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故乡的茶亭

文/郝峻

那一抹情怀的故乡(啊故乡的茶亭)(1)

故乡的山村与外面的世界,隔着一座名叫尺刃岭的大山。不知哪个年代的哪位不会绕弯的先人,探索出一条翻越大山的捷径,随着历代村民们不懈响应的脚步,于是踩出了如今这条山路。

山路的分水岭处有一个茶亭。亭不大,梓木为柱,青石围栏,古瓦盖顶,雕梁画椽,四檐飞翘,犹山鹰振翅,俯瞰苍生。茶亭,顾名思义,是翻山人歇脚喝茶之亭,也是夏日纳凉、冬天避雪之所。据亭子里一块麻石碑刻记载,茶亭为清乾隆时由村民自发捐建,张三王五所捐的一砖一瓦都有刊录。

亭分外里两间。外间为过客栖身处,四条青石围栏就是座凳,上面不知承受了多少代人的骑坐,而今光溜润滑。中间摆着一张石桌,粗糙的桌面上立着一个篾箍木桶,桶内天天盛着清香凉爽的菊花茶,茶水上浮着一把长柄 的竹水斗,桶边十来个土花大碗摞成两堆。过客们先坐在石凳上,歇歇脚,平平气,爽爽汗,尔后舀上一大碗凉茶,边咕嘟喝着,边天南地北、洋腔俚语地侃聊起来。满亭凉风中,常常飞扬着欢声笑语,惬意无穷,妙趣盎然。自然,这儿也成了山里山外信息的交流中心。亭的里间为看亭人住息、煮茶的地方。看亭人都是一些乐行善事的山村老人。他们挑水煮茶,修墙拾漏,只求付出,不图回报。一个小小的茶亭,默默记录着看亭人的古道衷肠、善行义举。

亭的四周长满了野生菊花,一丛丛、一簇簇,由萌芽旺长到含苞花绽,从未负过季节之约。金秋时节,是野菊花盛开的季节,看亭人背负竹篓,采撷花英,放在日头下晒蔫,撒盐搓腌,封进瓦罐,以备亭中煮茶之用。野菊花有祛火消暑、利喉清肺功能,与山间泉水同煮,摊凉饮用,沁入脾腑,余香绵长。

今年金秋时节,我从喧嚣的闹市回乡探亲。故乡虽然修了公路通了客车,但儿时的情愫触发起我重走山道的念头。开始,我有些顾虑,这条山道该被公路和汽车遗弃了吧?可当我来到尺刃岭的山脚时,这条熟悉的山路还是依旧畅达开朗!路边的杂草和枝蔓被铲修得干净整齐。山路养护,是村民们历代相传的义务。从我记事起,每年春秋两次,这条绵延二三十里的山路就被村里几个生产队包段维护、包产到户后,仍按原队建制延续下来。为的是让行人夏天不被路边长出的树枝挂了衣,秋天不被 路面带露的杂草湿了鞋。我也曾参加过山路的修护。清早,人们自带锄刀和干粮,纷纷上山,来到各自的承包路段,开始行动起来。一时间,整条山道上人声鼎沸,喔呼翻 天,有人斫枝削蔓,有人锄草起沟,有人担土填缺,有人修阶固桥。这其中 少不了男女互相打诨,少不了家长里短。与其说这是一次挥汗出力的劳动,倒不如说是一次欢乐的聚会。当太阳恋恋不舍接近西山时,路已修葺一新了,人们才陆续地下山去。

但今天我觉得很意外,在一切朝钱看的当下,青壮劳力都外出打工了,还有谁在继续修路呢?快到山顶了,由于长年缺少锻炼,我已是大汗淋漓、口干舌燥了。正思忖着茶亭有没有看亭人时,一股菊花清香扑鼻而来,还是那么温馨和熟悉! 接着,茶亭已欣喜地出现在我面前。虽然它已显沧桑之气,但那份坚守古道 的厚重之魄依在。茶亭门前,晒着两竹席金灿灿的菊花,看来今年的收成一定不错。一位白发老人弯着腰,正在竹席前小心细致地翻弄着菊花。他的左腿竟是拖着往前挪的,呵,这不是我们村的老支书黄大伯么!我记得,他有一个老寒腿的毛病。

“黄大伯!”我连忙地喊了一声。

老人回过头,他那有些浑浊的眼睛朝我打量一番后,陡然一亮:“是春生吧?你怎么不坐车,还走这条道呢?”

“一二十年没走了,想再走一次呗。”

“好啊,好啊,人不忘本才好哩。”

我好奇地问道:“我原以为走这条路要钻林挂刺的,没想到还有人修它。大伯,这是谁修的?”

黄大伯说:“虽然村里通了马路,但绕得很远,还有不少想抄近路出山的人走它。这条路年年都修的,是村干部带着拿得了刀动得了锄的人修的,只是把原来一天的活分成十天半个月来干。”

闻听大伯的话,我感动不已,接着问道:“大伯,你怎么在这里晒花呢?”

老人搓搓双手说:“人老了,没大用,看看亭还凑合。累了渴了吧?快进亭歇脚喝茶。”原来已儿孙满堂的黄大伯成了现任的看亭人。

我随着蹒跚而行的黄大伯进了茶亭。亭子里已有几位正在歇脚的客人,其中还有我熟悉的村民。闲聊中才知道,黄大伯是五年前退下村党支部书记岗位的,他过不得清闲日子,不顾家人和村里人的苦劝,硬是拖着病腿爬上了山,成了一位看亭人。

黄大伯筛了一碗茶递给我,我端起碗,闻着这清香的菊花味,倍感亲切。在习习的凉风中,细咂着故乡的茶水,聆听着乡土的俚语,我的心中渐渐泛起甘醇的涟漪。我想,在城镇的街边道旁,陈列在冰柜里几元十几元一瓶的各种饮料,早就把茶水当成了生意买卖,可我这故乡的茶亭里,还在向行人过客们免费提供着这甘甜清香的菊花茶。难道看亭人就憨得一点经济头脑也没有?这大碗的菊花凉茶就收不得薄薄辛苦钱吗?看亭人又为何如此艰辛、执著地干着这无益于自己的事情呢?

下山时,我望着倚亭而立、满头白发、正扬手送客的大伯,感慨不已:在这急功近利、冷漠肆虐的社会中,在这条窄窄的古道上,还有这个小小的 茶亭,依旧坚守着一份难得的清香、一份纯真的道义!

啊,我故乡的茶亭,你虽然没有城市地标性雄塔高楼那么的雄伟壮观,却是浮躁社会中的一座伦理的地标。

,