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行业的朋友经常会听到世界三大浮法工艺这种说法,那么到底什么是浮法工艺玻璃?世界三大浮法工艺指的又是哪三大工艺呢?

浮法工艺是简称,全称是“浮制玻板法制作平板玻璃的生产工艺”。浮法玻璃生产的成型过程是在通入保护气体(N2及H2)的锡槽中完成的 。熔融玻璃从池窑中连续流入并漂浮在相对密度大的锡液表面上,在重力和表面张力的作用下,玻璃液在锡液面上铺开、摊平、形成上下表面平整、硬化、冷却后被引上过渡辊台。辊台的辊子转动 ,把玻璃带拉出锡槽进入退火窑,经退火、切裁,就得到浮法玻璃产品 。

浮法与其他成型方法比较, 其优点是: 适合于高效率制造优质平板玻璃,如没有波筋、厚度均匀、上下表面平整 、互相平行;生产线的规模不受成形方法的限制,单位产品的能耗低; 成品利用率高; 易于科学化管理和实现全线机械化、自动化,劳动生产率高,连续作业周期可长达几年,有利于稳定地生产。

浮法为什么用锡(世界三大浮法工艺)(1)

早在1902年,美国的希奇柯克和黑尔就曾提出了使玻璃液飘浮在熔融金属表面,进行热处理的设想。但由于当时还没有连续水平成型方法而未能实现,导致美国没能成为最早掌握浮法工艺的国家。

1952年英国皮尔金顿平板玻璃兄弟有限公司的阿拉斯塔·皮尔金顿,于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一层油飘浮在水面上,于是最早的这种浮法的设想就在他脑子里产生。该公司根据上述这一设想,于1953年初开始着手试验。据报道该公司集中了大批科技人员,经过七年多的不断努力、花了400万英镑的费用,终于发明了一种生产平板玻璃的革命性的方法——浮法工艺。

用这种方法生产的平板玻璃称为浮法玻璃,它是因玻璃液飘浮在熔融金属表面获得抛光成型而得名的。制得的玻璃表面平整而无波筋,可与机械磨光玻璃相媲美。

这是对原来的有槽引上成型工艺的一次革命,质量好,还能量产,这一工艺一经发明,迅速风靡全球。

浮法为什么用锡(世界三大浮法工艺)(2)

美国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与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于1962年2月达成协议购买浮法专利技术,在美国马里兰州康勃兰工厂,兴建浮法玻璃生产线,于1963年3月投入生产。该公司的第二条浮法线也于1966年初在密苏里州的克里斯托城建成投入生产。

在欧洲经济发达的国家,如法国、德国、意大利、比利时等国的几家玻璃公司,也都于60年代初向皮尔金顿玻璃公司购买浮法专利,在这些国家兴建浮法玻璃生产线。

日本的旭玻璃公司和板玻璃公司,也于1964年,同皮尔金顿玻璃公司达成协议,于1965年建成各自的浮法玻璃生产线,日本的中央玻璃公司,也在60年代末建成浮法玻璃工厂。

原苏联和东欧一些国家,在60年代后期和70年代初,向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购买浮法技术专利,建设浮法玻璃生产线。总之,自1959年英国皮尔金顿玻璃有限公司宣布浮法成型工艺成功并出售专利使用许可证以来,世界平板玻璃工业有了长足的发展。

浮法为什么用锡(世界三大浮法工艺)(3)

很快,美国玻璃产业高光时刻也到来了。美国匹兹堡平板玻璃公司,于1975年宣布,他们在英国皮尔金顿玻璃公司的浮法成型工艺基础上,开发了新浮法成型工艺,采用了新颖的输玻璃液系统,把流液道和流槽结合在一起,同时把流槽加宽,使流入锡槽的玻璃液带的宽度,与成品玻璃的宽度相接近。

这样,可以缩短玻璃液在锡槽锡液面上横向伸展的时间,而且玻璃带的横向平直性更好。这就是美国匹兹堡浮法工艺。

我国科技工作者于60年代初开始进行浮法的探索研究。在英国pilkington拒绝向我国出售浮法专利后,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横下一条心,誓为国争光,为民族争气,开始在浮法工艺技术领域艰难跋涉。

我国的浮法工艺的试验研究,经过了实验室的小型试验,中间工业性试验和生产性试验三个阶段。从1965年开始的实验室试验到1971年的生产性试验线建成投产并取得成功,差不多也用了七年时间。从开始只能生产6mm厚的玻璃,到1980年已能稳定地生产3-10mm玻璃。1981年4月通过国家级技术鉴定,获国家级二等发明奖。

由于该生产试验线是在洛阳玻璃厂试验成功,故定名为“中国洛阳浮法工艺”,“洛阳浮法玻璃工艺”在洛玻的诞生,结束了一个旧的时代,迎来了中国玻璃工业发展的新曙光,开辟了中国玻璃工业变革、创新和发展的新时代,为我国玻璃工业的发展竖起一座雄伟的丰碑,成为世界玻璃工业中与英国皮尔金顿浮法、美国匹兹堡浮法并驾齐驱的世界三大浮法工艺之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