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原创/作者:曦曦妈

看到“幼小衔接”这四个字,很多家长愣住了。什么?还有幼小衔接?我只听说过小升初衔接和初升高衔接,还是第一次听说幼小衔接呢!

是的,生活中很多家长对孩子幼小衔接是没有概念的。在稍微大点的城市,可能父母们还有这个意识,但是在区县或者乡镇,很多家长都是没有这个意识的。

幼儿园毕业之后,孩子即将进入小学的大门,成为一名光荣的小学生。我们都知道在幼儿园主要以玩为主,而在小学同学们就必须正经起来,必须把学习放到首位。所以,每年都会出现很多孩子不堪重负,吵着闹着要回幼儿园,非常排斥去小学。

这是为什么呢?因为家长在“幼小衔接”上没有下功夫!

曦曦妈提醒各位家长:关于“幼小衔接”的工作,最好在孩子上小学前的半年左右就开始进行。同时,家长自己也要调整心态,把自己的角色从一个幼儿园孩子的家长转变为一个小学生的家长。

1.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是首要任务

刚从幼儿园升入小学的孩子,对待学习常常都是一种“游戏”的心态。比如:老师布置的作业,有些同学没有意识到是自己必须完成的任务,反而觉得老师说的这个作业就好像游戏,我没有兴趣,我不想参加,所以我就可以不写、不完成。

所以,家长在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习惯之前,必须让孩子区分:老师布置的作业和幼儿园所做的游戏不是一回事儿。

如何培养孩子做事认真呢?首先,老师布置的事情一定要用笔记本记好,要听清楚、听完整。其次,老师布置的事情要尽力做好,而不是用一种凑合的心态去完成。

2.训练孩子的听讲能力相当重要

幼儿园时期,孩子们大部分时间都是在玩耍,而上了小学之后,孩子们必须在教室里坐满一节课才能休息,并且还要把老师所讲的知识消化掉,这对于很多刚入小学的孩子来说,是一种极大的挑战。

在幼小衔接的时候,家长一定要注意,在和孩子说话的过程中,一定要用心观察孩子,看孩子是否在听,听得怎么样,是否每次都有回应,这一点相当重要!

另外,还要让孩子明白听和做的关系,比如孩子跟你说话的时候,你没有听懂孩子说的是什么,你可以等孩子说完了以后,让孩子重新说一遍。于是,孩子在学校有不懂的地方,也会主动问老师了。

3.让孩子提前适应上学的作息时间

幼儿园阶段的孩子,比较娇气,早上赖床也是常事。所以家长应该注意这个问题,因为上小学之后,作息时间对孩子来说是一件极具挑战的事情。

对于叫孩子起床这个问题,很多家长也是感觉很烦心的。自己温柔了,孩子赖着不起;自己严厉了,孩子起床之后又喜欢大哭大闹。对此,家长可以给孩子买一个他自己喜欢的小闹钟,把叫醒孩子这件事就交给小闹钟。

4.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

孩子上幼儿园的过程中,很多家长都是包办代替,连孩子穿衣、喝水等事情都没有让孩子自己完成,这是非常不妥的!在上小学之前,一定要让孩子养成自己吃饭、自己穿衣、自己喝水、自己整理书包等事情,因为家长的包办代替很有可能让孩子丧失这方面的自理能力。

5.家长对孩子的要求,应该和学校的要求相结合

比如:作业是老师每天安排的必须完成的任务,家长对孩子的最低要求也必须是在作业认真完成的情况下,才能去玩。再比如:学校一节课40分钟,孩子回到家做作业或者阅读,家长都应该把这个时间点掐准,必须让孩子满了这个时间才能适当的休息一会儿。这样就能避免孩子一会儿喝水、一会儿上厕所、一会儿偷偷玩。

6.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兴趣

由于在幼儿园,多数时间都是以玩为主,所以很多孩子上了小学之后就很不适应。对此,家长可以带孩子提前参观小学,观察小学生的生活,告诉孩子上小学的好处,让孩子消除对小学的恐惧心理。

7.鼓励孩子尊重老师

有的孩子上小学之后,发现老师比较严厉,对自己的要求也比较严格,所以对老师就产生了一种排斥,这对孩子来说是非常不利的。家长应该做的,就是帮助孩子适应学校、班级的规章制度,这样就能极大的避免孩子厌恶老师。

同时,还应该多给孩子灌输,尊重老师的重要性。教孩子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以及及时改正自己不对的地方。

8.鼓励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学习

比如,和孩子一起出去逛街,走到一层楼楼梯的地方,看到有绿色通道的标志,可以告诉孩子遇到危险的时候,不能乘坐电梯,可以从楼梯离开。比如,看到某个广告牌的时候,教孩子念什么音。再比如,买东西的时候,让孩子算一算店家应该找回多少钱,才是正确的……

看上去是一个个不起眼的小互动,但实际上也是帮助孩子积累知识和常识的不错选择。

9.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很多孩子都存在这样的情况:上小学后,老师提问,让孩子起来回答问题。明明孩子知道正确答案,但是总是表述不出来,或者结结巴巴的阐述不清。

对此,家长在日常生活中,就应该孩子做好一个示范。比如给孩子讲诉某个事情的之前,让孩子认真听,当自己说完了以后,让孩子反过来告诉你,你刚才说了什么事。

10.教会孩子如何处理和同学之间的关系

想要教孩子处理好和同学之间的关系,家长应该让孩子入学前首先处理好自己和孩子之间的关系。不要一度的溺爱孩子,这样孩子在学校去之后总是会以自我为中心,一旦谁不围着他转,他就生气和别人发生矛盾。

家庭成员之间和睦相处,对孩子来说也是一种好榜样。平时家长在和孩子一起看电视的时候,可以引导孩子,小朋友仗着自己个子高,力气大就欺负别人,是不对的。同时,如果自己被同学欺负了,一定要告诉老师,或者告诉家长,不要一味的隐忍,如果不学会如何求助或保护自己,那么坏同学会一直欺负你。

家长您做到了哪几点呢 多选

0人

0%

1.培养孩子认真做事的好习惯

0人

0%

2.训练孩子的听讲能力

0人

0%

3.让孩子提前适应作息时间

0人

0%

4.培养孩子良好的自理能力

0人

0%

5.对孩子的要求和学校相结合

0人

0%

6.激发孩子上小学的兴趣

0人

0%

7.鼓励孩子尊重老师

0人

0%

8.鼓励孩子在玩耍的时候学习

0人

0%

9.训练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

0人

0%

10.教孩子处理同学之间的关系

(欢迎大家订阅头条号“曦曦妈说教育”,让我们一起探讨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