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中国战略支援微信公众号 作者:刘桥明

“小伙子们,猜猜前四个月我们新闻量化考评得了多少分?”

战略支援部队某部办公室里,正在埋头苦干的几名战士听到该部政治工作部主任陈社礼的话后,互相看了一眼,不太明白陈主任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你们可真行。瞧,我们前四个月的考评分数已经大幅超过了去年全年的分数,而且一骑绝尘,遥遥领先呐!”陈主任作为主抓新闻报道工作的领导,今天,他是专程来和大家分享这条还冒着热气的好消息来的。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1)

用陈主任的话说,他们的新闻宣传工作之所以突飞猛进,是因为一个秘密武器——战士新闻报道员队伍。

去年12月份,该部适应编制体制调整,成立了一支全部由士兵组成的新闻办公室。与此同时,制定新闻报道员轮流值班制度,每两个月从基层连营抽调2名优秀报道员到新闻办公室工作。不到半年的时间,这支由士兵组成的宣传报道队伍,工作开展得有声有色,骨干数量也逐步增加。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2)

上士李剑担任新闻报道员快满4年了,新闻办公室成立后,他又多了一个新闻报道组组长的身份。战友们都习惯叫他“李记者”,这个称号可不是白来的。

实践出真知。李剑信奉“脚底板下出新闻”,无论是去搜集拍摄新闻素材,还是去帮带队伍,他都坚持与采访对象面对面,他觉得:“很多东西在电话里说不清楚,发信息也不能第一时间收到,只有面对面交流才能发挥最大效应。”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3)

在该部各单位,所有报道员对“李记者”的扎实作风都谙熟于心,因为他是“跑基层”最频繁的。新闻报道员霍浩浩介绍说:“他大概每十天一定会到连队来收集线索,并召集大家交流探讨新闻业务,我会的都是他教的。”

和霍浩浩一样,上等兵李欣伟也是从零开始学习写新闻的。李欣伟喜欢文学创作,到新闻办公室学习写新闻是受身边战友影响。刚到新闻办的时候,李欣伟撰写的稿件消息不像消息,通讯不像通讯,但李剑对他格外关照,从标题拟制到内容安排,都认真帮他修改,手把手教。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4)

李欣伟也没有让大家失望,用一个月的时间基本掌握了新闻写作要领。看到自己的作品在强军网上发表出来,心里美滋滋的。这几天,晚饭过后连队刚下发手机,他就抱着手机浏览公众号发表的文章,学习起新媒体写作特点,他说:“战友们看微信公众号的时候多了,我得想办法让大家在手机上看到自己的故事。”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5)

新闻办公室有一间专门的办公室,虽然面积不大,但成长成才的空间却足够宽松。写新闻的同行们一定对“加班”这个词深有体会,列兵杨佳祥是个慢性子,但工作起来从不拖泥带水,坚持今日事今日毕,因此他反而喜欢“加班”的状态,因为“夜里出成绩”。他有句口头禅:“班长你们先走,我马上弄完这篇稿子就回去。”他口中的“马上”通常是半小时起步。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6)

有为才有“味”。奋斗的日子虽然辛苦,但总是会让人记忆深刻。5月初,新闻报道员张弛离开了这个小集体回到了连队,但他对这里充满了不舍之情。“说事业有些大,说舞台更准确,我很喜欢去挖掘和分享正能量故事的过程。”他说,“如果新闻办需要人手,招呼一声,立马上岗。”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7)

“这几个小伙子很上进,今年新闻工作取得的成绩都来自他们。我们只负责把好保密关,做好协调工作,让他们工作起来更顺畅,他们能施展多大的才华就施展多大的才华。”陈主任对战士们赞不绝口,他说:“现在新媒体发展迅速,自己要同战士们一道加紧针对新媒体宣传的学习,争取继续取得新的成绩。”

战士搞宣传早已不是什么新鲜事,但都是由战士组成的新闻办公室还很少见。也许是拥有同样的经历,大家一起加班赶稿、一起外出拍摄、一起品尝发稿的喜悦、一起竞争先进个人,这个由战士组成的新闻办公室欢乐还真多。

士兵兄弟们准备好了吗(给大家介绍一下)(8)

作者 | 刘桥明

来源 | 解放军报社战略支援部队分社

监制 | 邹维荣

责编 | 韩阜业

编辑 | 李志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