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线教师,早前笔者曾跟毕业多年的学生们,讨论过一个问题:课本里有哪些作品,是你们毕业后才觉得它有些“不对劲”的?

结果,还真有不少学生挑出了一些所谓的“刺”:

有位学生跟我说,小学课本里的《铁杵成针》有问题,他说:我才不相信李白会那么笨,唐代的铁那么贵,一根针才多少钱,李白才不会信那位磨针老太太的“鸡汤”;

陆游钗头凤有多厉害(女子拿钗头凤怼老师)(1)

也有人跟我说,课本里的《鹬蚌相争》有问题:人家水鸟的嘴一直咬着河蚌不让它走,那它又用什么和对方争吵,莫非用的是腹语吗?

当然,更有男学同对中学课本里的诗歌名句“士之耽兮,犹可说也;女之耽兮,不可说也”,表示不满,认为:这分明是从小就破坏男人的形象,从小就告诉女孩子“男人的嘴,骗人的鬼”。这样的作品放在中学课本里,也太不厚道了吧!

对于同学们挑的这些“刺”,笔者尚能解释:

《铁杵成针》和《鹬蚌相争》相争,毕竟是寓言故事,自然不能当真;

陆游钗头凤有多厉害(女子拿钗头凤怼老师)(2)

而《诗经·卫风·氓》的那句说男人不可信的句子,其实只是那一首诗里的说法,表达诗人个人的观点。而且,人家是结合上下文后,就当时女主人公遇到的负心人发表的这一观点,咱们现代人对号入座就没必要了。

笔者这样解释后,同学们倒也都表示理解了。

而在这众多的“挑刺”里,有一个问题是最难回复的。有一位毕业8年的女生,拿着一首《钗头凤》来怼我,跟我说:“我自己经历过离婚后才明白,陆游写这首词是不对的。他这样的男子,要是搁今天连对象都找不着。”

陆游钗头凤有多厉害(女子拿钗头凤怼老师)(3)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我们先再来读一遍《钗头凤》:

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东风恶,欢情薄。一怀愁绪,几年离索。错、错、错。

春如旧,人空瘦,泪痕红浥鲛绡透。桃花落,闲池阁。山盟虽在,锦书难托。莫、莫、莫!

在《全宋词》里,这首作品是极有分量的。传到今天,它已经成为了绝对的爱情经典。那么这位毕业8年的女生,为何会觉得此词有问题呢?她的理由共有3点:

其一,创作时间上不合适。

此词写于陆游跟唐婉离婚多年后,当时唐婉已经再嫁赵士程。陆游闲游沈园时,遇到了唐婉和赵士程夫妻俩。出于对大文人的尊重,赵士程特意让妻子给他樽酒一杯。

陆游钗头凤有多厉害(女子拿钗头凤怼老师)(4)

结果,这陆游酒一下肚,便在沈园的墙壁上写下了这样一首词作。词的上阕,分明是在怀念当年跟唐婉你侬我侬的时光。人家都已经有了丈夫,陆游却仍然如此高调地秀曾经的恩爱,在这样的身份和情形下,显然是不合适的。

其二,遣词有些问题。

离婚后,陆游自然是不忘情的,这一点从词中一片深情的语句中就看得出来。但不少女词迷认为,陆游一开始就写“红酥手,黄縢酒,满城春色宫墙柳”是不太合适的。

这句词是什么意思呢?无非就是写当年唐婉,用她那双漂亮、酥红的手,为自己温柔地樽酒。要知道,在古代描写一个女子的任何部分,都是极为少见的。女子的手,用“红酥”这样的字眼来形容,透着极强的暧昧感。这样的直接,在陆游的其它作品里是万万没有的。

陆游钗头凤有多厉害(女子拿钗头凤怼老师)(5)

其三,对唐婉的生活起到了不好的影响。

据史料记载,唐婉当时也曾以一首同名词来回赠陆游。而在这次相见后不久,她便郁郁而终了。

因此,有人推测:可能是陆游这首写在墙壁上的词,对唐婉的生活起了不好的影响。要么,就是让她对前夫燃起了旧情,但又无法在一起,所以一病不起了;要么,就是婆家或其他看过词的人,从此对她指指点点,让她受到了心灵的折磨。

因为以上3点,这位毕业8年的女同学,才会感叹:陆游这样的男子,搁现代估计连对象都找不到。毕竟,他在词里体现的爱情观是不够豁达、不够设身处地为曾经的爱人着想的。

陆游钗头凤有多厉害(女子拿钗头凤怼老师)(6)

从某种意义上来看,这一观点似乎没有太大问题,也是说得通的。但对于这件事,咱们或许应该换种思路来考虑:

陆游是一个文人,而且是一个很“直男”的文人,本身他跟唐婉分开就并非他自己的本意,不过是拗不过母亲而已。因此再遇上心上人,几杯酒下肚,他难免情难自已,这是正常的。而且毫无疑问,陆游对唐婉是一片痴情的。晚年的他,还曾多次以作品怀念唐婉,这一点就是最好的证明。

综上:如果要以现代人的观点,去挑古代作品的“刺”,那大家会发现哪哪都是问题。这种对古典文学的态度,显然是不太对的。事实上,咱们品读它们时,一定要搞清楚重点应该在哪里:学《铁杵成针》,是为了学会有恒心、有毅力;学《钗头凤》,是为了欣赏美好的语言艺术。对此事,大家怎么看?欢迎讨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