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康有为,大家比较熟悉的可能就是书本上的“公车上书”和百日维新了,受这两件事影响,我们对其的印象可能还不错,认为他是改革先驱,是推动历史车轮向前发展的重要人物。但是你知道吗,历史中真实而完整可能会让你大跌眼镜

康有为的前半生

康有为的家庭条件非常不错,其祖祖辈辈都是朝廷的命官,可谓是官宦世家,像康有为这样的官N代出身,我们是可以想象他从小的生活是比较老官僚式的,我认为他后来道路的选择可能也受到家庭这方面影响。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1)

康有为

官宦出身的他肯定也离不开科举,24岁乡试过后,康有为回家途中,偶然接触到了西方书籍,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从书中,他了解到了西方资本主义制度,通过不断的学习他发现这种制度远比中国的封建制度要先进。当时社会环境,清政府的软弱和西方帝国的强势形成强烈的对比,让他迫不及待地想要将西方的那一套制度移植到中国身上来。他吸取西方的进化论和政治结构糅合中国的具体国情,初步形成了自己的一套思想体系(不过后来的实事证明这只不过是没有做过实事的书生空谈,并没有操作的可能,不过已极为难得,比较当时大部分人还只停留在购买武器装备强国的思想)。

康有为33岁的时候,创作出了《新学伪经考》《孔子改制考》,从根本上动摇了传统的学说的立脚点,把《古文尚书》、《左传》、《毛诗》都认定为西汉末年刘歆伪造的,而后者又把孔子塑造成了主张改革的资产阶级革命者,使得康有为他们的行为被定性为效法孔子,变法的难度大大降低。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2)

新学伪经考

康有为的想法得到了当时很多渴求改变的青年们认可,当时包括梁启超在内的进步知识分子都汇聚在康有为门下,甚至连政府中高层官员都以结交康有为为荣,不过康的思想主张还是不能被保守派所接受。

1895年,甲午战争中国战败,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引起了当时在京候考的举人们群情激愤。康有为趁势联合举子们于时年5月2日发动了“公车上书”(据说也有水分)。但是因为守旧派的阻挠,光绪帝并没有看到。不久以后康有为中了进士,在康有为的不断上书下,光绪帝终于看到了他的上书,并且慢慢接受他的主张。不过内外的阻力让这位年轻的皇帝不敢下定决心。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3)

公车上书

终于在1897年,德国抢占胶州湾以后,光绪最终下定决心进行改革

1898年,光绪委派康有为全权负责新政事宜,改革因触及到旧派势力的利益,受到多方阻挠(改革派自身也有问题,比如对于英国传教士建议将中日美英联合为一个邦的建议,都有改革派同意,此举不吝于将中国的军事,财税,外交主权交给外人,还有很多令人诟病的地方,似乎康有为是在借着改革假公济私,以权谋私)以慈禧为代表的后党,当机立断发动政变,结束了戊戌变法,戊戌六君子也慷慨就义。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4)

戊戌六君子

如果说,康有为的人生到此就结束的话,那无疑是完美的,一个心怀国家的少年为求国家强大不断努力的励志故事,但是戊戌变法以后,他的人生轨迹就发生偏转了。

康有为的后半生

康有为提前得到消息,早早出逃,他来到海外,建立了保皇会,让海外的华侨捐款,在多地进行演讲,康有为是一个很喜欢吹嘘自己的人,他经常把自己的功劳夸大然后到处宣传,这回他借着光绪的名头疯狂敛财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5)

保皇会

他把光绪帝和变法联系起来(上图光绪帝的这个画像是他伪造的),又把“忠君”和“救国”联系起来,因为海外华人很难获得大陆的消息,加上康有为自称有“衣带诏”,更是许诺“反救驾有功者,布衣可至将相”,把这个捐款的层次一下子上升了,不但能让捐款者能获名而且还能看得到利,这大饼画的很多人都上套了,演说还颇有效果,海外华侨纷纷慷慨解囊。

保皇会一时间发展的很红火,数年间开遍全球,甚至在南非都有分公司,会员有上百万,对,你没听错。康有为借着这个保皇会赚的盆满钵满,单是会员费就有数百万美元

到这里,还算正常,但是康有为募集到的没有用到营救光绪帝身上。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6)

康有为在加拿大

他拿着这些钱,周游列国,过上了奢侈的生活,他甚至还在瑞典给自己买了半个小岛,叫做康有为岛,这和他到处给人讲光绪鸡粥的事真是极具讽刺感。

康有为的真实目的其实一点也不难看出,他可以说是一个自私的政治投机者,并不是一个纯粹爱国的人,同他的弟子梁启超作比较,形成鲜明的对比,一个始终坚持保皇派,一个却慢慢转变成共和派。

清朝灭亡以后,康有为还是在用保皇会筹措的钱为自己置办豪宅,产业诸如杭州一天园、上海莹园、青岛天游园,这些全都是当初康有为的房产,有人替康有为算账,每年大约要花掉两万银圆,约为现在百万元左右。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7)

康有为和其家人

很难看出他有哪里的忠君爱国,或者为营救光绪或者其他事业做出什么贡献,反观孙中山,将募捐到的每一分钱都用在革命上,自己省吃俭用。要是给他一个评价,虚伪,狡诈最为合适不过。

他居然还写了一本自传说自己如何劳苦功高,还以“圣人”自居,全然忘记自己假借光绪招牌敛财的事。

戊戌变法失败离去时,他是维新运动领袖,辛亥革命回来的时候却成为了一个最为坚定保守派人士,康有为一夜之间从改革派变成了保皇派,为了复辟前后奔波。

回国以后的康有为和效忠前清的北洋军阀张勋发动复辟拥立溥仪登基。失败以后,他还是到处为溥仪到处奔走收纳人才,被溥仪亲切的称为康师。康有为是真心为了心中的清王朝吗,不见得,恐怕还是为了恢复自己的权力吧

康有为给我们的启示(课本上不会讲的事)(8)

晚年的他隐居青岛,始终宣称效忠清朝皇帝,拿着各国华侨的捐款,生活极其奢华,最后在一次乡宴中,中毒身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