跟其他香港人没两样。

该片获得第2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获得亚洲之风特别大奖。第28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导演、最佳编剧、鲍起静获得最佳女主角、陈丽云获得最佳女配角。第9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女配角三项大奖。第15届香港评论学会大奖获得最佳电影、最佳导演和最佳女主角三项大奖。第10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获得新世纪十年十佳电影。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0)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1)

四、《千言万语》 7.8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李丽珍 黄秋生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2)

千言万语

一个茫然的年轻女子,在失常的在街上游荡,没有记忆,已摆脱掉不堪回首的过去。她是苏凤娣(李丽珍饰)从小在船屋长大,一场在避风港发生的大火,夺走了她的家庭,痛心的她而后在友人的支持下,投入了为艇户等弱势族群争取权利的社会运动生涯。

过去她的身边有三个男人,一个是她年少时因偷窃而相识的同龄好友李绍东,一个是引领她进入社会运动领域的大学生邱明宽,而另一个则是绍东的精神导师,意大利籍神父甘仔。绍东对她一往情深,却只能看着她为充满理想与使命感的明宽而疑狂。绍东只好寄情于他所钟爱的音乐,排解烦闷。不顾同志们的反对而决意竞选公职的邱明宽顺利的当选了区议员,并与相恋多年的女友结婚,但仍与苏纠缠不清。苏不幸怀了邱的孩子,于是让绍东带着她到深圳堕胎,内心百感事交集而迷惘不已的绍东,将自己放逐在大陆,而苏与邱终于分手了。后他们三人的命运又再度交汇。

该片获得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奖,第36届台湾电影金马奖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女主角、最佳美术设计和最佳造型设计等五项大奖,第6届香港电影评论学会大奖优秀影片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欠李丽珍一个最佳女主角!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3)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4)

三、《桃姐》 8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叶德娴 刘德华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5)

桃姐

钟春桃(桃姐)从十三岁开始到一户大家庭梁家当佣人,转眼六十年过去,她伺候了梁家老少五代人。后来,梁家一些人去世,一些人移民,近十年间只剩下桃姐和梁家少爷Roger一起生活。主仆间相处颇有默契,但很少交流。直到有一天,桃姐突然中风,Roger把她送去老人院,一段触动人心的主仆情从这里开始展开……

该片获得第68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叶德娴获得沃尔皮杯奖最佳女主角奖、影片获得吉亚尼·阿斯特雷奖、平等机会奖、天主教文化特别荣誉和纳萨雷诺塔代伊奖等五项大奖。

第48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得最佳导演、(叶德娴)最佳女主角和(刘德华)最佳男主角三项大奖。第31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刘德华)最佳男主角和(叶德娴)最佳女主角等五项大奖。第14届塔林黑夜电影节获得最佳影片、(叶德娴)评审团——最佳女主角和特别荣誉等三项大奖。第6届亚洲电影大奖叶德娴获得最佳女主角奖,刘德华获得我最佳喜欢的男主角奖。第12届华语电影传媒大奖获得百家传媒年度致敬电影和叶德娴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第15届中国电影华表奖获得优秀对外合拍奖和优秀境外华裔女演员奖。第18届香港评论学会大奖获得最佳电影和最佳女演员两项大奖。总计叶德娴获得8座影后桂冠,影片获得24项大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6)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7)

二、《投奔怒海》 8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林子祥 刘德华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8)

投奔怒海

1975年越共解放越南,日本记者芥川在岘港现场采访当时实况。三年后芥川重游旧地,认识了琴娘一家,并拍摄了不少珍贵照片。当地唯一被留下来的酒吧,由一位过气妈妈生主理,祖明既是她的情人,也是常客,正设法逃离越南,为了筹钱他袭击芥川,想抢去他的相机而被捕。后来芥川与祖明在成了朋友,他获得特许送祖明到新经济区挖地雷,然而在那里,每天都有人遇上爆炸而无辜死去。芥川决定尽一切努力安排琴娘及二弟逃离越南,祖明也决意登上难民船,投奔怒海……

该片获得第2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最佳新演员和最佳美术指导六项大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29)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30)

一、《女人,四十》 8.1分

导演: 许鞍华

主演: 萧芳芳 乔宏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31)

女人,四十

萧芳芳饰演一名为生活,家庭奔波的妇女,一家人居于旧楼中,楼下则住了她的公公婆婆。公公脾性极臭,而家婆和蔼可亲,令人喜爱。但婆婆突然逝世,令娥十分伤心。而公公却了无悲痛之意,各人大惑不解。直至一天,公公的行为一反常态,经医生检验,断定他患上老人痴呆症,于是娥便要负起照顾公公之责,她疲于奔命,更吃尽苦头。但最后她领会到人生和积极意义,亲情的伟大,也得到她意想不到的温暖。

该片获得第45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得天主教人道主义精神奖、萧芳芳获得银熊奖最佳女主角。第32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得最佳剧情片、观众票选最佳影片、最佳摄影、萧芳芳获得最佳女主角、罗家英获得最佳男配角等五项大奖。第15届香港电影金像奖获得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编剧,乔宏获得最佳男主角、萧芳芳获得最佳女主角、罗家英获得最佳男配角等六项大奖。第2届香港评论学会大奖获得最佳电影和最佳女主角两项大奖。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32)

许鞍华的电影艺术(名导系列)(33)

回顾自己的人生,许鞍华做出了这样的总结:“最悲伤的生活不过如此,最幸福的生活不过如此。所以,我觉得我的人生波澜壮阔。”

许鞍华执导四十多年间,共导演26部电影,六次获得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导演,三次获得金马奖最佳导演,论获得最佳导演的次数许鞍华在金马奖和金像奖上都稳居榜首。他导演的电影力捧出萧芳芳和叶德娴两位国际影后。《疯劫》、《投奔怒海》、《女人四十》、《半生缘》、《男人四十》、《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与雾》和《桃姐》都是香港影史上的经典。

其中有哪部十你们最喜欢的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