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孔子诞辰时,慕华君曾发文《孔子诞辰,祭孔大典,我们为何还要祭祀孔子?》阐述祭孔的意义,很多朋友看后都对祭孔表示了支持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1)

部分评论

但也有一些朋友表达了不同意见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2)

这些不同意见其实由来已久,他们主要源自人们对孔子及儒家的一些误解。

很多人认为孔子之所以被后代帝王尊崇是因为其愚忠愚孝的思想有利于统治阶级的统治,有助于社会稳定,其实不然,孔子关于君臣关系和父子关系的主张远非愚忠愚孝所能及。

君臣关系

很多古装剧在君臣出现矛盾,君主要赐死大臣的时候都会说一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如《水浒传》《甄嬛传》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3)

《水浒传》宋江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4)

《甄嬛传》雍正

很多人因为汉武帝采纳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主张,强调以儒家思想为国家的哲学根本,使儒学成为正统思想,便认定臣民对君主绝对服从的这一思想源自孔子。如果是这样,那么孔子真真可以喊一句“为什么受伤的总是我”了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5)

对于君臣关系,孔子一向主张“君君臣臣”“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这是一种对等的关系,就是说君主要先有君主的样子,按照礼的规定役使臣子,臣子才能对君主尽忠。

孔子虽想施行仁政,但也主张“以道事君,不可则止”“用之则行,舍之则藏”和“危邦不入,乱邦不居”。

蘧伯玉和宁武子都曾因君臣关系处理得当而获得孔子称赞,孔子称赞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在国家政治清明、君主有道的时候就出来做官,在政局混乱的时候就挂冠离去;宁武子“邦有道则知,邦无道则愚。其知可及也,其愚不可及也”,在国家政治开明时,就表现出智慧,出来做官,在君主昏暗无度、形势恶化时,他就明哲保身,退居幕后装起糊涂,孔子称赞说宁武子的智慧别人能够达到,他的装糊涂却很难学得。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6)

蘧伯玉像

孔子本人在是否出仕做官这一选择上遵循的同样是这一原则,在目睹了陪臣执国政的无道现象之后,孔子深知自己的主张难以试行,曾慨叹:“道不行,乘桴浮于海”。

以上都是在说如果国家政治混乱,君主没有君主的样子,那么臣子可以自行解除尽忠的义务,这种“从道不从君”的思想远非后世理解的愚忠。

其实“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这句话并非儒家作品,而是出自明清时期的一句俗话,多见于明清小说中,如《西游记》中猪八戒曾说:“常言道:‘君教臣死,臣不死不忠;父教子亡,子不亡不孝。’”这实在与孔子和儒家无关。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7)

父子关系

与“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一样,其所对应的“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同样不符合孔子的孝思想。

很多人认为孔子主张愚孝,因为孟懿子问什么是孝的时候,孔子答“无违”。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8)

于是有人认为孔子的意思是不违背父母,其实并非如此,孔子的“无违”指的不是不违背父母命令,而是不违背礼,即父母健在的时候,以礼对待他们,父母过世之后,以礼埋葬,并以礼祭祀他们。

孔子不主张愚孝还体现在“事父母几谏”和“小受大走”两个方面。

“事父母几谏”就是说子女侍奉父母,如果父母出现过失,子女应当委婉地规劝,不可放任父母一错再错。

“小受大走”讲的是曾点和曾参父子的故事。

孔子提倡愚忠愚孝吗(孔子主张愚忠愚孝)(9)

曾点像

曾点与曾参父子两人同为孔子的学生,某天,曾点让曾参去瓜田锄草,曾参无意锄掉了一根瓜苗。曾点很生气,认为曾参做事不够专心,应该受到惩罚。于是拿起棍棒责打曾参,却因一时没有控制好力道将曾参打晕在地。曾参清醒之后,立刻去见父亲,并鼓琴而歌,以示对父亲的责打心无怨怼之意。后来,孔子听闻此事,但他并没有对曾参的行为进行赞赏,反而教导曾参说:“父亲责打你的时候,如果用的是比较小的棍棒,那你就站在那里任父亲责打;如果用的是比较粗的棍棒,那你就要赶紧离开。否则的话,如果父亲暴怒之下一时失手,将你打至残疾甚至死亡,那就是不可挽回的惨剧。能躲而不躲,听凭这样悲惨的事情发生,相当于置父亲于不仁的境地。这样是不对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