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朱允炆欲行削藩之时,有人曾跟他提过要行汉朝的“推恩令”。建文大臣高巍曾言“今盍师其意,勿行晁错削夺之谋,而效主父偃推恩之策。” ,其意就是不要效仿晁错武力削藩,而应该效仿主父偃的“推恩令”。当然高巍的削藩之策只是在思想上与“推恩令”一致,即在不引起国家内乱,又不引起藩王大规模反抗的原则上行削藩之事。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1)

汉朝推恩令示意图

众所周知,明朝的藩王与西汉的诸侯王并不一样,明朝的藩王是“分封而不锡土,列爵而不临民,食禄而不治事”,简单的说就是明朝的藩王是没有封国的,地方的民政事务藩王无权干涉,也没有收税、掌管地方政务的权力。也就是如此,汉朝这个以让诸侯王的子嗣瓜分疆土为目的的“推恩令”显然是不适合用在明朝身上的,因为明朝的藩王压根就没有封国。

所以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并非是“以地侯之”(即让诸侯国分为若干个侯国,使诸侯王的子孙依次分享封土,地尽为止,封土广大而子孙少的人,就先虚建国号,待其子孙生后再分封),乃是“以权分子”的恩,即把原只属于藩王世子一人独享的权力,平分给藩王的所有子嗣。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2)

明初藩王分封图

明初洪武年间,朱元璋为了巩固新生的大明王朝,他在借鉴历代分封的基础上创造性的建立了一套不同以往的任何朝代的“明代藩封制度”。自1370年开始,朱元璋就先后将自己的24个儿子和1个从孙分封于边疆及内地的主要城市,且为了让这些分封地方的诸侯有抵御侵略、拱卫王室的实力,朱元璋给予了他们非常大的权力。

在当时,每位藩王都拥有着数量不等的亲卫护卫军,少则千余人,多则上万人,且还拥有“ 提兵专制”之权,即可直接调动地方上的军队。可以说明初的藩王凭借着这等实力,虽然没有直接管理地方民政的权力,但却显然已经可以影响到中央政府对于地方的控制。

也就是如此,高巍提出的削藩之策,根本的目的就在于削弱藩王手握的这些权力。因此,高巍就借助着“推恩令”的核心思想,即“众建诸侯而少其力”,将藩王的权力平分给他所留下的子嗣,借此来达到削弱藩王实力的目的。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3)

明代湖北藩王情况

如在当时,镇守宁夏的庆王朱栴,他不但有着左、右、中三护卫,兵力在万人以上,同时他还管着庆阳、宁夏、延安、绥德四卫事务,且直辖四卫马步军士。按照正常情况,这些权力本只有继任藩王之位的世子能够继承,但是现在照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这些权力就要平分给朱栴的6个儿子,比如长子朱秩煃虽能继承宁王爵位,但是左、右、中三护卫,朱秩煃只能独得一个护卫营,其余的二个护卫营却需与其他五子平分。

可以说高巍的这个削藩之策与汉朝的“推恩令”在本质上并无不同。高巍也是巧妙的借助了人那贪婪的本性,他知道一旦这个诱饵放下去,那些藩王的子嗣势必会因为想要瓜分这个原只属于世子的权力而发生内讧,等真到那个时候,朝廷根本无需插手,藩王之祸就会不攻自破。

即使他们不发生内讧,而是和平的分割权力,藩王也会在数代之后就不能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要知道明朝对于藩王所能拥有的亲卫数量是有着明文规定的,就这样分下去,不出数代,那些藩王手上的兵也就没剩多少了,而没有了兵,他们还拿什么跟朝廷斗呢?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4)

明朝藩王亲卫

可以说高巍的削藩之策要是真能够实施下去,藩王之祸必定能在数代之后得到根本性的解决。此外,在高巍提出这个建议的时候,户部右侍郎卓敬还额外补充了一点,他建议“在北诸王,子弟分封于南;在南,子弟分封于北。如此则籓王之权,不削而自削矣。”,就是在藩王子嗣瓜分藩王的权力之后,还要进行“异地分封”,即原来在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就将他封在南方;原来在南方的藩王子嗣,在册封时就将他封在北方。

显然卓敬提出这个意见,就是为了瓦解藩王对于地方的干扰与控制。想想看,一个藩王在一个地方顶多就只能待一代,之后的子嗣就被分封到其他地方,因此这个藩王肯定没有能力,也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控制住这个地方。即使他有这个能力在有生之年控制住这个地方,他的后代也没有机会再继续掌控这个地方,因为他要被封到其他地方去了。也就是如此,如果能够实施下去,藩王将永远不可能对中央政府造成任何的威胁,因为他根本没有根基可言。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5)

明初藩王分封地

而且卓敬在提出这个意见后,还特意补充到“燕王智虑绝伦,雄才大略,酷类高帝。北平形胜地,士马精强,金、元年由兴。今宜徙封南昌,万一有变,亦易控制。”,他说到燕王朱棣这人雄才大略,很像朱元璋,而且他的封地北平又是繁华之地,且兵强马壮。所以要实施这个削藩之策,第一个要削的就是燕王朱棣,应该把他改封到南昌,这样一旦有变,朝廷就可以有绝对的把握控制住朱棣,而只要控制住朱棣,其他的藩王就不成问题。

显然卓敬这个计策不可谓不毒,如果能够实施下去,燕王朱棣就只能成为笼中的小鸟,任由朝廷宰割,想想看后世朱棣将宁王朱权改封南昌之时,曾经不可一世的宁王不就是毫无反抗能力了吗。可以说如果朱允炆采纳高巍和卓敬所提出的“以权分子”和“异地分封”这两个计策,朱允炆的削藩行动成功的几率将大大提高,甚至可以说是“大业可成”。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6)

燕王朱棣封地

可惜朱允炆最终还是没有听从他们二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他采用的确是黄子澄所提出的最下策的武力削藩,即“先干掉弱小的周、齐、代诸王,去燕王的羽翼,待时机成熟再动燕王。”。当然,在当时武力削藩是有两种策略的,其一就是刚才黄子澄所提的“先弱后强”,而其二就是齐泰所提的“先强后弱”,即先干掉燕王朱棣,然后再动其他弱小的藩王。

而从中我们可以看出,在这些人所提出的削藩之策中,以高巍和卓敬的“以权分子,异地分封”为最上策,再以齐泰的“先强后弱”为中策,而黄子澄的“先弱后强”显然就是最下策。可惜啊!当时的朱允炆哪怕是选齐泰的中策,他也不会输的那么惨。可是毫无治国经验的朱允炆最终还是选了同样毫无理政经验的一个书生黄子澄所提出的最为下策的“先弱后强”之策。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7)

黄子澄与朱允炆议政图

那么很多人都不明白,为什么朱允炆在削藩之时,会选择黄子澄所提出的这个最为下策的“先弱后强”的削藩之策呢?个人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因:

第一、黄子澄的缘故。可以说黄子澄这位从朱允炆小时候就陪着读书的伴读,他对朱允炆的影响真的很深。在教导朱允炆读书的时候,黄子澄无时无刻都在给朱允炆灌输着“藩王很弱,朝廷很强”的思想。

比如当年朱允炆曾经求教过黄子澄削藩一事,黄子澄这样答道,他说“诸王仅有护兵,只能自守,倘若有变,可以以六师监之,谁能抵挡?汉朝七国不可谓不强,最后还是灭亡了。大小强弱之势不同,而顺逆之理更相异啊!”就是说藩王手中只有亲卫,他们只能自守,即使他们造反,只要朝廷的大军前往镇压,他们拿什么来抵抗?汉朝七国之乱时,七国不是很强吗?可是最后不还是被朝廷给灭了吗?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8)

黄子澄剧照

所以也正是因为朱允炆从小就接受着黄子澄这种“敌弱我强”的思想,你说他能做到完全正视藩王的实力吗?显然不能。也正是因为如此,在之后朱允炆主持削藩的时候,他这种“敌强我弱”的先入为主的思想,最终就让他习惯性的选择以朝廷的武力来直接进行削藩。而再加上黄子澄历来深受朱允炆的重视和信任,所以他的计策自然就会被另眼相看。

第二、朱允炆操之过急。其实照我们现在看来,卓敬和高巍所提出的削藩之策是最为稳妥的,也是最有效的。但是说实在的,这个计策见效的时间真的是太慢,不经历数代很难见到效果。所以对于一个刚登基,又急于做出一些政绩来证明自己的朱允炆来说,这么长的时间他显然是等不了的。再加上他身边最重要的谋士黄子澄、齐泰等人也都想快点做出一些能够“名留青史”的政绩,也就是如此,在黄子澄、齐泰的“唆使”下,再加上朱允炆本身也有这种做法,最终“以权分子,异地分封”这个最为稳妥的削藩之策就被彻底的否定了。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9)

朱允炆剧照

就是如此,在采纳了黄子澄这个“先弱后强”的下下策后,他第一个就对燕王周边较为弱小的周王下手了,1399年朱允炆派曹国公李景隆突袭开封逮捕了宁王朱橚,并于不久将他贬为庶人,禁锢于应天。而后代王朱桂、湘王朱柏、齐王朱榑、岷王朱楩等四位藩王相继或自杀,或被废,或被禁锢。可以说此时对于朱允炆来说,正是志得意满之时,但是朱允炆不知道的是,他的这些行动已经惊动了那虎卧在北平的那位“酷类高帝”的燕王朱棣。

明朝靖难之役朱允炆(明朝的推恩令:本有望替朱允炆解决藩王之祸)(10)

燕王朱棣

就是在诸多藩王被朱允炆的突然发难,而一一被废之时,远在北平的朱棣早已知晓了这一切,他开始了防备,并已有了谋反的心思。或许只有朱允炆和他手下的那群书生大臣们才认为他们的计划是天衣无缝的,他们还恍如梦中的认为朝廷的雷霆一击会给予燕王朱棣致命一击。只可惜他们的大敌朱棣,却早已洞悉一切,他之所以现在不反击,只是在等待一个机会,这个机会就是朝廷所要给予的那所谓的“雷霆一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