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713年,四川乐山附近的农民在一位老和尚的带领下,拿着工具对着凌云山千锤百击,一场浩大的工程拉开帷幕,这就是我们如今看到的乐山大佛。

乐山大佛作为我国最大的石刻佛像,在古代,一切全靠人工的背景下建造而成,堪称奇迹。凌云山上是大渡河、岷江、青衣江、三江的汇合处,水流湍急,行至此地的船只经常发生事故,汹涌的江水吞噬了很多人的生命,尤其是到了夏天,雨水增多,更是频发事故,令人胆战心惊。

乐山大佛的历史故事简介(揭开乐山大佛1200年的宝藏传说)(1)

在凌云山修行的海通和尚见此情景无比心痛,于是他便走下山,决定和附近百姓在峭壁上开凿出一尊大佛像,以镇住着汹涌的江水保一方平安。在海通的努力下,很多百姓以及工匠纷纷自发赶来,参与到这项伟大的工程中。

经过三代人的努力,历经90年,终于在公元803年竣工,整座大佛通高71米,肩宽24米,体态匀称,与山平齐。大佛竣工后,千百年来一直流传着佛身内暗藏洞穴,且里面宝藏无数,但这只是个传说,一直没有得到确认。

乐山大佛的历史故事简介(揭开乐山大佛1200年的宝藏传说)(2)

直到上世纪60年代,乐山政府在对大佛进行修缮时,意外揭开了谜底,在工人准备修复前胸时,意外发现了一个封闭的人工开凿山洞,这似乎印证了当地流传的藏宝洞。在打开后,里面的情景却令人大失所望,虽然确实是一个山洞,但里面放在是一堆废铁和铅皮,还有一块石碑,并没有所谓的宝藏。

乐山大佛的历史故事简介(揭开乐山大佛1200年的宝藏传说)(3)

唯一有价值的,也就是那块石碑了。但也有人觉得,当时在建造大佛时,除主事人到处筹集资金外,朝廷也有下发相应的补助,且建造大佛的目的就是为了镇住汹涌的江水,保佑一方平安,所以大佛的香火肯定很旺盛,寺庙每年都能收到不少的善款,除去日常开销,寺庙就将剩余的资金封存在山洞中,同时也可以留给后人用来做修缮佛像的资金。

乐山大佛的历史故事简介(揭开乐山大佛1200年的宝藏传说)(4)

而在山洞中发现废铁片有可能是铜制物件,而铅皮或许是经卷的一角,因为经过研究后发现,这个山洞历史上曾被多次开启,如果真有宝藏的话,早已被洗劫一空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