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前719年11月,陈国的濮邑,闹市之中人头攒动,人们不约而同地聚集在此,因为今天又有处决犯人的好戏看了。

不一会儿,一个三十余岁的汉子,被五花大绑着押上了刑台。在他的脸上,仍洋溢着平时作威作福的骄横之气,显然此人并不是普通老百姓。此时站在他身旁的人,手中提着三尺剑,他将负责今天的行刑。

汉子恶狠狠地盯着执剑之人,大声呵斥道:“右宰丑!你是我的臣子,怎么敢弑君!”右宰丑冷笑一声,铿锵有力地答道:“是你先弑君的!我今日也只是效仿你罢了!”

汉子听到他说的这句话,顿时像霜打的茄子,头垂了下去,不再争辩。右宰丑手起剑落,一颗血淋淋的头颅滚落地下。

十几里外的陈国都城,同样有一个人在市曹中将被处刑。这个人就显得很没有骨气,他不停地向旁边的人求饶:“獳羊肩!求你了!让我在死之前见见我的父亲!”

獳羊肩冷冷地道:“就是你的父亲让我来杀你的!如果你想念你的父亲,我就提你的头颅去见他吧!”

然后他不再管对方仍在不住地求饶,上前一剑将其斩杀。

周围的群众齐声呐喊一声“好”,大人慌忙捂住了小孩子的眼睛。

那么这两个被杀的人是谁?他们是被冤枉的还死有余辜?

春秋战国所有弑君行为(春秋第一弑君者)(1)

闹市斩首

父亲宠溺,天生反骨

在濮邑被杀的人叫州吁,他是卫国第十二任国君卫庄公的幼子。陈都被杀的人叫石厚,是他的心腹臣子。

《左传》记载: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什么叫嬖人?就是妾,不是正妻,而且是受宠爱的妾。有宠而好兵,被卫庄公宠爱,从小就喜欢舞枪弄棒,长大后喜欢带兵打仗,卫庄公也不管教他,任由其发展。这让他从小就养成骄纵跋扈的性格,也不服他的哥哥公子完,可以说天生就是脑后长反骨的人。

春秋战国所有弑君行为(春秋第一弑君者)(2)

卫国国君世系表

上卿石碏劝谏卫庄公说(以下为原文翻译,读者可速览或跳读):“我听说喜欢自己的儿子,应当以道义去教育他,不要使他走上邪路。骄傲、奢侈、放荡、逸乐,这是走上邪路的开始。这四种恶习之所以发生,是由于宠爱和赐予太过份。如果准备立州吁做太子,那就应该定下来;如果还不定下来,会逐渐酿成祸乱。那种受宠而不骄傲,地位下降而不怨恨的人是很少见的。低贱的妨害尊贵的,年少的驾凌年长的,疏远的离间亲近的,新的离间旧的,弱小的欺侮强大的,淫欲的破坏道义的,这就是六种反常现象。国君行事得宜,臣子服从命令,父亲慈爱,儿子孝顺,兄爱弟、弟敬兄,这就是六种正常现象。去掉正常而效法反常,这就会很快地招致祸害。作为君主,应该尽力于去掉祸害,而不是加速它的到来。您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吧?”

卫庄公没有听从他的谏言,石碏不久就告老还乡了。

卫庄公娶于齐东宫得臣之妹,曰庄姜,美而无子,卫人所为赋《硕人》也。又娶于陈,曰厉妫,生孝伯,早死。其娣戴妫生桓公,庄姜以为己子。公子州吁,嬖人之子也,有宠而好兵,公弗禁,庄姜恶之。石碏谏曰:“臣闻爱子,教之以义方,弗纳于邪。骄、奢、淫、泆,所自邪也。四者之来,宠禄过也。将立州吁,乃定之矣,若犹未也,阶之为祸。夫宠而不骄,骄而能降,降而不憾,憾而能珍者鲜矣。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去顺效逆,所以速祸也。君人者将祸是务去,而速之,无乃不可乎?”弗听,其子厚与州吁游,禁之,不可。桓公立,乃老。《左传·隐公三年》

第一位女诗人——庄姜

卫庄公的正妻庄姜非常讨厌州吁,庄姜是名门之女,齐庄公的女儿,齐僖公的妹妹,齐襄公和齐桓公的姑姑。齐国的公主多以美貌而出名,庄姜更兼有出类拔萃的文采,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女诗人。

《诗经·卫风·硕人》中这样描写庄姜:“硕人其颀,衣锦褧衣。齐侯之子,卫侯之妻,东宫之妹,邢侯之姨,谭公维私。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这两句后来专门形容美女的诗一开始就是用来赞美庄姜。而庄姜本人,也作有《燕燕》、《终风》、《柏舟》、《绿衣》和《日月》五首诗。

庄姜不仅貌美有文采,而且还贤德贞淑,然而她的婚姻却不那么幸福。因为没有生下儿子,便遭到脾气暴戾的卫庄公的冷落,卫庄公后来娶了陈国之女厉姒和她的妹妹戴妫,戴妫生下了公子完和公子晋,公子完被立为太子。庄姜将公子完视为己出,在长期的冷落下仍恪守妇道,是春秋时期被歌颂的一位完美的女性,史官对她不吝赞美之词。

春秋战国所有弑君行为(春秋第一弑君者)(3)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

杀兄篡位,始作俑者

石碏和庄姜都早早地看出了州吁包藏祸心,绝非省油的灯,日后卫国有乱,必起于州吁。然而卫庄公宠溺州吁,将他们的谏言从不放在心上。

石碏尽管劝卫庄公管教州吁,搞笑的是,他自己对儿子的教育也是失败的。他的儿子石厚,性情顽劣,和州吁臭味相投,两个人整日混在一起,飞鹰走狗,骚扰平民。石碏知道后大怒,鞭打石厚,把他反锁在家里,石厚却翻墙而出,住进州吁府里,也不回家。石碏也对此无可奈何,索性像卫庄公一样不管了。

前735年,卫庄公去世,公子完继位为卫桓公。州吁心里一向看不起他,日夜与石厚一起密谋如何篡位。两年后,一向窝囊的卫桓公终于雄起一回,罢免了州吁,州吁只得与石厚一起逃回自己的封地。

卫桓公却不明白除恶务尽的道理,放任州吁在外十几年,也不发兵铲除。州吁在他的地盘上招兵买马,纠集了一帮亡命之徒。

郑国的太叔段也想搞掉自己的哥哥郑庄公,他和州吁很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于是一个“杀兄篡位”的同盟成立了。两人的命运却截然相反,太叔段不是老谋深算的郑庄公对手,被哥哥干掉了。州吁则轻易地拿捏了懦弱无谋的哥哥,成功杀兄篡位。

前719年,为篡位准备了十四年之久的州吁突然发难,率领手下的亡命之徒偷袭卫桓公,杀害了他,从此自立为君。

这是春秋有文字记载的第一次弑君篡位,由此开启了春秋战国500年礼崩乐坏的局面。弟杀兄、子杀父、臣弑君的戏码从此迭出不穷。

春秋战国所有弑君行为(春秋第一弑君者)(4)

州吁、石碏、石厚

进攻郑国,转移国内视线

州吁为君不满三日,听到外面沸沸扬扬,都在讨论他弑君的事情。州吁急忙把心腹石厚召来,问道:“国人对我议论纷纷,我这位子还没坐稳,应该怎么办?”

石厚道:“转移国内民众视线,发兵征讨外国,战胜而立威。”

州吁又问:“征讨哪个诸侯呢?”

石厚道:“郑国太叔段死了,他的儿子公孙滑在我们卫国逃亡。我们以支持公孙滑为名与郑国开战。”

州吁问:“郑国不久前和齐国会盟,我们伐郑,齐国必会来救。”

石厚也不愧是智囊,给他分析了一下国际局势:“陈国和蔡国一向和我们友好,这两个国家一定会站在我们一边。诸侯之中宋国的爵位最高,是公爵。而鲁国和周天子关系最近,周天子还得叫他叔叔。我们若遣使去和宋、鲁交好,然后集合卫、宋、鲁、陈、蔡五国联军,进攻郑国,何愁不胜?”

州吁还是不放心,继续问:“宋国和鲁国一定会帮我们?这不大确定吧。”

石厚早已成竹在胸,答道:“宋国现在是与夷在位,当年他的父亲宣公死的时候,没有传位给与夷,却传给了弟弟穆公。穆公死时,感念哥哥的恩情,也没有传给儿子公子冯,又把君位传回了与夷。公子冯怀恨在心,逃往郑国,郑伯寤生接纳了他,并答应帮他夺回国君之位。与夷早就想进攻郑国,彻底铲除公子冯了,我们去结盟,他一定会同意。”

“鲁国现在权力都在公子翚手里,此人贪婪,我们重金贿赂他,他也一定会同意。”

州吁大喜,马上派人带着金银财宝,去宋国鲁国。果不出石厚所料,两国都同意结盟。不久之后,卫、宋、鲁、陈、蔡五国结成“反郑同盟”,宋国爵位最高,因此被推为盟主。五国出动战车一千三百乘,浩浩荡荡杀向郑国,很快就将郑国都城东门围的水泄不通。

郑国群臣惊慌不已,郑庄公却气定神闲,颇有诸葛亮安居平五路的神韵。郑庄公和群臣说道:“放心吧,不出数日,五国联军自退!”

果然五天后,石厚对州吁说:“主公差不多就回去吧,在外面时间久了,怕国内生变。”州吁便率卫国军队先回国了。其他四国本来也就是来帮忙的,见卫国退了,他们也跟着班师回国。州吁让三军齐唱凯歌,装作得胜回朝的样子,好让国人对他这个新上位的国君诚服。

宋殇公之即位也,公子冯出奔郑,郑人欲纳之。及卫州吁立,将修先君之怨于郑,而求宠于诸侯以和其民,使告于宋曰:“君若伐郑以除君害,君为主,敝邑以赋与陈、蔡从,则卫国之愿也。”宋人许之。于是,陈、蔡方睦于卫,故宋公、陈侯、蔡人、卫人伐郑,围其东门,五日而还。《左传·隐公四年》

春秋战国所有弑君行为(春秋第一弑君者)(5)

卫郑宋鲁陈地图

姜还是老的辣

不久之后,州吁又发现自己就算“得胜回朝”了,国人对他还是不那么信服。他急忙又找来石厚,问道:“老百姓们还是不服我,我该怎么办?”

石厚道:“我回去找我老爷子吧,他担任上卿多年,一直很有威望,让他来入朝执政,一定会让国人信服。”

州吁与石厚带着厚礼,亲自去见石碏。石碏称病在家多年,但此时国君来访,也只得出来见面。

州吁问怎样才能让卫国的老百姓都服他。石碏答道:“新君继位,一定要去觐见周天子。周天子赐你黻冕车服,就算承认你是国君了,老百姓还有谁会不服?”

石厚问:“怎么才能见到周天子呢?”

石碏答道:“陈国国君现在正受宠于天子,你去找陈侯,让他在天子那里说说好话,天子肯定召见你。”

州吁与石厚大喜,赞道:“姜还是老的辣!”马上备了厚礼,亲自去陈国找陈侯。

另一边,石碏写了一封信,派人送到陈桓公那里,信上说州吁弑君,希望陈国能帮助卫国铲除弑君者,借州吁去陈国的机会一举拿下他。

陈桓公很快就答应了,史书上记载是他征求了大夫子针的看法,认为州吁这样的弑君者,十恶不赦,杀了他就是为天下除害。然而据我研究发现,陈桓公和死去的卫桓公是舅甥关系,有替外甥报仇的意思,而且之后继位的公子晋也是他的外甥,扶自己的外甥上台,能够攫取更多的利益。

果然姜还是老的辣!

大义灭亲

州吁和石厚到了陈国,还不知道陈桓公和石碏的密谋。陈桓公请二人到太庙相见。

第二天,石厚到了太庙,看到门前立着一块牌,上面写着“为臣不忠,为子不孝者,不许入庙”。石厚看了,心下大惊,不知陈国葫芦里卖的什么药。陈国大夫子针在旁道:“这是先君的遗训。”石厚遂打消了疑虑。

不久州吁也到了,两人进入太庙,向早已等候在这里的陈桓公鞠躬行礼,并献上礼物。

只见子针立于陈侯之侧,大声喝曰:“周天子有命:只拿弑君贼州吁石厚二人,余人俱免。”

二人还没有反应过来,就被左右埋伏的甲士擒获。州吁作为一个阴谋家,却不是个合格的政治家,还是太嫩了。石厚也万万没想到会被亲爹坑,两个人猝不及防就成为阶下囚。

陈桓公将君臣二人,分作两处监禁,州吁囚于濮邑,石厚囚于本国。考虑到石厚是石碏的亲儿子,于是派人去卫国,问石碏该怎么处理这两个人。

石碏召集公卿们讨论,大家一致认为,不能把州吁弄回本国,万一弄回来,州吁的余党可能会乘机闹事,最好还是派人去陈国就地处决。

派谁去,右宰丑主动请缨。

那么石厚怎么处置?众人看向石碏,不好张口,有人提议说石厚是从犯,从轻发落吧。石碏大怒道:“州吁所做的罪恶,都是石厚在背后挑唆的,他比州吁罪过更重,更该死!你们不去,老夫亲自去杀了这个逆子!不然死后无颜进宗庙!”

众人对石碏的高尚道德佩服得五体投地。家臣獳羊肩说:“大人我跟随您很多年了,我就代替您去行刑吧,不能让您背上杀子之名。”

于是右宰丑、獳羊肩分头去濮邑、陈都,将二人斩杀。这便是文章开头的那一幕。

《左传》评论石碏:大义灭亲,其是之谓乎!“大义灭亲”这个成语,就是这么来的。

除掉州吁后,石碏与众公卿立卫桓公的亲弟弟公子晋继位,是为卫宣公。那么这个卫宣公就靠谱吗?真的是废昏立明吗?下一章写他的一生。

春秋战国所有弑君行为(春秋第一弑君者)(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