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迎的习俗在古代常见。结婚时,新婿必须亲自到女方家去迎娶,故和之为“亲迎”。

古代婚姻有“六礼”。《礼记·昏义》说:“昏礼者,将合二姓之好。上以事宗庙,而下以继后世也,故君子重之。是以婚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皆主人筵几于庙,而拜迎于门外。人,揖让而升,听命于庙,所以敬慎重正昏礼也。……敬慎重正,而后亲之,礼之大体。而所以成男女之别,而立夫妇之义也。男女有别,而后夫妇有义;夫妇有义,而后父子有亲,父子有亲,而后君臣有正。故日:昏礼者,礼之本也。”

老家的传统婚俗(民间婚俗之亲迎和花桥)(1)

这里提到的六礼,从上古以至近代,其实历代都有变更。最早的六礼是周代制定的,《仪礼》说婚有六礼,有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亲迎等六种礼节。六礼的本质其实是男方选定妻子后,付给女方彩礼的形式和内容的结合,是买卖婚姻的表现。而亲迎就是古代结婚“六礼”的第六礼,是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的仪式。冯梦龙在《情史·连理树》里记载:“贾夫妇知粹未婚,乃遣人报守愚求终好。守愚欣跃从之。六礼既备,亲迎有期。花烛之夕,粹与蓬莱相见,不营若仙降也,因各赋诗以志喜。”说的就是备好“六礼“,新郎再去迎接新娘子的过程。

《清通礼》记载:汉官自七品以上,礼别为九,但婚礼相当于古代六礼者也只有五礼,即议婚、纳采、纳币、请期,亲迎。其他士庶人家婚礼仿照此规定有所损益。古代婚姻仪程规范“六礼”随着时代变化有增有删,有并有合。有些虽然合并在一起,其实质仍然存在。如果看其本质,“六礼”的实质只是两礼,即订婚之礼(纳采、问名、纳吉、纳征)和成婚之礼(请期和亲迎)。

“亲迎”也是“六礼”中最为繁琐的一项。《诗经·大雅·大明》描写婚礼就有“文定厥样,亲迎于润”的诗句。《公羊传》中谈到婚姻说,从天子到庶人皆须行亲迎之礼。《礼记·哀公问》记载鲁哀公问孔子:“冕冠而亲迎,不已重乎?”孔子答:“合二姓之好,以继先圣之后,以为天地宗庙社樱之主,君何谓已重乎?”可知儒家礼制把“亲迎”之礼看得特别重要。新婿亲迎时必须郑重地穿着冠冕公服前往。后世演变,新郎迎娶时要穿字以及,而且要衣冠盛饰,整齐鲜洁,披红挂花。宋代司马光((温公书仪》中谈到新婿打扮:“世俗新婿盛戴花胜,拥蔽其首,殊丈夫之容体,必不得已,且随俗。戴花一两枝,胜一两枚可也。”可见宋代时新婿是花胜簇面以致“拥蔽其首”。司马光主张少戴一些,但也必须戴一两枝。《东京梦华录》也记载“婿具公裳,花胜簇面”。后代新郎迎娶时虽然不是“花胜簇面”那么繁琐,但一般都是身着丰以反,斜披花红。有的头上还替一两枝花插于礼帽上。

冯梦龙《醒世恒言》第七卷《钱秀才错占凤凰侍》中描述亲迎:到了初二清晨,尤辰便到颜家相帮,安排亲迎礼物,及上门吝项赏赐,都封得停停当当。其钱青所用,及儒巾圆领丝绦皂靴,并皆齐备。又分派各船食用,大船二只,一只坐新人,一只媒人共新郎同坐;中船四只,散载众人;小船四只,一者护送,二者以备杂差。十余只船,筛锣掌号,一齐开出湖去。一路流星炮涨,好不兴头。正是门阑多喜气,女婿近乘龙。船到西山,已是下午。约莫离高家半里停泊。尤辰先到高家报信,一面安排亲迎礼物,及新人乘坐百花彩轿,灯笼火把,共有数百。钱青打扮整齐,另有青绢暖轿,四抬四绰,笙箫鼓乐,径望高家而来。

老家的传统婚俗(民间婚俗之亲迎和花桥)(2)

在这里,新人乘坐的是漂亮的百花彩轿。而凌檬初《二刻拍案惊奇》卷九的《莽儿郎惊散新莺燕,邹梅香认合玉蟾蛛》里也有对迎亲的描写:“须臾,堂前鼓乐齐鸣,新郎冠带上门,亲自迎娶,新人上轿。冯老孺人也上轿,送到金家,与金员外会了亲。吃了喜酒,送入洞房,两下成其夫妇。恩清美满,自不必说。”不过,今人很少知道的是,古人结婚是在晚上的,晚上是黑色的,所以一切迎送人等,都全部穿黑色礼服,《仪礼》叙述亲迎之礼说:“主人爵弃,缎裳细袍,从者必玄端,乘墨车,从车二乘,执烛前马。”增、细、玄、墨都是黑色,如今结婚时候,要有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举动,就是古代信奉“暮夜为良辰”,在晚上结婚的习俗遗留。

结婚时,要“以昏为期”,也就是亲迎要在黄昏以后,乃至半夜进行,所以《释名》里的“婚姻”定义说:“婚,昏时成礼也;姻,女因媒也。”郑玄注《仪礼》说:“亲迎必用昏时。”但是结婚为什么要在晚上甚至深更半夜的?民俗学者有一种观点认为那是人类早期抢夺婚姻的遗风,这是因为晚上方便行动。

新郎亲往女家迎娶新娘时,轿子的作用就很突出了。亲迎有迎亲和等亲两种。迎亲要用双顶轿,新郎乘一顶,另选全福小男孩乘一顶压轿,往女家迎娶。这可能是古时的一种亲迎同车的礼节。《诗经·郑风》记载:“有女同车,颜如舜华,将翱将翔,佩玉琼据,彼美孟姜,询美且都。”明代李昌棋的《剪灯徐话·莺莺传》也i}了这一亲迎之礼:书生柳颖丧偶,将蠕妇赵莺莺娶为续弦,“御轮之夕,莺乃私语于颖曰:‘妾虽婿妇,然尚处子……”,等亲是用单顶轿,新郎在家门外迎候。迎娶队伍鱼贯而行,先是开道,引导前进;然后是仪队、新郎坐轿、新娘花轿,最后是媒人的小轿。从女家起轿时,也要向新郎献四喜汤、茶等。等将新娘子迎回男方家,还要举行一系列仪式,如迎轿、下轿、祭拜天地、行合晋礼、入洞房等,以祝福新人吉祥、安康。

老家的传统婚俗(民间婚俗之亲迎和花桥)(3)

关于轿子,日人中川忠英编著的《清俗纪闻》里记载的较详细,书中“新迎”一节中记载:“做新之日,中刻时分,媒人来到男家说:‘如已做好准备,则请一同前往。’于是,新郎换穿新衣(新朗衣裳只比平日穿着华丽,无固定颜色制式),备花轿(花轿系以缎子、绸绢等装饰之美丽乘具由新郎一方准备),带领乐人(乐人为法师、艺人之类,其中亦有盲人等,平日以奏乐为业)前往女家。此谓之亲迎(此时,亦有女婿不去而只由媒人前往之事。媒人及新郎均乘轿,媒人之轿子在前面领路,其次为新郎之轿子,后面为花轿,顺序连接而行)。”我国许多主要的习俗,大多起始于周代。“六礼”的发端是在西周初年,《诗经·大雅·大明》有记“文定厥样,亲迎于渭”的传说。到了隋唐以后,皇太子娶妻,也开始亲迎,于是“六礼”就流行起来了。《宋史·礼志》规定宋朝礼制,“士庶人婚礼,并问名于纳采,并请期于纳征。”《明史·礼志》中说:“问名、纳吉不行已久,止仿《家礼》,纳采、纳币、亲迎等礼行之。”

“大姑娘坐花轿头一回。”花轿是亲迎时最不可缺少的用具。坐花轿有上轿、起轿、喝轿、宿亲、翻镜、压街(颠轿)、落轿等一系列流程,将整个送嫁、迎娶活动的喜庆气氛推向高潮。迎娶新娘,上古时候该是用马车的,用花轿的礼俗是晚唐、五代的事,是从“檐子(肩舆)’’的流行开始的。《东京梦华录》《五杂姐》等笔记记载,约从北宋中期起,才开始有“花檐子”迎娶新娘的风气,南宋以后,花轿迎亲流行起来。这和城市生活的发展有很大关系,因为花轿显然容易在街巷中招摇过市,引人注目。而车马在郊野才显得方便些。在里弄里面,车马是无论如何施展不开的。那么,从迎接新娘是如何从马车变成花轿的呢?

东汉魏晋以来,门第高的大姓婚事一直在圈内进行,像唐代的太原王氏、范阳卢氏、荣阳郑氏、清河与博陵崔氏、陇西与赵郡李氏这七大望族就只在自己的圈子里通婚。元植《会真记》写张生向崔莺莺求婚,崔母自矜博陵望族而瞧不起对方门第,正是这种状况的写照。唐高宗时,出身寒族的李义府官居宰相,想为儿子在这七大望姓中娶个媳妇,竟到处碰壁。李为此怀怨,便劝说皇帝下诏,禁止这七姓子女互相通婚。同时又派人重修((氏族志》,规定不论门第,凡得官五品者皆属士流。从此这七大高门自为婚女因以保持“血统”的门路断绝了。然而这些望族偷偷地议婚论娶,取消了车马送亲等公开热闹的排场,改为天黑后弄一乘花纱遮蔽的“檐子”把新娘抬到男家结婚,日后再流变为花轿。所以,花轿代表某种社会身份。

老家的传统婚俗(民间婚俗之亲迎和花桥)(4)

相传,北宋理学家程颐对传统送嫁婚仪进行了改革。古代婚俗中,大夫以上嫁女有“反马”规矩,即女方用车马把新女良关至夫家,小夫妻过上一段日子(通常不少于三个月)后,倘相处和睦,夫家便留下车子,送还其马,叫“返马”。如果两人合不来,新娘便骑乘自家的马返归娘家,准备离异。这种风气,自先秦传至唐宋。

程颐晚年时,家里先是甥女出嫁未儿,夫妻失和,骑马返归娘家。接着又是侄媳妇因丈夫暴卒,也骑着马回去改嫁他人。程颐认为,婚姻当以白刻皆老才是,就决定今后程家送嫁女儿,一概不用车马,男方须用“檐子,’来迎娶,断绝“反马”,程家娶亲,也照此办理,以此确保既嫁女子“从一而终”。随着理学的兴盛,这种“从一而终”的观念为社会接受,轿子迎亲的习俗也流行起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