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岁女孩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白细胞减少有多凶险)(1)

前些天有名乳腺癌患者,化疗后出院回家,刚开始还一切正常,但是突然就出现了高热39℃。家里人认为可能是普通感冒,毕竟化疗患者免疫力差,这个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于是就自行吃了点感冒药,体温确实也降低了一点,不过没多长时间就又升高了,就这样,过了一天,开始出现呕吐,乏力。家属意识到可能不是单纯的感冒那么简单。​于是就来医院了。​查血常规,白细胞 仅仅只有0.3,而中心粒细胞只有0.1。这就是化疗导致的白细胞减少伴发热,专业点就是“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医生都叫它“粒缺发热”​。

五岁女孩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白细胞减少有多凶险)(2)

一、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是什么?

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是指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合并发热。严重的中性粒细胞降低指外周血中性粒细胞绝对值(absoluteneutrophil count,ANC)的数<0.5×10*9/L或预计48 h内下降至ANC<0.5×10*9/L;发热是指单次口腔温度测定≥38.3℃或≥38.0℃持续超过1h。化疗导致中性粒细胞减少的谷值通常出现在化疗后7~14天。这也是为什么会第7天抽血查血常规的原因。

根据NCI-CTCAE5.0标准将中性粒细胞减少分为4级:

1级:1.5×10*9/L≤ANC<2.0×10*9/L,

2级:1.0×10*9/L≤ANC<1.5×10*9/L,

3级:0.5×10*9/L≤ANC<1.0×10*9/L,

4级:ANC<0.5×10*9/L。当然不同的实验室参考值会有很小的差异。

五岁女孩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白细胞减少有多凶险)(3)

二、中性粒细胞减少性发热有多严重呢​?​

很多病友跟我说,白细胞降低有啥严重的,能跑能跳,不耽误吃,不耽误喝。一旦遇见4级的中性粒细胞减少,医生是高度紧张的,因为它实在是比较凶险。中性粒细胞减少症是放化疗引起的最常见的血液学毒性:25%~40%化疗初治患者会出现中性粒细胞减少;20%~30%患者需入院进行治疗,超过60%出现明显感染或隐性,超过20%发生菌血症。中性粒细胞减少症的减少程度和持续时间与患者感染风险甚至死亡风险密切相关。不同瘤种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FN)致死率不同,实体瘤约为8%。

发生中性粒细胞减少伴发热的风险与化疗方案显著相关,包括化疗药物的选择、联合或序贯、剂量强度与剂量密度等。

五岁女孩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白细胞减少有多凶险)(4)

三、那些因素会增加中性粒细胞减少的风险

患者因素主要包括:1)年龄>65岁且接受全量化疗;2)既往接受过化疗或放疗;3)持续中性粒细胞减少症;4)肿瘤侵犯骨髓;5)近期手术和/或开放性创伤;6)全身体能状况较差,合并其他疾病,如肝(血清胆红素超过正常值2倍以上)、肾(肌酐清除率≤50 mL/min)、心、肺、内分泌等基础疾病;7)营养状况差;8)慢性免疫抑制状态,如HIV感染,器官移植和移植后的长期免疫抑制等。

四、中性粒细胞减少的治疗

主要的药物就是“粒细胞刺激因子(G-CSF)”,简称升白针。重组人粒细胞刺激因子是一种糖蛋白,含有174个氨基酸,分子量约为20000。主要作用为:动员骨髓中性粒细胞移行至外周血中、促进骨髓中性粒细胞前体分化和增殖、增强中性粒细胞的功能。简单点讲它的作用就是拉壮丁,稍微训练一下就被派去上战场了。因此,战斗力就可想而知了。

另外一个药就是病友口中的长效升白针了,聚乙二醇化rhG-CSF(PEG-rhG-CSF)。优点是药物生物稳定性更强,不易被水解;免疫原性与抗原性降低,不易产生中和抗体,具有机体自我调节清除机制,更加智能高效;一个化疗周期一次用药即可;更有效预防粒细胞减少性发热(febrile neutropenia,FN),减少3、4级粒细胞减少的持续时间;用药方便,患者依从性更好。PEG-rhG-CSF最佳给药时间为化疗后1-2天。

一旦出现发热临床上需要经验使用抗生素,防止感染性休克的出现。

五岁女孩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白细胞减少有多凶险)(5)

五、作为病人及家属应该怎么做。

只要是正在接受化疗的患者,无论什么时候出现发热,都要第一时间来医院就医。不要去人群聚集的地方,全程佩戴口罩,防止感染。积极配合医生开展治疗。

[1]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2021)[J].临床肿瘤学杂志,2021,26(7):638-648.DOI:10.3969/j.issn.1009-0460.2021.07.011.

[2]中国临床肿瘤学会指南工作委员会.肿瘤放化疗相关中性粒细胞减少症规范化管理指南[J].中华肿瘤杂志,2017,39(11):868-878.DOI:10.3760/cma.j.issn.0253-3766.2017.11.011.

作者:朱涛 焦作市人民医院乳甲科

#乳房两三事儿#系列为原创作品,转载须授权。

更多科普,请关注“@乳腺科医生”

五岁女孩白细胞分类的正常比例(白细胞减少有多凶险)(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