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笔:团团第13届中国航展前方特派小组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

(戴胤 摄)

第13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

(简称珠海航展)

已于10月3日闭幕

“航展”

一个听起来就觉得高大上的名词

相信大多数人第一次接触这个名词的时候

会认为展示的

仅仅是一个国家航空航天领域

具有代表性的产品

然后再加上某些生动精彩

吸引眼球的表演

……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

比如2017年莫斯科航空展览会上曾展出了“布兰”装甲车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

又比如在巴黎航展中曾展出了MPCV装甲车,上面的遥控武器站可以搭载多种武器进行作战

其实不尽然

事实上全球各类航展

都是陆海空三军武器装备的大展览

在航空展上

小到步枪、冲锋枪、轻重机枪

大到大口径榴弹炮、火箭炮、坦克、步兵战车、各类导弹

以及航空炸弹、防区外投掷器等精确制导武器等

应有尽有

那么本届珠海航展上除了空天利器

哪些地面装备也足够有料呢?

快随团团一起大开眼界吧!

迈向精确打击的模块化炮兵装备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4)

1953年国庆阅兵中亮相的“喀秋莎”火箭炮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5)

正在射击的国产89式火箭炮,它另辟蹊径,采用了履带式底盘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6)

国产63式轻型牵引式火箭炮,轻便灵活,其弹药仅靠电池即可击发,曾帮助许多国家的人民“以弱胜强”,成功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从殖民统治中赢得了国家的独立,因而被誉为“游击战神器”

说起火箭炮,小伙伴们会想起什么?是抗美援朝战争中志愿军那让敌军闻风丧胆的苏制“喀秋莎”火箭炮?是独树一帜,采用履带式底盘的国产89式火箭炮?还是简单可靠、被誉为“游击战神器”的国产63式107mm火箭炮?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7)

本届珠海航展中国兵器馆中展出的AR3火箭炮(发射300mm弹药),一旁放置着制导火箭弹以及不同口径的火箭弹(陈虞文 摄)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8)

搭配750mm弹药的AR3火箭炮,可见其发射管与上图的不同,但载车基本一致,凸显其模块化的特性(陈虞文 摄)

但是现在出场的这位AR3火箭炮,与他们的前辈们可是大不相同,不仅车体与传统火箭炮载车,如卡车这一类相比,具有了一定的防枪弹的能力,更好地保护了乘员。而且其装备了制导火箭弹、云爆弹、侵彻弹等多种弹药,使其能够比传统火箭炮具有更大的火力覆盖面的同时,还可以进行精确打击,并根据目标的不同采用不同威力的弹药,从而实现了火箭炮兵在不同作战条件下的灵活作战。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9)

本届珠海航展中放置于户外展示的“卫士”火箭炮,其模块化的特点展露无遗(陈虞文 摄)

同时,AR3火箭炮还拥有750mm、370mm和300mm不同口径的弹药,这些不同口径的弹药分别装于箱体之中,可根据需要在发射架上进行切换和组合搭配,这种以每个箱体单独运输,发射,更换的模块化设计思路就使得当代火箭炮不仅节省了更换弹药的时间,需要的人力物力,而且还提升了其火力的持续性和战场多样适应性。以本届珠海航展中展出的另一款模块化火箭炮,同样大名鼎鼎的“卫士”火箭炮为例:由于弹药事先都以箱体存放,因而在一次齐射后,再装填仅需更换箱体即可,装填时间仅需20分钟。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0)

具有“中国血统”的白俄罗斯“波罗乃兹”火箭炮

目前的中国火箭炮技术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早已摆脱过去给人留下的那种“粗糙简陋精度差”的印象。就连传统火箭炮技术强国之一的白俄罗斯,在研制新型“波罗乃兹”火箭炮时,一反过去使用俄式技术的传统,转为以采用中国A200远程火箭炮的技术搭配本土化的底盘形成新的火箭炮装备。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1)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2)

馆内展出的PLC155/52(SH15)车载榴弹炮(陈虞文 摄)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3)

馆内展出的PLZ155/52(SH8)履带式自行加榴炮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4)

馆内展出的ST3型105mm轮式突击炮(陈虞文 摄)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5)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6)

馆内展出的171型122mm车载榴弹炮(陈虞文 摄)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7)

PLQ155/39(AH4)牵引式榴弹炮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8)

馆内展出的CS/AH2A型105mm牵引式榴弹炮(陈虞文 摄)

除了火箭炮,常规火炮也不落下风。兵器馆内展出的PLC155/52(SH15)车载榴弹炮、PLZ155/52(SH8)履带式自行加榴炮、ST3型105毫米轮式突击炮、CS/SH1C型122mm车载榴弹炮、171型122mm车载榴弹炮、PLQ155/39(AH4)牵引榴弹炮和CS/AH2A型105mm牵引式榴弹炮……它们口径不同、承载的底盘不同,但均能使用智能弹药,充分体现了它们不同的作战定位,对于构建全方位精确打击的炮兵体系具有重要的意义。

立足信息化战争的坦克装甲车辆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19)

馆内展出的VT4主战坦克和VT5轻型坦克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0)

户外动态展示中纵横驰骋的VT4主战坦克

说起本届珠海航展地面装备中“最靓的仔”,VT4主战坦克可谓是“当仁不让”,已经参加了4届珠海航展的它一直是外贸装备中的“明星”,目前已被多国军队所采购,实在是“太火了”。其125mm主炮可谓是彰显“陆战之王”的魅力,顶部可将高射机枪和遥控机枪塔根据作战环境的不同进行转换,而这些还不是其最出色的特性,它还充分考虑了乘员的感受,车内装配有空调,即使在烈日炎炎的夏日里,车内从此不再是“蒸笼”,使坦克兵更加专注于作战。

而另一个出色的特性是其面向信息化作战,VT4主战坦克的信息化程度很高,也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其装备最先进的火控系统和信息化电子化模块,它所有部件都构建在数字化网络基础上,使整个坦克集群都能通过数字化通讯实现群组作战。坦克采用数字化惯性导航系统和GPS导航和先进的数字计算机控制技术、数字通信技术等,实现了信息采集、处理、交互、分发的自动化。通过这一显示终端,车组成员可以接受外部指挥信息、友邻坦克发送的位置和敌情通报,还可以通过网络了解己方所有的坦克位置,并显示敌方目标情报,实现战场的全向透明。

同时,这次展出的VT4主战坦克和VT5轻型坦克还搭配了无人机,战场的情报和数据分享也可通过无人机来进行,这就拓宽了坦克乘员组获取情报的深度和广度,延长了情报获取的距离,可谓是让坦克“飞了起来”。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1)

户外动态展示中尽显“轻骑兵”本色的VT5轻型坦克

而提到坦克界的新秀——VT5轻型坦克,众所周知,衡量坦克的性能主要是三个方面:“机动”、“火力”和“防护”,这三个方面VT5轻型坦克可谓是不遑多让。虽然其发动机马力相较于VT4主战坦克要小,但由于其较轻的重量,使它可以更好适应山地、高原、城市等对坦克来说较为恶劣的环境。而说到火力,其也能像大多数主战坦克那样发射比常规弹药打击距离更远的炮射导弹,即使遭遇世界先进的主战坦克也能有一战之力,防护上也能够适应其设计目标中所针对的作战环境。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2)

馆内展出的极具“科幻感”的VN22轮式装甲车(陈虞文 摄)

极具“科幻感”、“高颜值”的VN22装甲车是首次亮相珠海航展,当然它也非常有实力,达到了世界一流水准。其防护采用了披挂的复合装甲,具有良好的弹道防御能力,并达到北约4级标准;而针对当前反恐任务中常出现的地雷、路边炸弹等威胁,其车体本身就达到国内最高水平4级防雷效果!车体两边还密布可调节的摄像头,力争打造“透明装甲”的“无死角”战车,使得敌人难以贴近车边威胁战车。机动性方面它搭载了大功率发动机、全自动变速箱,并且还能实现全轮同时转向,从而减小了转弯半径,不惧伏击这类的情况。无人炮塔的采用增强了炮塔的防护力,同时也让其搭载的武器变得更加多样化了,比如反坦克导弹等,还增加了舱内空间,能够搭载更多步兵进行作战,步兵在车内也会感到更舒适,简直就是装甲车中的“跑车”!

总的来说,当前我国的坦克装甲车辆不仅更“现代”了,而且还充分考虑乘员的体验,就像当下坦克装甲车辆的驾驶,再也不用费力地去鼓捣操纵杆了,使用方向盘即可轻松驾驶这些“庞然大物”和开汽车没有太大的差异,从而实现了如同古代骑士和爱驹关系那样的人机合一的功效。

战场新秀无人化装备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3)

正在开火的俄罗斯“天王星”-9战斗机器人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4)

美国研制中的“粗齿锯”M5无人轻型坦克

“无人化”,是近期频频出现的一个热词。在叙利亚战争中,俄军的无人战斗机器人就表现出了极其强大的作战能力,而在去年纳卡冲突中,无人机更是走向前台,成为了作战中的绝对主力,同时美国也加紧了陆军机器人坦克的实用化,并取得了重大进展。当然,我国在无人化装备的发展上与世界其他军事强国相比也毫不逊色,甚至在一些方面还引领世界潮流,在本届珠海航展上,无人化装备专门开辟了一个面积比其他装备大得多的展示区,可以说凸显了无人化装备的“新秀”地位。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5)

馆内展示的VU-T10履带式地面无人作战平台(陈虞文 摄)

本次航展上展示的无人装备,根据用途和定位的不同大小不一,形状各异。VU-T10履带式地面无人作战平台虽然看起来较为壮实,其装备了一座30mm自动炮、并列机枪以及两枚反坦克导弹,火力媲美当今世界主流步兵战车,但是其外形与后者相比更为低矮,尺寸也仅为后者的几分之一,重量更是只有后者的十几分之一。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6)

馆内展示的察打无人平台(陈虞文 摄)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7)

ZDW01式侦打突击无人车配备了红箭-73C反坦克导弹(图源:凤凰网)

而类似察打无人平台这类的小巧的无人装备,更多采取灵活机动、混合编组的作战模式,有的成为了侦察兵的好拍档,有的不仅能侦察,还能进行“打了就跑”的突袭,还有的让炸药包下了岗,成为了碉堡等坚固工事的“克星”

一个轻型无人平台小组就发挥了如此之多的作用……目前,我国无人装备发展已形成了一套体系,并在我国军事装备这个庞大的系统中,获得了难以替代的地位,是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8)

航天科工展示的FK-300防空导弹武器系统,采用无人车底盘(陈虞文 摄)

近年来,无人装备除了无人机深度介入空中作战外,防空作战也有了它们的身影,由航天科工所带来的FK-300防空导弹系统,就采用了无人车的底盘。这表明,无人装备争夺制空权那“矛与盾”的较量,也将日趋白热化。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29)

中国无人作战装备底盘专业化、作战用途多样化,类型可谓是应有尽有(陈虞文 摄)

有理由相信,随着新军事革命的不断深入,无人装备将更为深入地介入到作战当中,当前中国无人作战装备已经实现了底盘专业化、作战用途多样化,类型可谓是应有尽有,中国无人作战装备必将逐渐成为世界无人作战装备发展、无人化作战的引领者。

体系化装备,只为打造合成部队

在一些研制单位中流传着这么一句话:“在体系中找定位。”这就说明在现代战争中,武器间的使用不再是单打独斗,而是多兵种多种武器间协同,实施统一集中指挥,这就突破了传统的各军种间的壁垒,也使得各种不同类型的武器在这种指挥体系中各自拥有了独特的地位。

而这种共同编成的部队,被称为“合成部队”。由于其比同等传统编制部队能发挥出更大的战斗力,因而世界各大军事强国纷纷开启了合成部队的探索。如美军2000年成功组建世界上第一个合成师,随后又组建了合成旅;俄军也探索出了“营战斗群战术”。我军也不例外,在新一轮的军改中,合成营建设就是一个重头戏,而本届珠海航展所展示的“山猫”超轻型全地形车车族,就是一个迷你合成突击部队的一个生动展现。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0)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1)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2)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3)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4)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5)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6)

馆内展示的“山猫”全地形车大家族,“山猫”全地形车车族可根据用途的不同,搭载高射炮、榴弹炮、防空导弹和火箭炮等武器,还能作为轻型综合保障车辆和人员输送车使用(陈虞文 摄)

“山猫”全地形车车族有着非常轻的重量,对于山地等复杂条件有着很好的机动能力,并且可根据用途的不同,安装不同的武器,比如防空武器、机枪、轻型榴弹炮、迫击炮、火箭炮、激光武器……从而组成一个个火力支援队、防空反装甲队、综合保障队等多支担负不同任务的作战编队,同时还可进行混合编组作战,既可对敌人发起全面进攻,又能实施防御和阻击来犯之敌,可谓是“能打能防”。

目前,由“山猫”全地形车车族所组成的作战集群覆盖的任务范围十分全面,已经完全能够被称为一支超轻型的合成突击部队。看到如此优异的性能,想必“山猫”全地形车车族在满足我军需要的同时,也将能走向国际市场并赢得一席之地。

强大的国防力量

保卫着我们的幸福生活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7)

犹记得1949年开国大典上,组成战车方队的是缴获各方势力的“万国造”;如今,大批自主研发的武器装备列装,让人民解放军向国防现代化的强军目标又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坦克的发展史第一期(坦克航展给我开门)(38)

伴着震天撼地的轰鸣,钢铁洪流滚滚而来,正是这样强大而又可靠的人民军队,守护着我们幸福祥和的美好生活。

参考资料:《坦克装甲车辆》2021 09上

来源:共青团中央综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