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已过去了一半,随着中国经济重启复苏,各个公司都忙着开拓业务、催收账款,为今年的成绩单做冲刺,今天小编就来聊一聊关于一枚印章是什么?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研究一下吧!

一枚印章是什么(一个印章引起的风波)

一枚印章是什么

2021年已过去了一半,随着中国经济重启复苏,各个公司都忙着开拓业务、催收账款,为今年的成绩单做冲刺。

“让人开心不起来的订单”

做木材公司的苏先生最近也忙得不可开交,一边跟客户确认最后两个月的木料订单,一边和林场跟进出货进度,但一张催货通知单却彻底打乱了他原本的节奏。连同催收单一起送到的还有一份他从未见过的合同,上面清楚列明“公司必须在12月31日前向某家具公司完成木料供应”,而供货价格只有市价的七折,而落款盖着鲜红色章正是自己公司的公章。且不论这个家具公司自己认识不认识,最近木材供不应求,价格蹭蹭往上涨,现在手头上有的货都是想尽办法才调动过来。连自己都不够卖的货,又怎么可能用这种低价卖给一个来历不明的公司呢?

“从天而降的高利贷”

苏先生还没想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就接到一家不知来头的财务公司的电话,说公司申请的贷款已准备好,最后再简单做一下背景调查,补齐公司资料就可以放款了。苏先生表示自己从来没有办过什么贷款,以为是诈骗电话,正准备挂电话,电话那头的业务人员告知是公司总经理拿着公司的委托函,亲自过来谈的贷款,贷款合同都签好盖章了。挂了电话后,苏先生越想越不对劲,二话不说就往财务公司赶,当看到文件上的公司印章时,苏先生才反应过来,公司章被盗用了!前段时间公司换办公室,苏先生又顾着跟林场调货,根本忙不过来,只好把搬迁的任务交给了担任公司总经理的堂弟,大到切割台,小到抽屉钥匙都由他负责张罗,这其中还包括公司的公章。看到贷款合同上的签字栏上,堂弟的签名赫然入目,最近不寻常的事情便都有了眉目。一边是价格不合理的订单,一边是从天而降的高利贷,一个小小的公章居然能引起那么大的风波,是苏先生始料未及的。

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个小小的红印章,对公司来说意味着什么?在日常管理上又有什么需要注意的呢?

公司在工商登记部门正式注册成立后,需要依据规定和办事指引,到指定的制章公司制作印章。一套沉甸甸的印章,为公司开张正式拉开序幕。

公司印章的类型

公司印章的类型多样,满足日常经营不同的需求。下面的表格为大家梳理了最常见的几类:

类型

用途

1

公章

现在刻印的公章一般除了中间位置具有标志性的五角星外,圈圈下部还会刻上信用号。公章在所有印章中具有最高效力,一般用作对外表示公司意志,例如签署合同、发公告或其它正式法律文件。

2

财务专用章

财务专用章在银行预留印鉴或申领发票时使用,也用于与财务相关的事项。

3

合同专用章

合同专用章专门用于公司对外签署合同文本,它的使用范围相对较窄,虽然不是每个公司的必备章,但若启用了,就同样具备了公信力。

4

法定代表人章

也称作私账,通常会用在支票、银行担保文件等。理论上,法定代表人章由法定代表人自己保管,和签字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5

发票专用章

可以用作申请、出具发票。

公司印章的法律效力

根据我国《企业登记管理条例》,公司在批准设立后,可以制作公司印章,公司的公章应及时向当地的公安部门进行备案登记。公章、法定代表人章、财务专用章、发票专用章以及报关专用章是标配,而其它印章并无必须刻制的强制性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并没有单独就企业印章作特别规定,虽然国家公安部曾在2002年出台《印章治安管理办法》(草案)向社会征集意见,然而至今仍未实行。企业的印章启用前,应到工商登记部门和当地公安局进行备案,如果公司未办理公安部门的备案(准刻)手续,也可能在一些民事纠纷中(例如:公司员工私刻公章,第三人假冒公司名义经营,第三人要求公司承担责任等)给公司有效举证造成困难。

中国商业社会普遍认章不认人,虽然我国没有专门的法律对企业印章进行规定,但是盖有企业印章,尤其是盖有公章的文件,在没有相反证据的情况下,都是具有法律效力的。一、盖章是合同生效的条件。根据我国《合同法》第三十二条,当事人采用合同书形式订立合同的,自双方当事人签字或者盖章时合同成立。这是对印章效力的明文规定,具体情况视乎合同条款怎么规定;二、印章代表法人的意志。除了合同以外的法律文件,比如声明、承诺函、信函等,盖上公司印章即代表了公司的意志,具有法律效力;三、印章代表法人的行为。根据《最高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借用业务介绍信、合同专用章、盖章的空白合同书或者银行帐户的,出借单位和借用人为共同诉讼人。出借印章,即视为出借人默认借用人的行为。由此可见,无论是商业习惯上还是在法律层面上,公司印章的效力可谓至高无上,因此,妥善管理并规范使用印章,是企业内控管理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印章管得好,老板心事少

登记备案不能忘

公司印章制作完成后和因为更名等原因要进行更改印章时,要及时向相关部门进行登记备案,包括向工商登记部门和当地公安局,也包括公司在开户银行的预留印鉴变更。

保管之人要可靠、使用印章讲规范

公司印章普遍由法定代表人亲自保管,如果公司规模较大,也会指定部门或人员进行保管。不常用的印章或者重复的章应该妥善销毁,避免丢失、被盗而引发不必要的法律后果。但不管哪种情况,公司的印章都应妥善保管在安全的地方(如保险柜、上锁的办公室等),交给可靠之人。

在印章使用上,讲规矩、讲流程,使用印章做好登记,文件做好书面备份。如果使用印章的文件涉及事项较多,应由各负责人进行逐层把关后再加盖。管章和用章职责分离,分工明确。

印章丢失要申报、及时补救堵漏洞

如公司印章丢失,应第一时间向有关机关进行申报,及时补办变更登记。另外,也应该通过公开渠道(如报纸、公司网站、公众号等)将印章丢失的情况告知公众;以电邮、信函等方式将相关情况告知自己的商业合作伙伴,将风险降到最低。

公司印章(尤其是公章)常被称作“企业的玉玺”,其法律效力和社会认可性不言而喻,它好比一个人的签字,盖在合同上是对义务的承诺,对条款的认可;盖在单据上是对价格的确认。如您不想像苏先生一样收到惊吓炸弹,应该对这一枚小小的印章多加重视,给它一个安全的“家”,妥善保管、妥当使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