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折身世

马皇后(马氏,具体姓名正史并未记载)的祖上是归德府土豪。父亲马公乐善好施,家里逐渐贫困。母亲生下她不久就去世,也没留下兄弟姐妹,马皇后自然就被马公当成掌上明珠来宠,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马皇后也打小就是学霸一枚,诗词书画样样精通。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1)

少女初长成

马公因杀人避仇,客死于他乡,临行前把爱女托付给自己的好兄弟郭子兴。郭子兴悯其孤苦,收为养女。郭子兴因为加入白莲教,身份不低,所以马皇后就算是在郭子兴这里也是吃穿不愁。有时间郭子兴夫妻俩还会教她文化知识和女红。身为学霸的马皇后一学就会。随着年岁增长,马氏长得越发水灵,性格温婉,举止很有大家风范。郭子兴夫妻也是非常喜爱这个养女,一心想替她寻一个好夫婿。

此时正值元朝末年,政治腐败,社会黑暗,百姓在蒙元的压迫下苦不堪言,纷纷揭竿而起。郭子兴所在的白莲教自然也不会错过这么个好时机,亦起兵响应,打下一片地后开始招兵买马,扩大势力范围。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2)

揭竿而起

这一招还真招到好几个不世之才,其中有个一就是朱元璋。萌新朱元璋入伍后精明能干,处事得当,军事能力强,很快就获得郭子兴的关注与赏识。经过一段时间的考察,觉得小朱是个不可多得的人才,错过太可惜,就决定把养女马氏许配给朱元璋。

夫妻同心

马氏与朱元璋结婚之后,夫妻生活琴瑟和谐,感情非常好。尽管郭子兴非常欣赏朱元璋,但他性格多疑又好听谗言,在有心人的挑唆下,怀疑起朱元璋,并将他送进牢房,还不许进食马氏听说后,偷偷跑到厨房偷刚做好的炊饼,不管还很烫就藏在怀里带给朱元璋,把胸口都烫伤了。不仅如此,马氏还把他们小两口的财产都送给养母,请养母吹枕边风,才把朱元璋给放出来。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3)

马氏藏饼

每当朱元璋在前线打生打死时,马氏也没闲着,在后方组织生产,抚慰眷属,稳定后方。还带着妇女们给前线将士缝衣做鞋。马氏不喜欢奢华,经常将自己的钱财拿出来犒赏士兵,帮丈夫稳定军心。

马氏虽然是从小衣食无忧,但也没有像其他大户小姐一样为了美而裹脚,有一双天然的大脚,这也是她大脚马皇后的由来。这双大脚可救过朱元璋的命。朱元璋在与陈友谅的一次对决中,战败被追击,马氏背起受伤的朱元璋拔腿就跑,逃出追击。后来他们的儿子朱标还把这事给画下来,当成护身符贴身收藏。

马氏作为传统中国女性,对自己是朱元璋的正妻身份非常满意,且为了老朱家能开枝散叶,还主动帮他物色美女,充实后宫。马氏养母有一个女儿,后来就成为了朱元璋的后宫,朱元璋建立明朝后还被封为郭惠妃,为朱元璋生下三子两女

母仪天下

朱元璋有个爱好,喜欢收义子,朱元璋的亲侄儿朱文正、外甥李文忠还有定远孤儿沐英都被收为义子。马氏对这三个养子视如己出,细心照顾。后来,马氏和朱元璋又收养了二十几个义子,其中有个义子在后来的靖难之役中大放光彩,给燕王朱棣带来不少苦头,他就是平安。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4)

朱元璋

朱元璋建立大明后,册封马氏为皇后。马皇后有五子,其中朱橚最为年幼,性格放荡不羁,长大后被封到开封做周定王。马皇后对他极不放心,周定王临行时,便派江贵妃随往监督,还把自己身上的旧布衣脱下来交给江贵妃,并赐木杖一根嘱咐:“周定王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从此一见着慈母的旧布衣,周王便生出敬畏之情,不敢胡作非为。以严为爱是马皇后对待子女的原则。对宁国公主、安庆公主,马皇后也要求她们勤劳俭朴,不能无功受禄。而对待朱元璋的义子沐英、李文忠等,她慈爱有加,细心照顾视为己出

后宫典范

马氏虽然贵为皇后,但初心不改,依然是朱元璋的贤内助。不仅亲身为朱元璋操办伙食,对皇子皇孙也是照顾有加。对于朱元璋宠幸其他妃子从不嫉妒,要是怀上了还会加以照拂。要是妃子孩子们与朱元璋闹了矛盾,她也是设法调解。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5)

马皇后是个会过日子的人,非常勤俭持家。虽然已经是一国皇后了,但国朝刚立,百废待兴,马皇后带头穿旧衣服,衣服自己洗,坏了自己补。还在宫里架起了织布机,带领后宫嫔妃宫女们织布,做成衣服送给那些贫穷的孤寡老人。加上朱元璋也是农民出身,两人还在闲暇时在宫里亲自种菜种茶。

仁义为本

马皇后通晓历史,对后宫干政的危害非常了然,因此平时从不对政事发表看法。朱元璋这个人是个火爆脾气,加上从小的经历,对于犯事的官员都是从重处理。当朱元璋想杀人时,马皇后才会出来相劝。有次太子老师大儒宋濂因别的案件受到牵连,本来朱元璋打算直接杀了,马皇后赶紧劝阻朱元璋,觉得宋濂应该是被无端牵连了,为此还跟朱元璋生闷气,不吃酒肉,朱元璋问其原因,说是在给宋老师祈福。朱元璋拿马皇后没法,只好把宋濂的死刑改成流放,饶了他一命。

朱元璋有个义子叫李文忠,守卫严州时被人举报他不遵律法,朱元璋最见不得有人违法乱纪,本想叫回来问个清楚,被马皇后以大战当前不宜临阵换将为由拦了下来,后来李文忠击败敌人立下大功。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6)

马皇后也是非常爱惜人才,一次朱元璋视察太学回来,马皇后问他太学有多少学生,朱元璋答有数千人。马皇后说:“数千太学生,可谓人才济济。可是太学生虽有生活补贴,他们的妻子儿女靠什么生活呢?”针对这种情况,马皇后征得朱元璋同意,征集了一笔钱粮,设置了20多个红仓,专门储粮供养太学生的妻子儿女,生徒颂德不已。

马皇后对人宽和,对于自己人要求也是严格。朱元璋称帝后,曾想把马皇后的族人找到分个官,尽管如此,马皇后想起亲生父母时会伤心流泪,但还是被马皇后坚决拒绝,因为马皇后觉得无功不受禄(也有可能是马皇后跟她的族亲不亲近,不然她父亲不至于将她托付给郭子兴)。

因病去世。

洪武十五年,马皇后忽然得重病,太医院的良医医治无效。大臣们要求朱元璋祭祀祈福,对些马皇后倒看看得开,对朱元璋说这生死都是命运的安排,祈祷有什么用呢?还让朱元璋不要因为治不好她的病而怪罪太医院。弥留之际要求朱元璋重用贤能,广开言路,并希望朱元璋的江山能长久,不久后就去世了。

朱元璋和马皇后的矛盾(朱元璋的贤内助)(7)

对于马皇后的死,朱元璋是非常伤心。一路走来,相互扶持,相伴一生的的妻子就这么走了。马皇后死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过皇后。

结语

马皇后一生仁慈贤惠,在朱元璋打天下时全力协助,成为皇后又严守皇后本分,堪称佳偶良佐,贤后典范。贤名可与唐朝的长孙皇后相比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