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1)

洪拳横裆步冲拳,梁康演示

有武术爱好者问我,为嘛对洪拳这么熟悉,经常聊洪拳呢,你不是咏春拳馆吗,教学是项工作,教咏春属于年龄关系的选择,对武术的钻研是初心,追求是功夫。其实1984年秋天开始学洪拳,以整年算一般说八五年开始学功夫,老洪拳连续学到1992年。1987年开始钻研截拳道,后来赴湖南进修截拳道,对咏春拳倾注更多时间和精力,艺无止境,追求武术的本真。

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2)

洪拳担肘,梁康演示

洪拳五大形硬桥硬马,练腰马桥架非常好,但是不够灵活,那时年轻喜欢练更动感的快拳,散打之类,就不坚持练洪拳五大形了。老洪拳一步多手法,讲究曲头争底力,近身以截桥、穿桥、沉桥、虎爪、盘桥、膀桥、缠桥、黐桥为特点。咏春拳是南拳的一种,高度总结南拳的基本手法,动作幅度小,动作更细致,黐手训练的程序能有效提高黐桥的能力、能培养知觉的反应、能检验桥马在角力情况下的灵活和稳固性,体现高马易走的特点。

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3)

洪拳捞手,梁康演示

咏春拳二字钳羊马,练气聚丹田非常快,师傅有好的教学方法,练一年半载就能体会到。咏春拳坐马亦能导引运化,但是不及老洪拳的桥马对导引的运化直观易练。青年好斗对搏击特别感兴趣是人生经历,价值是自己赋予的,人到中年不大在乎别人的标准,能不能打已经经历过,经历过就放下,合适才是最重要的,珍惜身体亦是人生阅历。武术是多功能的民族体育项目,具有养生、搏击、表演等多方面功能,修炼武术是一种心态,选择在于本心,与别人无关。

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4)

洪拳铲掌,梁康演示

南拳系开口闭口讲洪拳头,“头”为首——开始的意思,洪拳的基本马步:四平马、二字步、弓步、半马步、横裆步、拐步、插步、虚步、骑龙步、跪步、歇步。洪拳手法丰富,桥马刚猛,以刚入手,刚多柔少,练上层次了刚柔并济。所谓“刚在他力前,柔乘他力后。”戚继光:“千言万语,总是哄他旧力过去,新力未发而乘之”功夫之境界俱当此法。练好洪拳则打下武术扎实基础,具备拳法、器械武术的腰马功夫,各种基本步法、各种肘法、各种桥法劲力,所以南拳系说洪拳为“头”不为过。

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5)

洪拳抽撞槌,梁康演示

近年从练武养生角度重新思考洪拳的意义,老洪拳是中规中矩的功夫,不管南拳名家还是练洪拳的老农,身体棒棒的,是最开门见山的功夫。练得好的成名家泰斗,普普通通的强身健体,正确练习,没有什么损伤,没有什么不良影响。老洪拳没有过多的翻腾跳跃,没有过多的旋转飞踢看起来不够动感,观赏性不佳。不设文字,没有太多的理论,少了文人的渲染加持,少了营销的吸引力,往往忽略了他的深层价值,看似平平凡凡,也许不平凡。

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6)

洪拳迫桥,梁康演示

洪拳双插拳导气下沉,开四平马脊正胸舒“四平八稳”,裹膝劲合则自然气沉丹田。抱拳护腹则可以气行脊背,揉腰弹掌、狮子滚球则导引丹田运化。洪拳自古不设文字,本来没有这些理论,不受形容词的虚文影响,不用成天寻找“气感”, 只专注于功法,反而很容易做到;功夫没有绝对哪种最好,选择顺应喜欢与需要。去年开始行动,从养生出发追寻老洪拳,找老师傅进修。

咏春与洪拳的区别(洪拳和咏春的内里要诀)(7)

洪拳脱手,梁康演示

竞技套路,高、难、美,为了提高难度,为了评分标准,有统一的参数,马步普遍开得比民间功夫低,一些手法伸展比民间功夫大。时代在变化,事物不可能一成不变,变化皆因需要。传统洪拳腰马可以个性化,根据自身条件在合理的范围调整。从练武养生出发,马步稍高,但是一定要松胯沉坐,脊柱挺拔,颈项松活。洪拳讲究呼发开声,要根据动作需要发出相应的声音,以声助力,嗨嗨嚇嚇乱叫,嘥气不利于养生。2019年4月2日,梁康于东莞撰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