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四种情况

对道路交通有诸多负面影响

绍兴交警在此倡议各位驾驶人

存在这些情况的

请不要再上路行驶!

01

疲劳驾驶

什么是疲劳驾驶?

疲劳驾驶,是指驾驶人由于睡眠不足、身体状态疲乏或是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产生生理机能和心理机能的失调,而在客观上出现驾驶技能下降的现象。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第六十二条:驾驶机动车不得有此行为:连续驾驶机动车超过4小时未停车休息或者停车休息时间少于20分钟。连续驾驶4小时未停车休息,就可以认定为疲劳驾驶。

为避免疲劳驾驶应该怎么做?

如果是在高速公路上,最好在1个半小时到2小时到就近的服务区休息一下;如果驾驶人没有休息好或感到有点疲劳时,不要驾车进入高速公路。

驾车前一天要保持充足睡眠,行车时可以偶尔开启窗户通通风,让自己保持清醒和转移一下注意力,随车可以携带口香糖,咀嚼可以让自己保持面部运动,当有疲劳感出现又暂时无法停车时,可以听一些歌曲,并且跟着音乐一起唱起来,让自己保持清醒。

听从车辆主动安全提醒干预,目前有不少的车型配有驾驶疲劳提醒系统,当系统感知车主长时间未进行并线、加减速操作以及开车时间过长时,仪表会出现“咖啡杯”等进行警示,当车主发现警示时,需要进行停车休息,避免不必要的事故发生。

刚拿驾驶证真的不建议开车吗(这四种情况不要再上路行驶)(1)

02

”药驾“

什么是“药驾”?

“药驾”,就是指服用了影响驾驶安全的药物后仍然驾驶的行为。一些药物在服用后会引起嗜睡、头晕、反应模糊、视线重影等不良反应,从而危及行车安全。

如:止咳药物如右美沙芬、喷托维林,复方感冒药,如泰诺、日夜百服宁、白加黑、康泰克,抗组胺药物常用的有扑尔敏、西替利嗪、氯雷他定等。

为避免“药驾”应该怎么做?

每一种药物的全部不良反应都不会同时出现在一个人身上,也不应全部药物均抛开剂量谈毒性,不能“因噎废食”。

正确的方法是,在服药前仔细查阅说明书,充分了解该药物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服药后静观,如出现身体不适或上述不良反应时应避免驾驶,待好转后再驾驶或使用其他交通工具。

03

带病驾驶

什么是带病驾驶?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二十二条规定,饮酒、服用国家管制的精神药品或者麻醉药品,或者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的疾病,或者过度疲劳影响安全驾驶的,不得驾驶机动车。患有妨碍安全驾驶机动车疾病的,不得驾驶机动车。

同时,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负刑事责任。

为避免带病驾驶应该怎么做?

禁驾疾病中很多是偶发性、突然性疾病,像癫痫、眩晕症、间歇性精神病等,如果患者未发病,其症状与正常人无异,只有在发病时才发现。这类疾病难以在常规体检中发现,只有在病情发作时,用专业仪器进行特殊检查才能确诊。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驾驶人一定要高度重视身体情况,体检时一定要主动“坦白”。

04

空腹驾驶

什么是空腹驾驶?

血糖是人体最直接、最经济的能量来源,而大脑是能量需求量最大的器官。当空腹驾驶时,身体将处于低血糖的状况。首先影响大脑,大脑皮层受抑制,可发生意识朦胧,定向力识别力渐丧失,嗜睡、双手振颤等,有时可出现骚动不安、冲动或攻击行为,严重者出现抽搐和昏迷等。其他系统的表现还有心悸、焦虑、出虚汗、饥饿感等。和“酒驾”一样,低血糖状态下驾车特别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因此,把它和“酒驾”相提并论一点都不为过。

为避免空腹驾驶应该怎么做?

汽车驾驶员要改变生活中的不良习惯,要按时吃饭,做到吃好、吃饱,并且要休息好,以更加充沛的精力来干好驾驶工作。如因特殊情况急需出车,不能按时吃饭,可准备一些含糖量较高的食品,如糖果、糕点或含糖饮料,当你稍有饿意时,可补充一下以上东西,以便不会使你出现“低血糖”现象,以确保行车安全。

刚拿驾驶证真的不建议开车吗(这四种情况不要再上路行驶)(2)

在驾驶过程中

从自身做起,文明守法

把交通安全时刻牢记于心

平安,才是回家最近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