鹤鸣于九皋,声闻于野。鱼潜在渊,或在于渚。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萚。他山之石,可以为错。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鱼在于渚,或潜在渊。乐彼之园,爰有树檀,其下维榖。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诗经.鹤鸣》)

鹤,中国人一般特指丹顶鹤。因为它在鹤族中最高大也最漂亮。它是真正的东方神鸟,其分布以印度为西限。中世纪欧洲人要了解这种鸟只能通过传说。因此,当他们较深入地了解了它之后,就以标本的提供地——日本做为它的拉丁文名字。但有人指出,日本的丹顶鹤个子较小,也不迁移。因此应该与东亚大陆上的丹顶鹤是不同的种,只是这一观点还没得到国际的认可。其实仙鹤在中日两国的文化形象也是不同的,一个是潇洒帅气的丈夫,一个是温婉多情的少女,这也表露了两国精神内涵的区别。当然,现在很多人都意识不到这一点,特别是一些艺术工作者。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1)

古人经常歌颂丹顶鹤是“君子”,说它们拥有五常中的“父子之道”。事实也的确如此。丹顶鹤宝宝长得比较慢。一般要到二岁时才会褪去一身黄毛,长出雪羽。头上的小红帽也得第三年才长齐。而这段时间父母一直把它带在身边。一旦孩子遇到危险,哪管对手是豺狼还是人类,父母都奋不顾身地冲上前去,高高挺起嘴上的宝剑,攻击敌人。另外,它们还有一项秘密武器,那就是它们的第一枚脚趾被叫做“兵爪”,也具备很强的攻击性。普通的野兽还真不是它们的对手。

不过一旦到了第四年,孩子就不能呆在父母身边了。它会被严厉的爸爸赶出家门。自己开始新的生活。这也是为了它的未来。终有一天,孩子要独立成长。

然而丹顶鹤的情感又岂此对于孩子?它们也是难见的好夫妻,好兄弟。古书上就记载了几个它们的故事,随便一翻就有好几个。

在南朝孝武帝时期,有名的湘东王刘彧有一次修了个“竹林堂”,听这名字就知道应该是座落在一片风雅的竹林之中。华堂还需仙鸟来配,一位太守就送来了一只丹顶鹤。

但其实这只是雌鹤,雄鹤还在太守家里呢,他舍不得。可谁也没想到,雌鹤居然在竹林堂中没日没夜的哀鸣。听到这声音,就算是铁石心肠的人也会落下泪来。其实竹林堂中的仙鹤也不只它这一只,可就这只叫得最响,对其他凑上来讨好的雄鹤根本不理。

刘彧也被叫得有些心烦意乱,正想是不是把这只鹤给宰了,却有一天,一头野鹤从外面飞了进来,赶也赶不走。原来,它就是那只雄鹤,逃出太守府,千里来寻爱妻。雌鹤很快认出了伴侣,两只鹤交颈斯磨,相抚其翼,在钟磬下翩翩起舞。大家都看傻了眼。(《渚宫故事》)

夫妻之情自然是很珍贵的情感,但兄弟之情同样珍贵。丹顶鹤也同样不缺。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2)

《本草纲目》里的仙鹤。

同样是在南朝,宋文帝时期,有一位将军行猎时,捕捉到两只小鹤。回来就献给了王爷。这两只小可怜中的弟弟,在被捕捉的过程中受了伤,嘴被撕裂了,无法进食,

一般野生动物这样都是必死无疑的,但鹤哥哥却勇敢地承担起了照顾弟弟的责任。每次吃食时,象栗米和水这些容易漏掉的食物,都是哥哥不辞辛苦地用长喙送入弟弟喉中。很困难,日本人就知道鹤用长喙啄食栗米的辛苦。所以他们有个成语叫“鹤啄栗”,意思就是身处困境。

然而哥哥的辛苦有了回报,弟弟生存了下来,伤情见好。王爷府的人看到这两兄弟如此友爱,也许是有点感动,就放任它们成长。

很快,哥哥就长出了飞羽,可以飞向那广袤的天空,可以回归家园,然而弟弟还不能飞。于是哥哥就没有飞走,就在庭园中教弟弟飞行。这也是很危险的。因为人类随时有可能动手,拔去哥哥新生的飞羽。可哥哥依然勇敢地呆在人类眼皮子下过了两个月,弟弟终于能飞了,两只鹤于是一起离开了王府。(《述异记》)

因为如此通灵,所以古人成为丹顶鹤的狂热粉丝。在古代,中国的第一宠物就是丹顶鹤,无论帝王将相,文人僧道,都以家中养了丹顶鹤做为身分及有文化的象征。可偏偏丹顶鹤又是野性十足的。家中养的鹤也时常飞走,所以成功者寥寥。很多人都成为了野外观鹤一族,上海的松江在古代被叫做“华亭”,出产最漂亮的仙鹤,所谓“华亭鹤鸣”是也,成为了重要的景点。古人对华亭鹤的热情不亚于现代老外对熊猫的关爱。

不过家养鹤还是有个别成功的例子,著名的北宋诗人林和靖就是其中之一,他一生不仕,居住在西湖边上,过着“梅妻鹤子”的悠闲生活。每次或在湖上泛舟,或去古寺参禅。可如果家里来客人了,家僮就会放出一对仙鹤,飞到林和靖的船边,他一见就会回来。而唐代的卫济川则是创造了养鹤界奇迹,他居然将六只仙鹤培养成了图书管理员。为此他花了三年时间,教会了鹤认字,其本上它们工作还算及职,想找哪本书就能给你衔出哪本书,没有差错。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3)

《三才图会》里的仙鹤

然而古今好鹤第一的,无过于春秋时卫国的国君卫懿公,当时他好鹤成狂,国都中供养着无数仙鹤。仙鹤们吃的是山珍海味,住的是华堂美宅,出有高车大马,甚至还有爵位和俸禄,配有专职的侍女和医生,就连死了都风光大葬。最终卫国的人民无法承受,和卫懿公离心离德。野蛮人趁机入侵,攻破国都,杀了卫懿公。强大的卫国从此一蹶不振,沦为二流国家。

每当我们读史,都很惊讶一个君主为什么爱鹤到如此痴迷的程度?其实,一点都不奇怪。因为对很多人来说,鹤不是动物那么简单,它们就是神在人间的化身。卫公好鹤的背后其实和秦皇汉武求仙是同样的心理。

在动物中,鹤的寿命算是长的,如果不被杀害的话,一般能活45-60岁,寿高者能活80多年。相信在环境质量较好的古代能够活更长,所以有“鹤寿千年”的说法。当然,就算是只能活60年,在经常罹于战乱之苦的人们眼中已经算高寿了。所以渴望鹤神赐予长寿是普遍的心态。在上古,鹤本身就是神仙。一直到唐代,都有很多鹤仙传说。

风仙天子唐玄宗是个好玩的主儿,有一次他带人出去打猎,忽然看到头上有只仙鹤在盘旋,于是弯弓射箭,一发中的,没想到那鹤居然带着御箭跑了,唐玄宗很奇怪,但很快就把这事给忘记了。没想到,三年之后,安史之乱,他被迫到四川来避难。有一天,他路经青白江附近的一处道院,进去休息,无意中进入了一个厢房,抬头一看,墙上有一只箭,正是当年自己射丢的那只。于是连忙找道士来问话,原来这里以前住着一个游方道士,三年前他出去后,带着一只箭回来,说:“有人射了我,不过没啥事,三年后他来这里你把箭还给他。”才知道那鹤是道士变的。(《太平广记》)

鹤的神异故事还有很多,人们称它们为仙子、九天使者、八公、蓬莱羽士等等,都想得到它那长生的魔力,甚至有传说,如果当鹤受了蛊毒的伤后,只有人的血才可以救治。而这人不是普通的人,而必须是生生世世为人的“真人”才行。这样的人在世上比鹤更稀少,所以可以说,鹤是比人更高等的生物。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4)

现实中的仙鹤

在六朝以前,传说中的成仙方式都是变成鹤或是乘着有鹤拉着的仙车为主流。只是到了后来,道教的人文主义色彩愈发浓厚,道士们视变成鹤为兽化,于是改成了仙人骑鹤的方式。只是这从实际操作的角度来说实在有些难度。鹤高也就一米五左右,而且体重轻,让一个一米六七的男人骑上去,往往压得鹤们非死即残。武则天也搞过这样的尝试,不过她是造了架木鹤,让自己最宠爱的近臣张易之坐上去吹箫。据说由于机关巧妙,木鹤可以在庭院中来回飞翔,这难不保是世界最早的一批个人飞行器了吧?坐在上面的身着羽衣的张易之飘然若仙,后来得了个职位叫”控鹤监“,这个名号很有意思。只是到了最后,还是一场古代的cosplayer秀,人还是人,鹤还是木鹤,无论武则天还是张易之,最终都没有成仙。

当然,人类想要得到鹤的神力的最方便直接的方法就是吃。因此,尽管高层对鹤依然崇拜喜爱,但它们还是成为了人类的捕猎对象。虽然丹顶鹤的肉硬又筋多,并不好吃,然而依然有各种利用方式,这些甚至被记载入了《本草纲目》。

要说鹤身上最让老饕们心动的,就是它一身的血了。鹤血从传说中的周穆王时代就是帝王们最好的饮品。据说,一般的血都腥臭难闻,不可直接饮用。但鹤血清凉宜人,有润肺排毒的功效。多喝有益身体。由于这个,不知多少仙鹤被割喉放血。

更血腥的应用还陆续有来,鹤脑拌天雄可以明目,鹤骨可以用来制作乐器,烧成炭也可以治昏厥,就连鹤胃中的砂石子也被派上了驱除蛊毒的用场,中国人的毛病就是这样。一直想用胃征服世界,所以也会干出“焚琴煮鹤”这样暴殄天物的事情来。

尽管随着人们对鹤了解的加深,它身上的神仙光环被一层层地剥去,但是古代的文化人还是相信鹤是可以飞上琼府玉京的,其中包括了孙思邈、李时珍等大家。他们指出,不是每一只鹤都是真正的“仙鹤”,尽管它们本来都是同一种生物。但只有当鹤或自动或被动地采用运行任脉的方式调理自己体内的气息,它们才真正开启了成仙之门。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5)

神仙与仙鹤,下为八仙,上为寿星

首先是活够一百六十年,这时的鹤不再吃活着的食物。它们的翎毛脱落,换成了象兽毛一样的细软毛。

这种说法现代人看起来荒诞,其实是有一定生物学依据的。同一只鸟身上的羽毛分很多种,其中最保温的就是细软毛,也叫绒毛。所有的鸟身上都有,只是平常被翎毛遮了看不见。但一些发生突变的鸟种会只长细软毛,例如“丝毛乌骨鸡”。也许鹤身上就发生了类似的基因突变。

这时,鹤的羽色也发生了变化,或是纯白色,或是纯黑色,但都有了神性,不会再被泥水沾污了。又过了一百六十年,鹤还能生殖后代,但却采用一种奇特的方式。这时,雄鹤在上风处鸣叫,雌鹤在下风处鸣叫,当叫声形成了共鸣时,雌鹤就而怀孕。在生育的时候。仙鹤们不再采用卵生的方式了,而是象哺乳类一样的胎生。所以仙鹤又叫“胎禽”。李时珍特别指出,只有真正的仙鹤才有这一逆天神技,普通的鹤该怎么生还是怎么生。如果以为所有鹤都这样,就要闹笑话。

一千六百年后,仙鹤的变化才停止。这时,它们光是喝水也能生存,再也不用吃东西了。而且只有到这个时候,它们才有资格成为仙人们的坐骑,飞升到仙界。

但鹤身上最有名的传奇还在它的头上。那就是那艳丽的红丹了,正是有名的“鹤顶红”,神话或武侠小说中它是天顶下最毒的东西之一,沾口即死,神仙难救。这还有术数学上的依据。因为鹤体是白色的,属金,丹顶是红色的,属火,五行的规律是火克金。因此,丹顶是有剧毒的,据说当鹤被逼到绝境时,会自碎丹顶而死,颇有“宁为玉碎,不做瓦全”的味道。九十年代的电影《古越传奇》就用了这个设定。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6)

故宫的铜鹤

可实际上,鹤顶红不过是正常的生物组织,是不带任何毒性的。通常说的“鹤顶红”,其实是一种含砒霜的矿物,叫”红信石“,因颜色偏红而有名。而现在所称的”鹤顶“也早就不是仙鹤之顶,而是海鹤,即犀鸟之顶。但反过来想,在神话的世界中,一切皆有可能。既然修炼有成的玄鹤可以化卵生为胎生,那么在头顶的红色中生出毒物又有什么奇怪的呢?只是在现在全世界不过三千余只的丹顶鹤中,你能找出一只真正的仙鹤吗?

这并不是仙鹤传说的最终版,传说尽管丹顶有剧毒,但当仙鹤有缘吃了千年灵芝草之后,它就会凝生成一颗明珠,可解天下万毒。只是这样的灵芝草更是可让人起死回生,飞升成仙的宝物。凡人又怎么可能得到,得到后又怎么可能给仙鹤享用呢?

只是这世界上还有几个肯为仙鹤洒热血的”真人“呢?也许是占了其他生物的投胎名额,人类的数量虽然剧增,但不是人的人更多了,仙人的传说离我们越来越远了,鹤们的身影也日益凋零,也许就一场半岛战争,这种陪伴我们几万年的东方仙禽将彻底成为神话。

长白山北坡始祖鸟(中华神禽志一鹤)(7)

《和汉三才图会》中的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