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最想的就是春节,只记得春节会有新衣服穿,会有吃不完的好东西,看着家里的老人忙忙碌碌觉得特别有意思.....长大了等到这些东西都被省略了之后,发现过个年和平时过个周末差点并不是太大。现在才明白正是因为有了那些仪式,年才有了它独特的味道!

全国各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过年的那些仪式你们还剩多少)(1)

我们老家属于古鲁国的地界,再往前推是杞国,杞人忧天的杞国。鲁中腹地,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过年的流程很是繁琐。

在腊月二十九一家子便要忙活起来,准备各种供奉用的物件。整鸡、整鱼、方肉、豆腐丸子等等,这些是供奉用的。还要准备好祖宗的牌位,需要事先将火纸叠成帆船的模样,然后按照族谱辈分用毛笔写上一个个祖先的名字。当然最重要的是提前将对联贴好。

等这些忙活完,天已大黑。不过忙活一顿,家里多了很多喜庆的颜色。

全国各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过年的那些仪式你们还剩多少)(2)

全国各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过年的那些仪式你们还剩多少)(3)

年三十清早起来,首先要开始“请家堂”的仪式。家人拿着打好的火纸、香和鞭炮,出家门到路口,先点燃三支香,然后朝着祖坟的方向遥拜,然后点燃火纸,燃放鞭炮。手握点燃的香往回走,遇到路口或拐角处,要在标志物上插上香作为“路标”,引导先祖们回家。

到家后,要把香插入八仙桌的香炉中,然后在大门口横放一根木棍,意思是老祖们到家了,过年期间不再出门的意思。这是一种约定俗成的习俗,路过的人看见谁家门口有木棍,便知这家人“请家堂”供养了。

“请家堂”的仪式告一段落,后面便是“守家堂”了。这个时间一直持续到大年初二中午。

小时候最喜欢过的一天是大年初一。因为这一天母亲会早早的起床,拿出提前准备的新衣裳穿上后挨家挨户的去拜年。

这拜年可不是见人就拜,讲究得多着呢。古时奉行“五世而迁”,我们家这一支,可以上溯至明朝中叶。祖先们自陕西一带迁徙至鲁中地区。在此开枝散叶,后分散到了山东各个地区。鲁中地带好像还有个祠堂,看过家里人去了之后拍的照片。

据说很多当年闯关东的老人都跑回来寻根!

自祖先迁徙至鲁中,到我这已经是第二十一代了。

全国各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过年的那些仪式你们还剩多少)(4)

全国各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过年的那些仪式你们还剩多少)(5)

说远了,大年初一拜年就是将供奉的每一家都走一边,进了家门先要走到八仙桌前,对着祖宗的牌位三拜九叩。若家中有老人,接着要给老人们行礼。就这般一家挨着一家,直到走完这一户户。

全国各地的春节有哪些习俗(过年的那些仪式你们还剩多少)(6)

到了大年初二中午,是一家团圆饭的机会。家里这一支的人都要聚到一起吃饭。饭后便到了春节仪式的最后一步“送家堂”。各个分支的族人聚到一起,用火纸将牌位包裹起来烧掉。然后各个分支齐聚,鞭炮齐响。一挂连着一挂,能持续半个多小时,欢送先祖们离开。到了这个时候,祖先们才算正式离去。族人们这才开始自由出门。

农村的习俗众多,在正月十五之前都属于过年的范畴。从正月初三开始便要走亲访友。一天一户,直到走完所有的亲戚。

除了以上这些,还有开工的仪式!迎接新人的仪式等等!林林总总,老人说起来总是一套一套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