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屈原为什么投江而死。
一般认为,屈原投江而死的说法来源于司马迁的《史记》。在《屈原贾生列传》中说到,屈原作《怀沙》之赋后,“於是怀石遂自汨罗以死”。提到了屈原死亡的方式“怀石”,地点是在汨罗江。其实,早在西汉贾谊所作的《吊屈原赋》的序里,就说到屈原“遂自投汨罗而死”。都说到了屈原死的方式投江,地点汨罗江。至于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的时间说法,是到了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来的传说杂记才有的。在《隋书•地理志》,有 “屈原以五月望日赴汨罗”的记载。不过五月望日与五月五日还是有出入。如果《怀沙》可以被视为屈原的绝笔作,首句有 “滔滔孟夏兮,草木莽莽”。孟夏,指农历四月。“孟夏”过后即为五月“仲夏”,似乎可以印证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而死。
古代自杀的方式有很多,投河、绝食、自缢(自经)、自刎(自颈)、吞金等等。自杀者采用某种方式自杀,似乎与其自杀的动机没有必然的联系,具有更大的随意性。但有些方式和自杀者的地位、性格还是有一定的关系。如娥皇、女英为舜帝投湘江而死,屈原投江而死,杜十娘投江而死;绝食而死的如伯夷、叔齐。其它如烈女自缢、将士自刎等等。
屈原选择投江而死不是偶然的,常年被流放在江湖之间,于水流为伴,不能寄情于山水,寄高尚的灵魂与江河的灵动、充盈、洁白清澈也许才是最好的选择。《渔夫》中的“游于江潭,行吟泽畔”“宁赴常流而葬乎江鱼腹中耳,又安能以皓皓之白而蒙世俗之温蠖乎!” 怎能让清白无比的身体,沾染上污秽不堪的外物?我宁愿跳到湘江里,葬身在江鱼腹中。怎能让晶莹剔透的纯洁,蒙上世俗的灰尘呢? 《悲回风》“浮江淮而入海兮,从子胥而自适。” 要让自己的尸体浮过江淮奔入大海,去追随伍子胥方能求得心灵的安适!
在老病枯槁、国破家亡绝望之际,屈原选择自投汨罗而死,与其高洁的气质有一定联系。屈原一直以佩戴香花、美草、美玉、明珠以显示自身的志行高洁,一首《离骚》中“兰”出现了11次。"纫秋兰以为佩",佩兰以喻志行高洁,兰者,花之君子者也,亦有了后世的君子兰。
古人视投河自尽为最高层次的一种死亡选择。虽然说死亡是尘归尘,土归土,但是人本来就从水里来的,人类的祖先比猿猴更早的研究观点是水中的鱼,自水来了还水去。婴儿滋养诞生于母亲子宫中的羊水中,垂老最终回归水中,是为圆满轮回。
第二个问题,屈原不死就没有端午节吗?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确实有点似是而非。屈原与端午节的关系,现在的定论都是端午节古已有之,是屈原的名节芳华使得端午节源远流长,影响深远。
端午节一般认为源自先秦的夏至节,节俗本以祈福禳灾为主题,有避瘟驱毒、防疫祛病等系列活动,杂以巫医活动。到了汉代有了正式的端午仪式典礼,端午逐渐成为全国性的重大节日。大致在东汉后期,端午节俗与纪念屈原有了联系。魏晋南北朝、隋唐以来,屈原成为端午节俗祭祀的主角,纪念屈原成为端午节的主题,现在的赛龙舟、吃粽子、插艾叶等节俗到了唐代就基本定型了。
至于五月五日确定为端午节,有一个漫长的过程。最早的端午节应该是一个较长的时间段,而不是某一天。曾触动国人敏感神经的韩国江陵端午祭节申遗,其端午祭节就为期二十天至一个多月。夏至节的日期,一般在三代古历中切合农事活动的夏历五月、即仲夏之月的五日前后。将端午固定在五月五日,一种解释可能是随着阴阳五行说的盛行,以阴阳消长来说明时节变化,以五行配四时、五方而尚“五”,遂将端午节固定在五月五日了。据先秦和汉代的文献记载,当时人们将仲夏五月视为阴阳相争、死生分判的恶月,将五月五日视为阴气萌作、“感阴气成者死”(《礼记•月令》疏)的凶日,故在五月五日恐怕物生不茂、人命不长而主要举行各种禁忌和祈禳活动。
端午节可以说是屈原那个时代的死亡日,恐惧日、灾难日,禁忌日,如不能生火,死去的亲人魂魄会回来的民间传说。那么,屈原选择了端午节这个肃杀悲情的时间自投汨罗,却有寄希望于自己一死,会让朝野震动,君王改弦更张,就是为死谏了。后世万分推崇屈原的北宋文豪苏轼做《屈原庙赋》曰:“生既不能力争而强谏兮,死犹冀其感发而改行。”无论如何,虽然屈原最终没有能拯楚国大厦之将倾,但“三闾大夫”志行高洁,忠君爱国的形象也因端午彪炳史册,年年追忆。
唐伯虎的“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锄做田”,和李白的一句诗:“屈平辞赋悬日月,楚王台榭空山丘。”作为结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