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婉兮 图/网络

1

王琴,电影《你好,李焕英》中的人物。

在贾晓玲眼中,她是“人生赢家”的代名词。有得力的丈夫、长脸的女儿、优渥的生活,无论走到哪儿,都是人群中的焦点。

她有这样的资本。

年轻时,王琴便是厂中响当当的铁娘子。

她爱出风头,好胜心极强。无论买电视机、还是排球赛,都要拼尽全力去争个第一,无比享受那种被赞赏、被吹捧的感觉。

李焕英则内敛得多。

她有些小小的虚荣心,但却没那么爱出风头,更不屑与人争抢。所以,即使自己容貌美丽,恋爱也谈得悄无声息,而后便嫁人生女,一辈子平平静静。

李焕英感动么(你好李焕英王琴的人生)(1)

王琴就不一样了。

她在排球场上的那股子拼劲儿打动了厂长,随即与厂长儿子相亲,后来又顺利嫁入沈家,实现了某种程度上的阶层跨越。

后来的发展,大概也沾过厂长公公的光,得到过旁人不太容易得到的条件和资源。

再加上好胜的性格做推力,王琴便顺理成章地,活成了人人羡慕的模样。

在贾晓玲的升学宴上,这位阿姨依旧出尽风头。

衣着华贵、保养得宜、打扮出众。从外在上,就把席间一众同龄人压了下去。

接着又是旧事重提,说当年的电视机、当年的排球赛,硬生生把自己变为话题中心,将主角贾晓玲母女的风头,抢了个一干二净。

更要命的是,王琴还有个同样“彪悍”的女儿:留学美国名校,学的是导演专业,月薪8万。

两位母亲脸上笑着,嘴上却嗖嗖放冷箭,话里话外各自较着劲儿。

可贾晓玲,却没为母亲扳回一局,“你说我当一回你的女儿,连让你高兴一次都没做过。”

这是贾晓玲的终身憾事。

也是她穿越后,倾尽全力为母亲逆天改命的原因。

在当时的贾晓玲看来,王琴的人生,才是真正值得一过的。

2

王琴成功吗?

从世俗标准来看,挺成功的。

因为长久以来,人们都习惯用能够量化的硬件指标,来衡量一个人的成功值。而成功值,往往又会被理解为幸福度。

一个能挣大钱的丈夫、一个就读名校的女儿,无疑是财力、物力与人脉的象征。这些抽象名词,足以使人们脑补出一种富足光鲜的生活。

拥有富足光鲜的王琴,自然会被视作“成功”的女人。

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认知。

比如房子有多大、收入有多高、存款有多少……

我们都会不由自主地设置标准,并以此作为度量衡。继而将形形色色的人都往里套,以此来判断他的地位、他的价值,甚至他的幸福。

包括贾晓玲在内的你我他。

她曾一度认为,假如李焕英能拥有王琴的人生,她就能拥有幸福。

李焕英感动么(你好李焕英王琴的人生)(2)

但事实上,王琴真的幸福吗?

电影没提这一茬,但或许我们能通过现实中的“王琴”,来窥见阔太太们的真实生活。

“王琴”们出现在各大美容院、会所、商场、咖啡馆,为日渐老去的容颜焦虑、为丈夫的心猿意马悲愤、也为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女操心……辗转反侧,难睡一个好觉。

在某时某刻某个瞬间,她大概也羡慕过李焕英,羡慕那种与丈夫携手买菜、晨练的平淡小日子;羡慕儿孙绕膝的天伦之乐。

当然,这也不能说明王琴过得就很惨。

更何况,电影中的王琴同样代表着不服输、不放弃的女性形象。

只能说,“王琴”没那么幸福,“李焕英”也没那么不幸。

我们看到的其他人的生活,不过是一个瞬间、一个截面,能代表暂时状态,却不能概括全貌。

所以,贾晓玲注意到的,其实也只是李焕英的某一个生活片段。

失落和沮丧,并不是全部的李焕英。

3

看过一个故事。

说的是一对教师夫妻,培养出了两个优秀的孩子:一个去了美国、一个去了北京,都是学历高、收入高、素质高的精英人士。

两个孩子也都孝顺,多次提出,要接父母跟自己一起生活。

可两口子故土难离,年龄越大,越不愿离开家乡。

无奈,孩子们只得依从父母,每个月都汇来高额生活费,足够老两口请保姆,过上衣食无忧的好日子。在旁人眼中,这都是“福气”的象征。

好是好的,但孤独排山倒海,一点点侵入晚年生活——尤其是看到别人家儿孙满堂其乐融融时。

就像曾经刷爆网络的那句话所言,“学渣儿子,妈妈相信你是来报恩的。”

当然,我不是说学霸不好,更不是说不该培养孩子成才。

若能再选一次,想必老两口还是会义无反顾地,给孩子插上翅膀,让他们展翅高飞。

但这并不代表,没给父母长脸的万万千千“贾晓玲”,就是罪恶的、不该出生的。

这更不代表“王琴”优于“李焕英”,不代表李焕英的人生一败涂地。

还是那句老话,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活法,幸福无非求仁得仁,根本无法用量化的体系来评判打分。

这应该也是李焕英不愿改变人生的原因。

她曾喃喃自语:怎样才能让你相信?我这一生过得挺幸福的。

锅炉工贾文田,是她的心爱之人;

那胖胖的不断惹事儿的女儿,亦是她的掌中之宝。

李焕英感动么(你好李焕英王琴的人生)(3)

没能像王琴一样荣华富贵养尊处优,是一个个选择叠加而成的结果。它与李焕英的性格匹配,未必就是人生遗憾。

换丈夫、换女儿代表着的另一种境遇,未必就是鲜花盛开一路坦途。

你羡慕别人的时候,其实别人也在羡慕你啊。

王琴有王琴的快乐,李焕英也有李焕英的幸福。

希望通过这部电影,贾玲能与自己和解。李焕英这一生的悲欢离合,与女儿有关,但并不能由女儿决定。

也希望我们,能和自己的命运和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