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一般的工程机械多采用机、电、液、气等的综合系统,此系统结构紧凑,性能稳定,操作简便,功能强大,节能高效,如在工程建设中广泛使用的挖掘机、推土机、压路机、重型吊机、混凝土输送泵、自动卸载车等等,以及各类破碎机的液压系统,都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随着液压技术的迅速发展,液压技术将会运用得越来越广泛。

一般来说,液压传动系统的工作是可靠的,一个设计良好的液压系统与复杂程度相同的机械式、电气式的结构相比,故障发生率是较少的。但是如果使用和维护不当,也会出现各种故障,以至影响生产。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原理基础知识(工程机械液压系统使用和维护注意这几点)(1)

一、液压油的使用和维护

液压传动系统以油液作为传递能量的工作介质,在正确选用油液以后,还必须使油液保持清洁,防止油液中混入杂质和污物。经验证明,液压系统经常发生的各种故障和损坏事故往往与液压油变质污染及密封的破坏有关,而这两者又往往互有影响。

液压用油必须经过严格的过滤。滤油器应当经常检查清洗,发现损坏应及时更换。向油箱中注油时,应通过120目以上的滤油器。

系统中的油液应经常检查并根据工作情况定期更换,一般在累计工作1000多小时后,应当换油。如继续使用,油液将失去润滑性能,并可能具有酸性。在间断使用时,可根据具体情况隔半年至一年换油一次。

液压元件不要轻易拆卸。如必须拆卸时,应将零件清洗后放在干净的地方,在重新装配时要防止金属屑、棉纱等杂质落入元件中。

二、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液压系统中所用的油液压缩性很小,在一般情况下可认为油是不可压缩的。但空气的可压缩性很大,约为油液的一万倍,所以即使系统中含有少量的空气,它的影响也是很大的。溶解在油液中的空气,在压力低时就会从油中逸出,产生气泡,形成空穴现象,到了高压区,在压力油的冲击下,这些气泡又很快被击碎,急剧受到压缩,使系统中产生噪声。同时在气体突然受到压缩时会放出大量热量,因而引起局部过热,使液压元件和液压油受到损坏。空气的可压缩性大,还将使破坏工作平稳性,有时甚至引起振动。因此必须注意防止空气进入液压系统。

1.为了防止回油管回油时带入空气,回油管必须插入油箱的油面以下。

2.吸入管及泵轴密封部分等于或低于大气压的地方应注意不要漏入空气。

3.油箱的油面要尽量大些,吸入侧和回油侧要用隔板隔开,以达到消除气泡的目的。

4.在管路及液压缸的最高部分设置放气孔,在起动时应放掉其中的空气。

三、防止油温过高

工程机械液压系统油液工作温度一般在30-80℃的范围内较好,油温太高将对液压系统产生很多不良影响,如粘度下降,容积效率降低,润滑油膜变薄,增加机械磨损,密封件老化变质,丧失密封性能等。因此在使用维护过程中,应尽量控制油温使其不超过上述允许的上限。

引起油温过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些是属于系统设计不正确造成的,例如油箱容量太小,散热面积不够;系统中没有卸载回路,在停止工作时油泵仍在高压溢流;油管太细太长,弯曲过多,或液压元件选择不当,使压力损失太大等;有些则是属于制造上的问题,例如元件加工、装配精度不高,相对运动件间摩擦发热过多等。从使用维护的角度来看,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经常注意保持油箱中的正确油位,使系统中的油液有足够的循环冷却条件。

2.经常注意保持冷却器内水量充足,管路畅通。

3.在系统不工作的时候,油泵必须卸载

4.正确选择系统中所用油液的粘度。粘度过高,增加油液流动时的能量损耗,粘度过低,泄漏就会增多,两者都会使油升高。

四、对液压系统加强日常检查和定期检查

液压传动系统的某些重大故障,往往事前都会出现一些小的异常现象,而通过充分的日常维护和检查,就能够根据这些异常现象及早发现和排除一些可能产生的故障。

1.泵起动前检查

在油泵起动前要注意油箱是否注满油,油量要加至油箱上限指示标记。用温度计测量油温,当油温低于10℃时,应使系统在无负荷状态下运转20分钟以上。另外,在起动前要使溢流阀处于卸荷位置,并检查压力表是否正常。

2.泵起动和起动后的检查

用开开停停的方法进行起动,重复几次使油温上升,液压装置运转灵活后,再进入正常运转。在起动过程中如泵无输出,应立即停止运转,检查原因。泵起动后逐渐将溢流阀调整至规定的压力。与此同时要注意检听泵的噪声,如果噪声过大,则要查原因,进行排除,方可进行正常工作。

3.系统工作过程中的检查

在系统稳定工况下,除随时注意油量、油温、压力、噪声等问题外,还要检查液压缸、液压马达、换向阀、溢流阀的工作情况,注意整个系统的漏油和振动。

液压系统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系统,只有在每个细小的环节充分地准备,在设备运行前做好检查和维护,保持液压设备有一个良好的生产状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