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悄悄退群(入群与退群)(1)

45# 原创 作者 王林山(四师) 铁道兵战友网 2019.08.06

如何悄悄退群(入群与退群)(2)

QQ群,微信群,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平台和即时通信工具,自从面世以来,大大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方便了人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和交流。并且通过不断改进和升级,其功能更加完备适用,方便快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青睐和欢迎,尤其是年轻一族。两者相较,各有利弊,优势互补,尤以微信群应用最广。

自从有了群,不管形式如何,规模大小,人数多少,但入群、退群乃是一种常态,再自然也不过了。唯有此,群才有生机和活力,才有吸引力。不然,就会死水一潭。老面孔不变,久而久之,容易使人平淡,进而产生厌倦。

先说入群。但凡新友入群,群内大多一片欢腾:招呼声,鼓掌声,鞭炮声,锣鼓声,好不热闹。入群者受宠若惊,心情激动,频频与大家交流互动,这是大家都期待的一种效果。偶尔,也有与此不同的另外一种场景:面对众多欢迎的热烈场面,被入群者却无任何回应,一直潜水沉默,甚至连个泡也从没冒过。连拉入者可能也没料到,感到没有面子,略显有点尴尬,只好出来圆场解释一番。

如何悄悄退群(入群与退群)(3)

再说退群。退群的原因,多有不同,因人而异,错综复杂。身体的,心理的;个人的,家庭的;兴趣的,个性的;年龄的,操作的,等等。或因其一,或兼而有之。大凡上了年纪的,多因身体渐差,眼神不好,不善操作的俱多。有的觉得长期潜水,光占空位,而主动选择退出。还有一种情形,手中群过多,感觉有点“不堪重负”。有时看不过来,又不忍心放下,生怕漏掉什么。尤其是面对那些大量花花绿绿,曾似相识的图片,使人眼花缭乱,应接不暇。再说了,长时间低头,也不利于健康。进群图乐,退群求静;退出群聊,选择私聊,也是一种“解脱”。前段时间,我对手中过多的微信群,也做了一些清理精简。知己者,不论在群与否,皆为好友。还是顺其自然,自个掌握为好。

有鉴于此,笔者以为,“入群自愿,退群自由”,应作为群管的一项基本原则。几年来,我一直坚持这一原则。凡有意拉入或主动申请者,一律事先沟通,征求个人意见,不强求,不勉强;对于退群者,不管是否本人拉入,一概随其所便,持宽容和理解态度,一般不问原因,不去猜测,不作评论。

当然,这里系指一般意义上的聊天群。对于那些具有特定功能的聊天群,例如员工群,工作群等,必须遵守群规,不能任性,随意自由进出。

以上所言,纯属个人体验和一孔之见。如有谬误,欢迎指正!

如何悄悄退群(入群与退群)(4)


如何悄悄退群(入群与退群)(5)

(兵网责编:苏北竹韵)

(头条编发:雪山飞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