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龙潭马善人(马大善人马龙潭)(1)

马龙潭(1857年-1940年2月),字腾溪,号灵源,今山东省德州市庆云县中马村人,1857年出生于中马庄的一个军伍之家。少年时的马龙潭喜爱骑马放枪,玩刀弄剑,酷爱诗文。父亲马奇峰在1867年被封为振威将军,哥哥马龙文于1868年4月10日镇压农民起义军捻军时战死,清穆宗爱新觉罗·载淳恤荫马家子孙世袭云骑尉。马龙潭虽戎马在外,却两次对故乡捐款,编修《庆云县志》。

八国联军攻陷北京后,民族危亡加剧。马龙潭说:"大丈夫舍身报国,此其时也。"他带领数百人参加奉系部队,因保护沈阳皇陵及文物祭器有功,清朝皇帝特赏赐马龙潭四品花翎,被委任为辽阳总巡、通化总巡。光绪三年,承袭云骑尉之职,民国初,授陆军中将,赏三等文虎章,任东边镇守使,驻守凤城。东边一带,与朝接壤,日人觊觎,交涉棘手,马龙潭刚柔兼使,经权并用,边境得以粗安。凤城有碑纪其事,颂之曰:凤山常峙,鸭水常流,公之功德,同此千秋。曾两次捐巨资倡修《庆云县志》,并在家乡捐资兴学。

1920年,奉系军阀张作霖解除了马龙潭的军职,派他出任洮昌道尹。当年辽河洪水泛滥,县长靖某却只顾霸占船只,抢运个人财物,致使众多百姓溺水而死。马龙潭得悉后,将靖某撤职查办,组织抢救灾民。马龙潭极重气节操守。"九一八"事变后,马龙潭暂居四平,日本加剧侵略东北,日本人想用其名望收买人心,特成立中满自治会,擅自发出文告,委任马龙潭担任会长。马龙潭得知后在日本人面前拍案拒绝,甚至一头撞到床头,满头流血。1940年,马龙潭病逝于四平寓所,享年83岁。据其史实,有《龚威将军马龙潭》长篇小说问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