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媚清谈版权所有。

《都挺好》看到昨晚,明玉因为被打将明成告上法庭,准备以法律的武器来制裁他,保护自己。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1)

越看到后面,越觉得恐怖,原来在她强悍的外表下竟有着对明成的深深恐惧。她用“一颗炸弹”来形容明成,自己的亲二哥。她知道明成这颗炸弹已经引爆,只是时间还没到爆炸的时候,但早晚有这一天。这对亲兄妹,是什么样的怨恨和经历导致他们成了现在的局面。

再来看,苏家老大明哲,遇事想管,却一味的以老大的身份要求别人,而且他看似想管的背后,却是因为弟媳朱丽要求他,苏父天天打电话逼他,他不堪其扰才出来管事的。也就是说在他身上从来没有是非对错,也没有想过为自己的弟妹去主持公道,他有的只是怕麻烦,让这事早点过去,不然太烦了。而且他管的方式就是一味的要求明玉退让,典型的柿子专拣软的捏。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2)

“这一家,就是一潭浑水”,苏家大嫂果断抽身,苏家不只是浑水,更是一堆烂泥,有妈在的时候,还可以做根柱子,把其它几个半拎起来,虽然可能有腿脚站不稳的,塌腰驼背的,但好歹还站成一堆,打远处看去,还人模狗样的。但自从他妈过世后,一个个烂泥就漏出本性了,俗话说,“养不教,父母之过”造成这一切皆是苏家这对父母的不作为而起。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3)

“你舍不得教育孩子,社会会替你狠狠教育他们”。这句话用在苏家父母身上是最合适不过了。苏母重男轻女,本就对明玉不待见,全班都有的学生资料,不给明玉买不说,还把钱拿给要出去游玩的苏明成。苏明成天天欺负明玉,苏母看到了也当没看到,要不就是臭骂明玉一通,还有甚者就是和稀泥,孩子之间哪里没有打打闹闹。在这样的家庭里,父母的不作为,培养出来的孩子是非不分,反正谁受宠谁就是老大。所以,苏明成被培养成,没啥能力不说,一天在窝里横、对弱者横、天不怕地不怕、反正出了事都有人帮他兜着,帮他出面解决。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4)

可想而知,在这样的家庭成长起来的明玉,苏母的偏心,忽视和苏父的事情关己也高高挂起,明玉如果不想去死,唯一的选择是跟他们抗争。她聪明,好动脑子,所以,在跟明成的争斗中,她一定是胜过明成的,她将她的委屈,将她的不满变成一个个的恶作剧,用自己的方式一次次将明成收拾。但是,奈何在那样的家庭,明成有着两个强有力的靠山,两个不作为的父母。到最后受伤的是她自己,不止心伤失望,身体上也常常遭受明成的暴力。

苏母的离去时本剧作者在主人公设计方面最妙的一笔。再强大父母,总有离开的一天。在弱小的孩子,你都得独自去面对这个社会的风雨,而父母在孩子教育中的不作为,都会狠狠的“报应”在你孩子身上。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5)

在苏母的强势面前,苏父一辈子唯唯诺诺;没有责任心,不敢担当;遇到事躲边边,最好是你们谁都不要来找我,永远不作为;但自己一遇到事就大呼小叫,一点不体谅儿女,有这样的父亲么?你那么能干,咋就不一个呆着,遇事也不来找儿女呢。

在明哲的身上有苏父的烙印,同样的好面子,同样的是非不分,没有担当,同样的怕麻烦。这样的男人,如果在顺境情况下,他和吴非这个小家庭应该生活的还不错,但是不能遇到难题,一遇到难题,这些性格会让他的这个小家庭翻船的。

明成更是如此,在父母不作为的教育长大的孩子,如漂在大海中的扁舟一叶,当生活的巨浪来袭,结果可想而知。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6)

“你还是像你妈” “你太像你妈了” “还是我妈最了解苏明玉”…

我想这是明玉最不想听的话吧,她憎恨这个家对她忽略这么多年,她一直想要逃离苏母加诸给她的委屈,不满,痛苦。可最后,还是活成了妈妈的样子。这简直是一个笑话,更像是对这个家的一种讽刺。从心理学层面来说,在苏家,活得最好的,最有话语权的是苏母;生活在这个家的底层,在窄缝中求生存的明玉,渴望早日能脱离苦海,所以,无意识中,她将苏母奉为榜样,在潜移默化中有样学样了。

父母无外乎这三种态度(都挺好父母的不作为)(7)

《都挺好》还在继续…

如果你有孩子,请你一定作为起来,公平对待每个孩子。

如果你不能替孩子挡一辈子风雨,那请早些放开他,他们的路要自己来走。


@明媚清谈职场女一枚,多年销管经历,善培训,与你分享职场干货&销售和客户那些事儿。欢迎关注,你的关注是我分享的最大动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