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巩固拓展“百县·百茶·百人”茶产业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先进典型工作成果,宣传典型,主办方于3月23日起,通过微信公众号对100个依靠发展茶产业夺取脱贫攻坚关键胜利、实现乡村振兴的产茶县,该县的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或主要茶叶品种,以及100名为该县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做出突出贡献的优秀茶人进行持续宣传报道,分享、推广茶产业在乡村振兴中发挥的作用,为行业改革发展、乡村振兴总结成功经验,做出新的积极探索。
此次获评的产茶县及茶叶区域公共品牌或主要茶叶品种有着强烈的地域特点,主办方结合当地历史文化、地域特点和茶叶特色,为每个获评县及茶,精心撰写了获评词,以诗句凝练其特色,彰显其对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贡献。
观音清韵罩安溪红芽歪尾两依依百县 | 安溪县
安溪县,古称清溪县,隶属泉州市。全县总面积3057.28平方千米,辖24个乡镇476个村居,是一个特色比较鲜明的县份,可概括为“三县、三乡、三优势”。
三县:一是千年古县。置县于五代后周显德二年(公元955年),距今1063年。二是人文大县。现有人口120万,福建省第三。人杰地灵、人才辈出,清代名相李光地,《口技》作者林嗣环,全国政协原副主席庄希泉、罗豪才,全国侨联原主席庄炎林、林军等,都是安溪人的杰出代表。三是全国百强县。安溪曾是福建省最大的国定贫困县,历经改革开放40年跨越发展,实现由贫困摘帽到基本小康,再到全国百强的三大历史跨越,2020年,安溪县县域综合实力全国百强县提升至第59位,最具投资潜力提升至第21位。
三乡:一是名茶之乡。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世界名茶铁观音的发源地,全县茶园面积60万亩,年产量6.2万吨,涉茶总产值250亿元,连续10年位列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品牌价值连续六年位居中国茶叶类第一位,入选“中国十大茶叶区域公用品牌”。二是藤铁工艺之乡。从业人数12万人,年产值130亿元,工艺品畅销世界50多个国家和地区,占全国同类产品交易额的40%,获评中国藤铁工艺之都、中国家居工艺产业基地。三是著名侨乡。旅外侨、台港澳同胞400多万人,其中台湾安溪籍乡亲278万人,占台湾地区总人口的11.8%。
三优势:一是生态优势。地处晋江源头,境内山清水秀,生态良好,森林覆盖率65.77%,荣获国家生态县、国家园林县城、全国十佳生态文明城市、中国最美丽县、中国十大最美茶乡等称号。二是区位优势。东倚泉州,南临厦门,西接漳州,北靠龙岩,4条高速穿境而过,通车里程150公里、10个互通口,通山达海,交通便利。三是产业优势。生物科技、光电、信息技术、电子商务、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异军突起;高端装备制造、水产物流商贸、机电阀门卫浴等“安溪新板块”加快培育,产业转型升级走在省市前列。
百茶 | 安溪铁观音安溪铁观音,属青茶(乌龙茶)类,为半发酵茶,清雍正年间在安溪西坪尧阳发现并开始推广。“安溪铁观音”既是商品名称,又是茶树品种名称,其独特的兰花香、观音韵历来备受推崇,为中国乌龙茶之代表。安溪铁观音传统制作技艺精湛,历经“三阶段、十道工序”,精妙绝伦、神奇的做青工艺,将茶叶的形、色、香、味发挥到极致。安溪铁观音,“一茶三型”(清香型、浓香型、陈香型),中正平和,特别适宜各类人群长期饮用。品安溪铁观音,一品其香韵,二品其匠心,三品其文化,四品其健康。安溪铁观音,作为一种科学、休闲、文明现代生活方式,被海内外茶人所喜爱。
作为世界名茶安溪铁观音的发源地,安溪县历经千年积淀、百年发展、十年飞跃,2020年全县茶园面积稳定在60万亩,产量6.2万吨,全茶产业链总产值250亿元,连续10年位居全国重点产茶县首位,安溪铁观音茶文化系统入选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预选名录,其品牌价值1428.46亿元,连续6年位列全国茶叶类首位。获评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中国茶业品牌影响力全国十强县、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农产品质量安全县等一批国字号荣誉,以国礼茶、国宾茶身份频频惊艳国际政要舞台,香飘“一带一路”。
百人 | 陈志明
陈志明,安溪县茶业管理委员会办公室主任,农艺师职称。历任县水土办主任、乡镇主官、农业农村局局长等多个工作岗位,三十余年的工作经历全部与“三农”息息相关。陈志明扎根基层,心系“三农”,以茶为业,在工作岗位上始终如一,着力推动“三农”发展、以茶脱贫和乡村振兴。陈志明精准施策,推动茶产业高质量发展。致力于强化茶园基础管理,提升茶叶品质。提倡重摇重发酵、制茶工艺回归传统等观念,引导茶农由求数量向求质量转变,并使其成为全县共识。制定出台一系列茶产业发展政策,从宏观层面助力产业高质量发展。连续举办四届铁观音大师赛,激发茶农从业热情,培养了一批乡土人才;持之以恒,巩固提升脱贫成效。持续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抓好茶业扶贫和教育、医疗、住房三保障等重点工作,全县国定、省定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收入达省定脱贫线以上的4194户15968人,无返贫现象;砥砺前行,助力乡村振兴战略。有效抓好尚卿、虎邱2个省级乡村振兴特色乡镇和30个试点村的推进工作。开展“百日攻坚”行动,推动村庄清洁、“一革命四行动”、生态修复等重点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