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避免篇幅太长,就将靖康之难、精忠报国的岳飞、李清照、柳永、辛弃疾等放在明天啦!

PS:更多历史看合集哟~

一、宋徽宗赵佶[jí]:1100年

宋徽宗赵佶(1082年6月7日-1135年6月4日),宋神宗十一子,宋哲宗之弟,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先后被封为遂宁王端王

他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他书画上的花押是一个类似拉长了的“天”字,据说象征“天下一人”。

宋徽宗兄长宋哲宗于公元1100年正月病逝时无子,向皇后于同月立他为帝,第二年改年号为“建中靖国”。

他在位25年(1100年2月23日—1126年1月18日),国亡被俘受折磨而死,终年54岁,葬于都城绍兴永佑陵(今浙江省绍兴市柯桥区东南35里处)。

后世评“宋徽宗诸事皆能,独不能为君耳!”,编写《宋史》的史官也感慨地说,如果当初章惇的意见被采纳,北宋也许是另一种结局。

并说如“宋不立徽宗,金虽强,何衅以伐宋哉。”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

1.1、花石纲:宋徽宗在位时期

花石纲,是中国历史上专运送奇花异石以满足皇帝喜好的特殊运输交通名称。

在北宋徽宗时,“纲”意指一个运输团队,往往是10艘船称一“纲”。

当时指挥花石纲的有杭州“造作局”,苏州“应奉局”等,奉皇上之命对东南地区的珍奇文物进行搜刮。

由于花石船队所过之处,当地的百姓,要供应钱谷和民役。有的地方甚至为了让船队通过,拆毁桥梁,凿坏城郭,因此往往让江南百姓苦不堪言。

《宋史》有记载花石纲之役:“流毒州县者达20年”。

宋徽宗为在首都汴梁建造花园艮岳时,从全国各地搜罗名花奇石,其中有的奇峰因种种原因没能运走,史称艮岳遗石。

上海豫园有一镇园之宝,宋徽宗花石纲遗物玉玲珑,重约三吨。

南京玄武湖公园中的两块太湖石——童子拜观音石,亦为花石纲遗物。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2)

1.2、东京梦华录:宋徽宗在位时期

东京梦华录》,凡十卷,作者为孟元老,是一本描写北宋宣和年间东京汴梁城的社会生活旧事的著作。

该著作追述北宋都城东京开封府城市风俗人情,所记大多是宋徽宗崇宁到宣和(1102年-1125年)年间北宋都城东京开封的情况,描绘了这一历史时期居住在东京的上至王公贵族、下及庶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情景,它是研究北宋都市社会生活、经济文化的一部重要的历史文献古籍。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3)

1.3、瘦金书:宋徽宗在位时期

瘦金书,亦称瘦金体鹤体,楷书的一种,由宋徽宗赵佶(1082年—1135年)所创。宋徽宗赵佶的楷书字体吸收了褚[chǔ]遂良、薛曜[yào]、薛稷[jì]、柳公权、黄庭坚等人的风格,并创出新意,运笔挺劲犀利,笔道瘦细峭硬而有腴润洒脱的风神,横似鹤骨,勾若鹭喙,捺彷兰叶,撇如金针,瘦逸而遒劲,自成一家,自号“瘦金书”。

代表作有《楷书千字文》《秾[nóng]芳诗》等。

瘦金体的运笔飘忽快捷,笔迹瘦劲,至瘦而不失其肉,转折处可明显见到藏锋,露锋等运转提顿的痕迹,是一风格相当独特,洒脱明快,气韵脱俗的字体,今日的“仿宋体”,亦是从此中脱出。

此书体以形象论,本应为“瘦筋体”,以“金”易“筋”,是对御书的尊重。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4)

1.4、《纪元历》:宋徽宗在位时期

纪元历》是中国古代历法,北宋姚[yáo]舜辅编纂,属于阴阳历。

施行于北宋末年、南宋初年。

《纪元历》计算出1太阳年为365.24262139日,1朔望月为29.53058984日。

岁差约73年西退一度,近点月为27.5547311日。

史称《纪元历》岁实、朔策为古今历法之冠。

散失于靖康之变,建炎南渡后宋高宗重购得,后来推行《统元历》。

宋徽宗大观元年(1107年)施行《纪元历》,一说启用于崇宁五年(1106年),停用于南宋绍兴五年(1135年)或绍兴六年(1136年)。

步五星以火星、土星最密。

姚舜辅创立观测金星定太阳位置的方法,提高了测算太阳精度。

1.5、蔡京:宋徽宗在位时期

蔡京(1047年2月14日-1126年8月11日),字元长,北宋宰相、书法家,兴化军仙游县慈孝里赤岭(福建省莆田市仙游县枫亭镇东宅村)人。

他先后四次任宰相,任期达17年,四起四落堪称古今第一人。

熙宁三年进士及第,先为地方官,后任中书舍人,改龙图阁待制、知开封府。

崇宁元年(1102),为右仆射兼门下侍郎(右相),后又官至太师。

兴花石纲之役,改盐法和茶法,铸当十大钱。

北宋末,太学生陈东上书,称蔡京为”六贼之首“。

宋钦宗即位后,蔡京被贬岭南,途中死于潭州(湖南长沙)。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5)

1.6、六贼:宋徽宗在位时期

六贼,为北宋宋徽宗宠幸的六个奸臣,分别是:蔡京、王黼[fǔ]、童贯、朱勔[miǎn]、李邦彦、梁师成。

“六贼”之名最早出于太学生陈东在宣和七年(1125年)的上书,陈东说:“今日之事,蔡京坏乱于前,梁师成阴谋于后,李邦彦结怨于西北,朱勔结怨于东南,王黼、童贯又结怨于辽、金,创开边舋。宜诛六贼,传首四方,以谢天下。”。

此六人互相勾结,排斥异己,民间称“三千索,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六贼以书画摆设、奇花异石奉承宋徽宗,令两浙方腊宋江起义,民怨沸腾。

曾流传这样的歌谣: “打破筒(童贯),泼了菜(蔡京) ,便是人间好世界。”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6)

1.7、宋江起义:1119-1121年

宋江起义,是北宋末年在河北、山东、江苏一带的一次民变。

因其曾以梁山泊(今山东东平南)为根据地,活动于黄河以北、以南广大地区,故亦称梁山泊农民起义或河朔农民起义。

宣和元年(公元1119年),宋江等三十六人以梁山泊为依托聚众起义。

他们转战于京东及淮南所属濮(今山东甄[zhēn]城北)、单(今山东单县)、齐(今山东济南)、青 (今山东益都)、沂(今山东临沂)、海(今江苏连云港)、楚(今江苏淮安)等州和淮阳军(今江苏邳县西)等地,攻陷十余郡城池,惩治贪官,杀富济贫,声势日盛。

宣和三年(1121年)二月,海州知州张叔夜大败起义军,宋江被俘降宋。

后宋江旋即逃出,再行起义。

至宣和四年(1122年)三、四月间最后失败。

其事迹被后世不断演绎,成为《水浒传》的历史原型素材。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7)

1.8、方腊之乱:1120-1121年

方腊之乱,是指北宋末年在浙江、江苏一带的一次民变。

宣和四年(1122年),此次民变被北宋朝廷镇压。

徽宗时,统治阶级奢靡无度,横征暴敛,加以辽、夏岁币贡输及“花石纲”的骚扰,致使江浙劳动人民生活陷入绝境。

睦州青溪(今浙江淳安)人方腊(又名方十三)遂利用秘密流行于当地的摩尼教组织贫苦农民和私贩茶盐之人数万,于宣和二年(1120年)秋,以“诛朱勔[miǎn]”为号召,发动起义。

方腊自称“圣公”,建年号永乐,设置百官将帅,建立政权。

十二月,首战息坑(今浙江淳安境)告捷,继取县城。

后分兵连续攻克睦(今浙江建德梅城)、歙[shè](今安徽歙县)、婺[wù](今浙江金华)、衢[qú](今浙江衢县)、处 (今浙江丽水)、杭(今浙江杭州)等六州六十余县,并一度攻至秀州(今浙江嘉兴)、信州(今江西上饶)等地区,队伍迅速发展到近百万人。

各地人民纷纷响应,教徒朱言、吴邦在兰溪(今浙江兰溪), 仇道人(裘日新)在剡[shàn]县(今浙江嵊[shèng]县),陈十四在方岩山(今浙江温岭县境),吕师囊在台州仙居(浙江今县),石生在苏州(今江苏苏州),陆行儿在归安(今浙江湖州),也各树起方腊义旗。

宣和三年(1121年)正月,宋朝一面下令撤销应奉局、“花石纲”,罢黜朱勔等人,一面派童贯率秦晋番汉大军十五万渡江镇压。

二月,起义军二十万人撤出杭州。

四月,起义军与官军激战,七万义军壮烈牺牲。

方腊被俘, 就义于开封。

其他各支起义军在吕师囊等人领导下继续坚持战斗,至宣和四年(1122年)三月也被镇压下去。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8)

二、宋四家:宋朝时期

宋四家,是中国北宋时期四位书法家苏轼、黄庭坚、米芾[fú]和蔡襄的合称。

这四个人大致可以代表宋代的书法风格,而且成就最高,故称“宋四家”。

明清以来,有一些人认为宋四家中的“蔡”原本应该是蔡京,后人不齿其为人,所以把蔡京换为蔡襄,并认为蔡襄的艺术成就在蔡京之上。

而且,蔡襄(1012年)从生活年代的角度看,在苏(1037年)、黄(1045年)、米(1051年)三人之前,且苏、黄、米三人排序与其出生年相符,蔡反而排行最后,的确有悖常理。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9)

2.1、黄庭坚:宋朝时期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道人,晚号涪[fú]翁,洪州分宁县(今江西九江市修水县)人,北宋著名诗人,乃江西诗派祖师,书法亦能树格,为宋四家之一。

庭坚笃信佛教,亦慕道教,事亲颇孝,虽居官,却自为亲洗涤便器,亦为二十四孝之一。

黄庭坚作品有《山谷词》,与杜甫、陈师道和陈与义素有江西诗派“一祖三宗”(黄庭坚为其中一宗)之称。

他与张耒[lěi]、晁[cháo]补之、秦观都游学于苏轼门下,合称为“苏门四学士”。

生前与苏轼齐名,世称“苏黄”。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0)

2.2、米芾:宋朝时期

米芾(1051年-1107年),北宋书画家。

初名黻[fú],字元章,号襄阳漫士海岳外史鹿门居士

北宋著名书法家、书画理论家、画家、鉴定家、收藏家。

他与蔡襄,苏轼,黄庭坚合称“宋四家”。

祖籍太原(今山西省太原市),迁居襄阳县(今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号称“米襄阳”,后定居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曾任校书郎、书画博士,[zhuó]擢南宫员外郎,人称米南宫

米芾在官场上并不得意,其“不能与世俯仰,故从仕数困”。因其衣着行为以及迷恋书画珍石的态度皆被当世视为癫狂,故又有米癫之称。

米芾能诗文,善书画,精鉴别,书画自成一家,创立了“米点山水”。

米芾的山水画独具风格特点,其在书法也颇有造诣,擅篆、隶、楷、行、草等书体,长于临摹古人书法。

主要作品有《多景楼诗》《研山铭》《拜中岳命帖》等。

2005年, 有人翻查旧《清远县志》和根据村民提供的线索,发现广东清远也有米芾墓,真伪尚有待文史学者考证。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1)

三、清明上河图:1101年

清明上河图》,原画长528公分,高24.8公分,目前已知最早的版本为北宋画家张择端所作,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

《清明上河图》描绘北宋京城汴梁(今河南省开封市)及汴河两岸的繁华和热闹的景象和优美的自然风光。

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画卷中,画中主要分开两部分,一部分是农村,另一部是市集。

画中约莫有814人,牲畜60多匹,船只28艘,房屋楼宇30多栋,车20辆,轿8顶,树木170多棵,往来衣着不同,神情各异,栩栩如生,其间还穿插各种活动,注重情节,构图疏密有致,富有节奏感和韵律的变化,笔墨章法都很巧妙,颇见功底。

这幅画作对于各种形态的几乎正确描绘性使其负有盛名。

《清明上河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被誉为“中华第一神品”。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2)

四、《千里江山图》:1113年

《千里江山图》,是北宋王希孟创作的绢本设色画,现收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指出,《千里江山图》的主要取景地是庐山和鄱阳湖。

该作品以长卷形式,立足传统,画面细致入微,烟波浩渺的江河、层峦起伏的群山构成了一幅美妙的江南山水图,渔村野市、水榭亭台、茅庵草舍、水磨长桥等静景穿插捕鱼、驶船、游玩、赶集等动景,动静结合恰到好处。

在该作品人物的刻画上,极其精细入微,意态栩栩如生,飞鸟用笔轻轻一点,具展翅翱翔之态。

《千里江山图》画卷,不仅代表着青绿山水发展的里程,而且集北宋以来水墨山水之大成,并将创作者的情感付诸创作之中。

《千里江山图》虽属于写意之作,但不乏工美佳作,表现了青年画家具有严谨的生活态度。

《千里江山图》是中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3)

4.1、王希孟

王希孟(1096年—1119年),中国宋代著名画家,擅作青绿山水。

北宋政和年间入翰林书画院,即当时的宫廷画院,得宋徽宗指导画技。

其唯一的传世作品是《千里江山图》,现藏于北京故宫博物院。

王希孟十多岁入宫中“画学”为生徒,初未甚工。

宋徽宗赵佶时系图画院学生,后召入禁中文书库,曾奉事徽宗左右,宋徽宗慧眼独具,认为:“其性可教”,于是亲授其法。

王希孟经赵佶亲授指点笔墨技法,艺精进,画遂超越矩度。

徽宗政和三年(1113年)四月,王希孟用了半年时间终于绘成名垂千古之鸿篇杰作《千里江山图》卷,时年仅十八岁,此外再没有关于他的记述。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4)

五、海上之盟:1120年

海上之盟,乃北宋末年北宋朝廷及金国为了联合力量夹攻辽国而签订的军事合作盟约。

宣和二年(1120年)宋、金双方商定:金取辽中京大定府,宋取辽南京析津府,辽亡后,宋将原给辽的岁币转纳于金国,金同意将燕云十六州之地归宋朝。

由于双方接触都因地理上受辽国阻隔,而需要海上经渤海往来,故称“海上之盟”。

在海上之盟订立前夕,因宋、金的挑战,以辽为中心的东亚政治格局正发生巨大变化。

而海上之盟则是宋、金挑战辽在东亚政治军事地位受挫后的产物。

宋金接触与海上之盟的订立,增强了彼此反辽的实力,改变了对辽的政治、军事实力对比,也对西夏和高丽造成了一定影响。

其次,是契丹立国重心发生转移,导致契丹余部西迁建立西辽。

第三,是金与西夏、高丽两国宗藩关系的渐次确立。

第四,是南北对峙新形势的确立,即金对宋政治军事主导地位的逐渐确立。

最终,辽灭亡以后,宋朝便变相失去辽作为它的屏障,以阻挡金兵南下。

而此后金宋边境正式接壤,而金兵又果然于辽亡后南侵宋土。

宋朝有哪些事儿 宋八(1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