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是现代化的核心内容。从18世纪英国起源的工业革命,开启了人类社会从手工业时代向工业化时代的跃进。伴随着三次工业革命浪潮,人类社会现代化产业格局得以建立。

社会发展到今天,工业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柱。2014年,我国首次超过米国,成为世界头号工业大国,奠定了我国在世界经济中的巨大规模优势。重庆一直就是一座以工业立身的城市,尽管近些年服务业比重开始超过第二产业,但实体制造业仍然是重庆的竞争优势。2019年,重庆工业增加值达到6656.72亿元,仅次于上海、深圳、苏州,排全国第四位。而在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营收中,重庆排在全国第六,次于上海、深圳、苏州、北京和东莞。

支撑起重庆这个工业大市的,是下面的多个工业强区强县。今天就以工业增加值官 方数据为准,来简单盘点一下重庆的工业十强区县。

重庆各区县工业排名(谁是重庆工业十强区县)(1)

渝北临空经济区

排名第一的是渝北区。2020年渝北区工业增加值达到了538.42亿元,同比增长11.1%。支撑渝北区工业的,是汽车制造、电子信息、通用机械制造等。不过,渝北区工业增加值在GDP中的占比,已经不高,2020年大约只占GDP2009.52亿元的26.8%。

排在第二的是涪陵区。2020年涪陵区工业增加值517.0亿元,可比增长6.0%。涪陵区的5大支柱产业,分别是清洁能源、新材料、装备制造、食品医疗和信息技术。涪陵区一直是重庆传统工业大区,包括中化涪陵、华峰化工、建峰化工、太极、涪陵榨菜、涪陵卷烟厂等一系列明星企业,诞生了一批工业领域的上市公司。工业增加值占涪陵区同期GDP比重达到了42.2%,而同期涪陵区服务业增加值462.87亿元。工业仍然是涪陵区的绝对功臣。

重庆各区县工业排名(谁是重庆工业十强区县)(2)

图源网络 江津白沙工业园区

排在第三位的是江津区。2020年江津区工业增加值481.2亿元,同比增长3.8%。江津区的支柱产业,是消费品(食品)加工、汽车摩托车制造、装备制造、材料和电子信息产业。江津区最有名气的,还是食品加工,包括白酒、粮油等,在全市都有不小的比重。工业同样在江津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2020年的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是43.37%,比涪陵还高。

排在第四位的是永川。2020年永川区工业增加值416.2亿元,同比增长6.1%。工业在永川经济中的贡献,也超过了40%。永川在2020年经济总量成功突破1000亿元,达到1012.4亿元,是第8个千亿大区,并且已经全面形成了对沙坪坝的紧追态势。永川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了374家,主要支柱产业是汽车及零部件、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特色轻工、能源及材料等。其中永川引进的长城汽车,成为长城在西南地区的重要基地,多次追加投资,可以说对永川贡献巨大。

重庆各区县工业排名(谁是重庆工业十强区县)(3)

图源网络 永川长城汽车基地

排在第五位的是九龙坡区。九龙坡区一直给人的印象是工业大区,似乎像经济总量一样是仅次于渝北的存在。不过,深入分析一下,却发现事实并非如此。2020年九龙坡区实现工业增加值402.35亿元,同比增长5.3%。从结构上,九龙坡区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971.37亿元,仅次于渝北、渝中和江北这3个服务业千亿大区。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是26.2%,居然比渝北区还要低。工业上,目前九龙坡区最负盛名的还是冶金,大名鼎鼎的西南铝业就在九龙坡。主要支柱产业上,九龙坡主要包括汽车摩托车、智能产业、新材料、高端装备等。

重庆各区县工业排名(谁是重庆工业十强区县)(4)

图源网络 长寿经开区

排在第6位的是长寿区。2020年长寿区工业增加值354.02亿元,同比增长5.9%。长寿区的工业占比,达到了48.32%,是重庆各区县中工业占比最高的区。作为老牌工业大区,长寿承接了很多主城区搬迁产业,有著名的重庆钢铁、川维、巴斯夫化工、BP、LG、国际复合材料等,是全国最大的天然气化工基地,在钢铁冶金、化工医药、新材料、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等领域都有不俗的实力。这里还有国家级工业园区长寿经开区,形成了以化工为特色的园区经济。

排在第七位的是合川区。2020年合川区工业增加值317.11亿元,同比增长1.9%。而在工业增加值占比方面,达到了32.6%。合川区也是渝西地区综合实力非常强的大区。2020年经济总量成功超越了万州,排全市第9位。不过,合川这两年的工业经济显得有几分低迷。合川的前几年依托北汽银翔发展起来的汽车摩托车制造业,这几年银翔汽车制造基本停滞,对合川造成了一定拖累。去年合川工业比较乏力,工业增加值仅仅增长了1.9%,应该是工业十强区里增速最低的。目前,合川的z三大支柱产业,是装备制造、医药健康、信息技术。

重庆各区县工业排名(谁是重庆工业十强区县)(5)

图源网络 璧山高新区

排在第八位的是璧山区,2020年璧山区工业增加值约310亿元,同比增长5.6%。2020年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1.5%。璧山这几年的发展势头非常不错,特别是在工业领域。以前的璧山,以生产皮鞋出名,号称中国西部皮鞋之都,不过没有什么知名的品牌。尽管前几年引进的众泰汽车基本上“烟消云散”,但璧山紧接着就引进了比亚迪动力电池、康佳光电科技园、中车恒通等大项目,2020年规上工业企业达到了432家,发展势头可以说是非常的好。如今,璧山的产业无比地“高新”,高端显示、新能源等等规模效应不断显现,借助中国西部(重庆)科学城东风,璧山应该还有一个工业发展的“黄金10年”。

排在第九位的是荣昌区,2020年荣昌区工业增加值288.1亿元,同比增长5.3%。在占比方面,荣昌工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40.59%。荣昌区以猪和陶闻名,事实上,食品和陶瓷确实是荣昌非常重要的支柱产业。在陶瓷方面,荣昌引进一系列陶瓷、卫浴用品生产企业,并拓展到家居行业,开创出了一片天地。食品、医药、陶瓷、服饰是荣昌重点发展的千亿级消费品工业集群,而新材料、智能装备、电子信息等多个百亿级支柱产业,也是荣昌正大力发展的方向。

排在第十位的是大足区,2020年大足区工业增加值262.3亿元,同比增长5.4%。2020年大足区工业增加值占比达到37.44%。大足是全国著名的五金之乡,目前形成了以现代五金、智能制造、现代家居等为主的主导产业。

非常接近前10的,还有铜梁区,2020年工业增加值254.53亿元,北碚区为249.84亿元。

在前10的区中,主城9区中只有渝北区和九龙坡区,其他的区都没有进入工业增加值前10.渝中区全域基本已经没有工业,江北区也是以第三产业著称,其工业和建筑业增加值仅有283.9亿元,工业增加值排不到前10。沙坪坝区是令人比较费解的,凭借英业达、广达等电子代工企业,沙坪坝区2020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达到了2490.3亿元,全市仅次于渝北区,但工业增加值仅有232.9亿元,只能理解成这些代工企业GDP含量确实很低。巴南区2020年的工业增加值也只有213.9亿元,南岸区2019年的数据是207.7亿元。至于大渡口区,实在工业存在感也很低。总体上来看,主城9区真正的强项,已经悄然间转移到了服务业上,渝中区服务业占比超过了90%,江北区达到了78%。主城的两个工业大区渝北和九龙坡,工业占比都已经低于30%,占比上未来恐怕也很难有大的提升。

重庆各区县工业排名(谁是重庆工业十强区县)(6)

两江新区产业布局

而新的工业化主战场,已经明显地转移到了主城都市新区。前10大工业强区中,就有8个来自主城都市新区。而涪陵、江津、永川、长寿、璧山、荣昌等6个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全部超过了40%,而合川和大足也都超过了30%,工业的支撑作用格外明显。

总体上来看,这也是符合发展规律的。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主城区版图不断扩张,为了更高的单位产出和更好的城市环境,“退二进三”在不断上演,工业企业不断外迁,其中有些是主动为之,但更多的是市场经济在发挥作用。而渝西片区各区,土地、人力等要素资源相对便宜,便于大规模工业发展。

不过,对于主城区而言,一味地“脱实向虚”也是不可取的,工业仍然需要发挥重要作用,否则仅仅靠服务业,显然无法支撑近千万的常住人口就业。事实上渝北区和九龙坡区之所以能在经济总量上领先全市,与工业密不可分。主城区需要向环境友好的、附加值高的高新技术行业及时转型,在工业和服务业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从而实现工业与服务业的良性互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