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立足工作不断档不缺位探索高效运行机制,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齐绘 同心圆 共打 攻坚战?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齐绘 同心圆 共打 攻坚战(融合配合平战结合跑出加速度)

齐绘 同心圆 共打 攻坚战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立足工作不断档不缺位探索高效运行机制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从无到有、再到高效运行需要时间,灾害、事故却不会等我们运行顺畅了、准备好了再来,机构改革工作是在与突发事件赛跑。”该厅党组成员、总工程师郭金星表示,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围绕确保工作不断档、不缺位,在探索高效运行机制上不断加力,让来自不同部门的干部融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与其他部门配合在一起、战斗在一起,跑出应急管理加速度。

立足省情

充实应急管理队伍

2019年2月21日,福建省应急管理厅“三定”规定出台,明确省应急管理厅设16个处室和机关党委,核定行政编制超过100个。与原福建省安监局的50多个行政编制相比,不仅意味着翻番,还意味着跨进大厅局行列。

“我们拿给编办的第一份方案是参照应急管理部的模式做的,但对我们上报的编制需求,编办表示难以满足。”郭金星描述,当时编办说福建省的总盘子就这么大,按照那个方案,福建所有的空编都给应急管理厅都不够。

参照不了部里,那就参照区位因素相近的周边省份,该厅立即着手调研、调整方案,最终提出并实现了“不比邻近省份少”的目标。“100多个行政编制反映的是福建省委、省政府对应急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郭金星介绍,福建省还明确由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分管,高位推动应急管理工作。

编制有了,人从哪来?该厅首先接收了原安监、国土、工商、药监、物价和民政等多个相关部门的转隶人员。

“目前到位的有三分之二,防汛抗旱、火灾防治人员待转隶,还有一部分编制是空着的。”人事处负责人洪叶生介绍,该厅正在通过“招、选、调、学、借”等方式,逐步提升干部队伍专业化水平。“针对空编,我们正在组织各处室统计上报需要什么专业方向的人才,确保招专业的人干专业的事。”洪叶生说。

招人的思路很明确,可过程却不如想象中的顺利。据介绍,该厅上一轮报送省委组织部的方案中计划选调1名危险化学品专业博士。组织部门把参与选调的博士生名单给了该厅。“一个个了解下来,就1人愿意来。谈话都谈完了,他还是觉得应急管理部门太累,去了其他厅局。”郭金星说,现在社会上对应急管理部门的印象是工作量大、随时应对突发情况,选调人才方面有一定困难。

人才合力

先造“新人”再造“内行”

“应急管理这盘大棋上,棋子的能力重要,棋子的位置也重要。”郭金星说,现有人员怎么默契配合、发挥特长、不断求进,达到人才配合最优化、人才合力最大化,是目前的人力资源下最需要考虑的。

转隶过来的人员来自多个不同部门,首先要在人员融合上下功夫。该厅采取形式上先融合,进而带动工作融合、思想融合的思路,根据每个人的工作经历、特长,把人员分散配备到各处室,消除人际交往的壁垒,同时也让“新老”人员都以新人的身份,在应急管理的大棋盘上找自己的位置。

既然都是“新人”,快速提高专业性对每个人都至关重要。

为了让大家在重大突发事件来临前就成为“内行”,福建省应急管理厅组织了一系列培训。

负责教育培训工作的教育培训宣传处负责人郭榕庆一边组织培训,一边参加培训。“我刚参加完应急管理系统网评员业务培训班,我以前做的是非煤矿山的安全监管工作,参加这样的培训对我来讲非常重要。”郭榕庆说,到宣教岗位是个挑战,绝不能仅用原来在安监部门工作的眼光来看应急管理工作,要在更大的工作面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每个人都要做好“新人”再成“内行”。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挂牌以来,举办过应急管理知识讲座,开展过各种类别的业务培训,主动与福州大学、省委党校等单位合作,借助优势资源弥补专业短板。该厅还积极组织干部参加应急管理部的相关培训、组团到应急管理经验丰富的日本等国参加境外培训。

“我们都按人数最大限额报名,参加完培训的人再回来给厅里其他人员讲,每个人都要学。”郭金星说。

除了参加培训,挤时间、找门路自学也是该厅干部常态。

风险监测和综合减灾处(调查评估和统计处)处长郑成捷原来是负责危险化学品监管的,为了适应新岗位,他没少给应急管理部对口司局打电话。郑成捷说他还经常跟转隶过来的原来海洋部门的同事请教,“人员都打散在各个处室,交流起来很方便”。

平战结合

定九项机制提效率

在郭金星的办公室,郑成捷等人正在讨论如何制定事故调查机制。他们已经数不清这是第几次专题讨论这件事了。为了各项工作高效运行,该厅提出建立九项工作机制。“九项工作机制建好后,影响工作高效运行的堵点就可以被消除,非常态工作也会有抓手。”郑成捷说。

九项工作机制涉及常态和非常态的多项工作,包括值班值守、灾害防控、应急救援、事故调查等。

常态工作下,各处室按照工作职责认真履职,涉及常态工作的机制可以促进各部门分工协作,做到分工不分家。

“应急管理、安全生产、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涉及面广、任务十分繁重,厅里设置处室的时候也难以做到工作完全不交叉。”洪叶生介绍,九项工作机制可以保障处室工作交叉时,专项工作有牵头、有配合,能够有序高效运行,防止出现推诿扯皮。

该厅认为,非常态工作下,更需要各部门协同作战,比如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救援、事故调查、舆情监测等专项工作都要一盘棋开展,常态工作下的各处室边界就需要被打破,九项工作机制作用就更明显。为确保战时快速响应、联动处置,该厅还明确了平战结合的工作原则。突发事件发生后,根据自然灾害、生产安全事故等的种类和特点,由厅领导牵头,抽调相关人员组成若干专项工作小组。

目前,九项工作机制有三项已经在厅长办公会上讨论研究,一部分正在内网上征求意见。“机制要明确谁牵头、每个处室负责什么,这就要求涉及的处室都明确意见,因此讨论、征求意见会耗费一段时间。”郑成捷介绍。

稳中求进

在主动配合上下功夫

“福建省应急管理厅2018年11月6日挂牌。福建省今年4月就进入了汛期,7月就到了台风活动频繁期。这么短的时间内应急管理厅尚不具备防台防汛的经验和条件。”福建省应急管理厅副厅长邓冈介绍,根据福建省实际,经过省委、省政府同意,福建省设立了防汛抗旱和森林防灭火职责调整过渡期。过渡期内,防汛抗旱工作坚持“五个不变”,即省市县三级防汛指挥体系和工作体系不变、指挥机构不变、办事机构不变、工作队伍人员力量不变、日常工作不变。

“过渡期的设立确保了工作不断档,应急管理厅人员也有了跟班学习的机会。”防汛抗旱处负责人张广新介绍,过渡期内,福建省应急管理厅按照配合好过渡、准备好交接、防范好风险的思路,结合实际制定了《过渡期防暴雨防台风应急响应工作流程》,明确灾前、灾中、灾后的工作重点和响应程序。

入汛以来,福建省防指启动防暴雨应急响应后,福建省应急厅立即启动应急响应,厅主要领导到省防指全程参与会商指挥调度,分管厅领导24小时驻守省防汛办,组织应急响应工作组到省防汛办24小时全过程跟班学习,着重做好力量预置、转移安置、应急救援、抢险救灾、灾情报送、农房重建等工作。

“在这样的运行机制下,今年防汛防台风中,福建最大限度减轻了损失。”张广新介绍,小到预警信息如何发布,大到遇到险情如何科学应对,都能在跟班学习中学到。

“这为职能划转以后顺利交接工作打下了基础。”郭金星表示,把工作过渡好衔接好,不缺位不断档,才能把和人民生命息息相关的应急管理工作做好。福建还将继续深化应急管理事业改革发展,在完善应急指挥体系、健全安全生产监管体制机制、防范化解危化品重大安全风险等方面积极探索、总结经验,更好地为党分忧、保民平安、为民造福。

扫码在手机端打开页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